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吊盆常春藤的一次性扦插成型技术作详细的介绍。本项技术可以一次成盆,无需再次移植,从而节省了人工和场地。本文从吊盆选择,介质配制,扦插时间,扦插方法以及扦插后的光、温、水、肥的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常春藤;吊盆;扦插技术
吊盆花卉是阳台和室内美化的重要装饰。它能充分利用空间,最适合阳台和居室面积小的环境。花盆悬吊室内、阳台外侧、窗口处,枝叶随风摇曳,别具一番风趣。吊盆高度以不妨碍起居生活为原则。吊盆花卉的选择以枝叶柔软下垂具垂吊性的植物为主,有观花的也有四季观叶的。而常春藤是最普遍的室内吊盆花卉之一,其四季常绿,枝叶柔软下垂,而且管理粗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严,最适合家庭养护摆放,所以长久以来一直广受家庭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一、植物特征
常春藤,五加科常绿攀援藤本。茎枝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叶互生,2裂,长1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摆放于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格调高雅、质朴,株形优美、规整,是较普遍的室内观叶植物。常春藤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种主要有4~7个,包括“青叶”“秘叶”“小飞机”“枫叶金边”“银边盾叶”等几个品种。
二、生态习性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亚洲、欧洲及美洲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甘肃和陕西等地。性喜温暖、荫蔽的环境,忌阳光直射,但喜光线充足,较耐寒,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严,以中性和微酸性为最好。
三、扦插
1.容器选择
165吊盆,上外口径16.5cm、内口径14.5cm、高10.8cm;190吊盆,上外口径19cm、内口径17cm、高12cm;240吊盆,上外口径24cm、内口径21cm、高15cm;塑料吊盆(新料含量50%以上)。
2.介质配制
要求采用通透性及保水性良好的无土栽培介质,介质无毒、无异味、无地下害虫,浇水后盆底无明显介质渗漏。建议选择栽培介质及配比:进口苔藓泥炭∶松鳞∶珍珠岩=6∶3∶1(体积比),并适当洒水,水沿介质画圈;拌介质时一边洒水,水往翻入的干介质上浇去,将介质由一边拌向另一边空地(无需离原介质太远)水顺着铲来回浇。介质润湿即可,以捏一把在手上无水滴出来且手松抖动即散为好。介质来回需要拌3次以上方可搅拌均匀。将拌好的介质上盆装至离上口径1~1.2cm处,装得不平整时不可用手将其压平,只需手持盆口轻轻抖动将介质抖平即可。然后将装好介质的盆子摆放至场地,摆好后浇水备用。
3.扦插时间
夏季高于33℃休眠,冬季低于3℃则变色,最适宜的扦插季节是春季和秋季,温度为18~28℃,生长周期为4~6个月。
4.扦插
(1)枝条选择和处理。选择生长良好、无病害的一年生枝条,沿盆口剪下,采集的枝条存放要求不超过2小时,防止枝条失水。采后先洒水在枝条上,或者直接在洁净的水里捞一下;如果枝条脏了就要先洗净。如果剪取的母本枝条过多,就需要喷水保湿,置于阴凉处。每天每人的采穗量保证当天能够全部插完。
(2)插穗的剪取标准与扦插的方法。扦插时,一插一剪、剪一节,即拿整根枝条插下去一节。节间上方留取适当长度(2~10mm)剪下,节间接触介质,插入介质的节下部分不用太长,约10~20mm即可,操作时一插一剪,扦插速度快。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3)扦插的密度。165吊盆25个插穗/盆,190吊盆33个插穗/盆,210吊盆36个插穗/盆。
(4)浇水及覆盖。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插后立即浇透水,并对叶面喷水。盆口用塑料薄膜覆盖,盆周围用绳扎紧。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四、插后管理
1.光照控制
光照强度8000勒克丝以下,光照过强首先考虑打开外遮阳。如果仍然相差较大,则考虑再增加内遮阳。但是阴雨天和低温天气不遮阳。
2.温度
最佳生根温度为20~25度,温度在15度以上的环境才进行扦插。若棚内温度高于33℃时,扦插穗生根也比正常的要慢,需要首先开外遮阳降温,如果仍然不能控制温度则开湿帘和风机进行降温,或以叶面及周围洒水来降低温度。
3.湿度和水分控制
生根期间要保持插穗的活性,平均30分钟喷雾一次,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则视情况缩短喷雾间隔时间,增加喷雾次数,期间介质会变干,要及时浇透水,浇水时水不要开得太大以防插穗冲出介质影响生根。85%以上生根时减少喷雾。
4.通风
要保持通风顺畅,生长季节边膜摇起少放下。
5.水肥管理
生根前不用施肥。常春藤生长高峰期,水溶性液肥20-10-20由1000增至800倍,水溶性液肥14-0-14由800倍增至600倍,EC均在1.3左右。每周一次。
6.病虫害管理
5~10月是常春藤的生长旺季,同时也是病害的高发期,要注意水肥的管理,也不能怠慢病虫害的防治。危害常春藤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蚜虫、红蜘蛛、夜蛾等。
(1)叶斑病。棚内潮湿容易发生,在梅雨季节、扦插期间、秋冬多雨季节要格外注意,平均一星期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喷施,也可适当混入叶面肥,防病增肥两不误。
(2)蚜虫。危害嫩梢,多发生在春秋季节,蚜虫吸嫩梢的汁液,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观赏效果。一遍净1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红蜘蛛。干旱少雨时期,空气干燥情况下容易发生。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致使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候会使叶子枯焦。通常在5~11月之间发生,花叶品种容易滋生。哒螨灵、决螨或虫螨光1000倍喷施。
(4)夜蛾。在春夏季节和暖秋时期发生。阿维菌素1000倍氰戊菊酯1500倍液轮换喷施,若量大则要每3~4天增喷。
7.修剪与垂挂
枝条长出盆口10cm左右时修剪一次,修剪可促进枝芽萌发,形成紧凑性,增加垂挂枝条数量,在扦插成活后,枝条生长长度超过10厘米时,应作垂挂处理。
五、吊盆生产注意事项
1.场地卫生整理和消毒
对场地进行卫生整理,包括整个空间。根据情况选用福尔马林溶液,或者用石灰,或者杀菌杀虫剂等消毒。
2.介质选择
采用通透性及保水性良好的无土栽培介质,介质无毒、无异味、无地下害虫,浇水后盆底无明显介质渗漏。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透气性、透水性),良好的保水性与排水性(保证枝条不失水,同时也要保证不因介质过湿导致烂苗),无病虫害,混合介质及均匀性。混合介质要比单一介质好,但应做到混合介质的均匀性,浇水,手握可以成团,手松开自然散开即可。
3.插穗剪取
母本:健康、健壮,无病虫害。剪具:锋利,保证插穗切口平整,不破皮,不撕裂,这样扦插不容易腐烂。保湿:采枝、剪穗全程要求保湿,及时喷雾是保证插条不失水的重要举措。
4.扦插
插条方向:严格区分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上端发芽,下端长根,如果插反了则不会生根,为了避免方向插错建议一边剪一边插。扦插的密度:165吊盆25个插穗/盆;190吊盆33个插穗/盆,210吊盆36个插穗/盆。以尽量密集、成型快但叶片之间不要相互重叠为基准。同时,扦插时要及时确保插穗下端与介质紧密结合。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参考文献:
[1]刘辉,刘玮,董凤梅.常春藤的栽培与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10,(03).
[2]翟广华.常春藤的栽培管护技法[J].农村新技术,2008,(13).
关键词:常春藤;吊盆;扦插技术
吊盆花卉是阳台和室内美化的重要装饰。它能充分利用空间,最适合阳台和居室面积小的环境。花盆悬吊室内、阳台外侧、窗口处,枝叶随风摇曳,别具一番风趣。吊盆高度以不妨碍起居生活为原则。吊盆花卉的选择以枝叶柔软下垂具垂吊性的植物为主,有观花的也有四季观叶的。而常春藤是最普遍的室内吊盆花卉之一,其四季常绿,枝叶柔软下垂,而且管理粗放,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不严,最适合家庭养护摆放,所以长久以来一直广受家庭园艺爱好者的喜爱。
一、植物特征
常春藤,五加科常绿攀援藤本。茎枝有气生根,幼枝被鳞片状柔毛。叶互生,2裂,长10cm,宽3~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3浅裂;花枝上的叶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表,长5~12cm,宽1~8cm,先端长尖,基部楔形,全缘。摆放于客厅、书房、起居室内,格调高雅、质朴,株形优美、规整,是较普遍的室内观叶植物。常春藤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品种主要有4~7个,包括“青叶”“秘叶”“小飞机”“枫叶金边”“银边盾叶”等几个品种。
二、生态习性
原产于我国,分布于亚洲、欧洲及美洲北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华中、华南、西南、甘肃和陕西等地。性喜温暖、荫蔽的环境,忌阳光直射,但喜光线充足,较耐寒,对土壤和水分的要求不严,以中性和微酸性为最好。
三、扦插
1.容器选择
165吊盆,上外口径16.5cm、内口径14.5cm、高10.8cm;190吊盆,上外口径19cm、内口径17cm、高12cm;240吊盆,上外口径24cm、内口径21cm、高15cm;塑料吊盆(新料含量50%以上)。
2.介质配制
要求采用通透性及保水性良好的无土栽培介质,介质无毒、无异味、无地下害虫,浇水后盆底无明显介质渗漏。建议选择栽培介质及配比:进口苔藓泥炭∶松鳞∶珍珠岩=6∶3∶1(体积比),并适当洒水,水沿介质画圈;拌介质时一边洒水,水往翻入的干介质上浇去,将介质由一边拌向另一边空地(无需离原介质太远)水顺着铲来回浇。介质润湿即可,以捏一把在手上无水滴出来且手松抖动即散为好。介质来回需要拌3次以上方可搅拌均匀。将拌好的介质上盆装至离上口径1~1.2cm处,装得不平整时不可用手将其压平,只需手持盆口轻轻抖动将介质抖平即可。然后将装好介质的盆子摆放至场地,摆好后浇水备用。
3.扦插时间
夏季高于33℃休眠,冬季低于3℃则变色,最适宜的扦插季节是春季和秋季,温度为18~28℃,生长周期为4~6个月。
4.扦插
(1)枝条选择和处理。选择生长良好、无病害的一年生枝条,沿盆口剪下,采集的枝条存放要求不超过2小时,防止枝条失水。采后先洒水在枝条上,或者直接在洁净的水里捞一下;如果枝条脏了就要先洗净。如果剪取的母本枝条过多,就需要喷水保湿,置于阴凉处。每天每人的采穗量保证当天能够全部插完。
(2)插穗的剪取标准与扦插的方法。扦插时,一插一剪、剪一节,即拿整根枝条插下去一节。节间上方留取适当长度(2~10mm)剪下,节间接触介质,插入介质的节下部分不用太长,约10~20mm即可,操作时一插一剪,扦插速度快。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3)扦插的密度。165吊盆25个插穗/盆,190吊盆33个插穗/盆,210吊盆36个插穗/盆。
(4)浇水及覆盖。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插后立即浇透水,并对叶面喷水。盆口用塑料薄膜覆盖,盆周围用绳扎紧。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四、插后管理
1.光照控制
光照强度8000勒克丝以下,光照过强首先考虑打开外遮阳。如果仍然相差较大,则考虑再增加内遮阳。但是阴雨天和低温天气不遮阳。
2.温度
最佳生根温度为20~25度,温度在15度以上的环境才进行扦插。若棚内温度高于33℃时,扦插穗生根也比正常的要慢,需要首先开外遮阳降温,如果仍然不能控制温度则开湿帘和风机进行降温,或以叶面及周围洒水来降低温度。
3.湿度和水分控制
生根期间要保持插穗的活性,平均30分钟喷雾一次,光照强烈的中午时段则视情况缩短喷雾间隔时间,增加喷雾次数,期间介质会变干,要及时浇透水,浇水时水不要开得太大以防插穗冲出介质影响生根。85%以上生根时减少喷雾。
4.通风
要保持通风顺畅,生长季节边膜摇起少放下。
5.水肥管理
生根前不用施肥。常春藤生长高峰期,水溶性液肥20-10-20由1000增至800倍,水溶性液肥14-0-14由800倍增至600倍,EC均在1.3左右。每周一次。
6.病虫害管理
5~10月是常春藤的生长旺季,同时也是病害的高发期,要注意水肥的管理,也不能怠慢病虫害的防治。危害常春藤的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蚜虫、红蜘蛛、夜蛾等。
(1)叶斑病。棚内潮湿容易发生,在梅雨季节、扦插期间、秋冬多雨季节要格外注意,平均一星期百菌清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喷施,也可适当混入叶面肥,防病增肥两不误。
(2)蚜虫。危害嫩梢,多发生在春秋季节,蚜虫吸嫩梢的汁液,影响其生长速度和观赏效果。一遍净1000倍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3)红蜘蛛。干旱少雨时期,空气干燥情况下容易发生。在叶背面吸食汁液,致使出现灰白色斑点,严重时候会使叶子枯焦。通常在5~11月之间发生,花叶品种容易滋生。哒螨灵、决螨或虫螨光1000倍喷施。
(4)夜蛾。在春夏季节和暖秋时期发生。阿维菌素1000倍氰戊菊酯1500倍液轮换喷施,若量大则要每3~4天增喷。
7.修剪与垂挂
枝条长出盆口10cm左右时修剪一次,修剪可促进枝芽萌发,形成紧凑性,增加垂挂枝条数量,在扦插成活后,枝条生长长度超过10厘米时,应作垂挂处理。
五、吊盆生产注意事项
1.场地卫生整理和消毒
对场地进行卫生整理,包括整个空间。根据情况选用福尔马林溶液,或者用石灰,或者杀菌杀虫剂等消毒。
2.介质选择
采用通透性及保水性良好的无土栽培介质,介质无毒、无异味、无地下害虫,浇水后盆底无明显介质渗漏。具有良好的通透性(透气性、透水性),良好的保水性与排水性(保证枝条不失水,同时也要保证不因介质过湿导致烂苗),无病虫害,混合介质及均匀性。混合介质要比单一介质好,但应做到混合介质的均匀性,浇水,手握可以成团,手松开自然散开即可。
3.插穗剪取
母本:健康、健壮,无病虫害。剪具:锋利,保证插穗切口平整,不破皮,不撕裂,这样扦插不容易腐烂。保湿:采枝、剪穗全程要求保湿,及时喷雾是保证插条不失水的重要举措。
4.扦插
插条方向:严格区分插穗的形态学上下端,上端发芽,下端长根,如果插反了则不会生根,为了避免方向插错建议一边剪一边插。扦插的密度:165吊盆25个插穗/盆;190吊盆33个插穗/盆,210吊盆36个插穗/盆。以尽量密集、成型快但叶片之间不要相互重叠为基准。同时,扦插时要及时确保插穗下端与介质紧密结合。扦插完后要及时喷雾,以保证苗的湿度。统计扦插数量和时间,以及当时的温度、湿度情况。
参考文献:
[1]刘辉,刘玮,董凤梅.常春藤的栽培与应用[J].中国林副特产,2010,(03).
[2]翟广华.常春藤的栽培管护技法[J].农村新技术,20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