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默是一种教养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chine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中国人有爱热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的习惯。如果有在场者加以规劝或批评,则会坚持说是他们的“权利”。其实,作为自由言论的权利并不等于随时随地大声发言。言论遭禁的被迫“沉默”与说话交流中自我克制的“静默”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美国社会学家泽鲁巴维尔(Eviatar Zerubavel)在《房间里的大象:生活中的沉默和否认》一书中,提到了三种可以加以区分的“无声”机制,它们分别是礼仪性静默(教养)、社会习惯的不语(禁忌)和政治性的沉默(政治正确),它们是在不同“压力”下形成的。
  静默是一种自我节制,这种“礼节性的压抑”(polite repression)是社会交际习俗性的规范,是民间生活传统的一部分,并不是由政府权力或其他公共权威体制来规范的。作为交谈礼仪的一部分,礼节性的沉默一直受到人类学、语言学、社会文化学等的关注。美国人类学家巴索(Keith Basso)研究了美国西部阿帕奇(Apachee)部落文化的沉默,他指出,阿帕奇人认为,在许多场合都应该保持静默,而在西方人看来,这些应该是说话的场合。解决冲突,西方人用交谈,阿帕奇人会用沉默不语。
  奥·斯特贝格(E. Sterberg)在 对冰岛人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冰岛人会在可能有危险的时候保持沉默,而说话几乎总是危险的。”这类似中国人经常说的“祸从口出”。她认为,在冲突时保持沉默是一种“拖延策略”,而且,“说出口的话就再难收回。”这也类似于中国人说的“覆水难收”。不随便表态,不一定因为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而是话一出口,便难以收回。与其说了之后麻烦,还不如干脆别说。说话和花钱一样,虽然一时痛快,但一出去,就回不来了。
  静默本身可以是一种交流的形式。英国19世纪诗人勃特勒(Martin Tupper)说,“适时的沉默比说话更雄辩。”当然,这不一定是指文学创作中所运用的那种尽在不言之中的沉默。美国社会学家高夫曼(Erving Goffman)说,交谈的礼仪是“一种公共的安排,让人知道什么时候必须说话,什么时候应该沉默”。语言学家称此为“社会体制性不语”或群体决定的沉默。
  交际中的沉默经常会伴随不同手势和面部表情,因此具有足够的表意作用,表达的是热情、冷淡、亲密、疏远、客气或敌意等等。不同人士对交际中的沉默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中世纪法国神学家和诗人德·里尔(Alain de Lille)称沉默寡言为傲慢无礼,萧伯纳则称沉默是“最完美的鄙夷表现”。法国作家德·梅内(Chevalier de Méré)说,沉默不语是“一个大毛病”,另一位法国作家德·拉罗什富科(Duc de la Rochefoucauld)则主张,“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沉默”。
  礼仪性静默需要知道什么场合不该出声(如庙宇、博物馆、剧院、图书馆),对谁不要作声(如皇帝或逝者),如何用静默表示敬畏(对神、统治者,为官员出行开道的“肃静”“回避”),谁应该少言寡语(公婆面前的媳妇、主人面前的奴仆)。
  有时候,个人之间的礼仪性沉默(合宜或得体)与群体和社会的习俗沉默(禁忌、规矩)的区别会变得模糊,于是形成某种集体性沉默。法国社会学家孔德(Auguste Comte)称此为“沉默的合谋”(conspiracy of silence)。例如,西西里岛上的“缄默”规则要求族群内部的事情不对外人谈起。黑帮和党派也有类似的规矩,称为“纪律”或“党性”,惩处破规者比对敌人还要凶狠,是一种靠恐惧和合谋来维持的沉默。
  沉默经常是一种令对手害怕的威胁方式和压制对手的震慑手段。美国人类学家吉色南(Michael Gilsenan)曾记下一位械斗者的话:“他什么都不说,沉默真叫人害怕。”什么都不说往往比大声谩骂、肆意宣泄更为可怕,即所谓的“暴风雨前夕的宁静”。具有攻击性的集体(如军队、秘密警察)为了保护震慑和威吓的势能,都一定会有严格的噤声保密纪律。
  麦克康夫莱(E. McCumfrey)指出,“沉默是宗教最本质的因素之一。”与其他形式的礼仪性沉默一样,宗教沉默经常不是负面的,而是有正面的意义。宗教沉默是一种对神的敬畏和虔诚,是在内心倾听神旨的方式,由于说话无法表达心灵和精神的至深感受,所以缄默不语。《道德经》的“大音希声”,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的“凡不能说的,必须保持沉默”,也都可以作宗教的理解。
其他文献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前秘书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席,布鲁金斯学会杰出研究员  5月19日,伊朗人民决定沿着开放的道路继续走下去。接近58%的选民选择了温和的改革派政治家鲁哈尼,使他成功连任总统。世界上其他国家应该欢迎鲁哈尼的胜选,把它看成是进一步改善与伊朗关系的机会——这个国家是中东和平进程的核心 。  由于鲁哈尼赢得了半数以上的选票,因此按照法
吴越没想到自己在《我的前半生》中扮演的凌玲会火成现在这个样子,更没想到,自己会因为逼真的演绎,被黑粉在微博上肆意辱骂。这个如今40岁的女演员,对于女性、情感和时间,已经有着清晰、透彻又平和的认识。  咖啡馆的顶层阁楼里,午后的阳光从白色窗户中透过来,照在吴越的裙裾上。她穿着素色罩衫,只有脸上不经意间显露出来的皱纹暗示着年华的些许痕迹。去年,她刚刚度过了自己的第40个生日。  转眼间,距离第一次进入
山路上散步,竟然遇到一对夫妻在吵架,我进山的时候,他们也正进山,夫妻俩有说有笑的,脚步轻快,很快超我前头去了。这会儿,两个人眼睛你白我我白你,看起来气得鼓鼓的。走近,我的好奇心令我竖起耳朵,偷听他们吵点啥。原来是股民夫妻啊。  好像是男的告诉老婆把一只涨势正旺的股票,盈利卖掉了,老婆抓狂了,把男人蒙头夹脑一通埋怨,男的吃不住骂,就回敬过去,于是两个人在山路上就这么对山歌一样吼上了。  女说男:笨蛋
3月28日零点刚过几分钟,上海迪士尼6月16日开园日的门票就宣告售罄。被网友调侃“激烈程度堪比春运”。  排队等待、无法支付、黄牛票3899元,想去“凑凑热闹”的游客还真不少。不过,有了世博会的前车之鉴,考虑到游客的素质,园区的管理,娱乐项目的运营……那些“你懂的”因素,是不是让人有点兴味索然。  想当年,世博会的筹备不可谓不充分,但架不住中国人真多。广播里传出诸如“世界气象馆排队将超过3小时”之
断断续续,折腾7年有余的治堵神器 “巴铁”落幕了:不但秦皇岛的试车设施被拆,“巴铁之父”白志明等32人被刑拘,还留下近4万血本无归的投资人以及近50亿人民币的大窟窿。  一个民科创想何以成了“非法集资”的道具?这还得从巴铁是什么说起。  早在1969年,美国就有类似巴铁的概念。在中国,则是2008年,由小学未毕业的民间科学家、现在的巴铁总设计师宋有洲提出“空中巴士”,并号称申请了国家专利。  当时
“房住不炒”正面临新问题,在限购限价房市新政的高压下,房租却暴涨,可谓“按下葫芦起了瓢”。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十大城市租金环比均有所上涨。北京、上海、深圳的租金涨幅最大,北京7月份房租同比上涨3.1%,部分小区甚至涨幅超过30%。  表面上看,本轮房租上涨为是由中介代表的资本驱动所致,其垄断房源,哄抬租金。北京市住建委联合银监局等部门于8月17日集中约谈主要住房租赁企业负责人,以打压炒作行为。而从
无论电视剧还是综艺,这段时间,人们突然间发现,那些严肃的、  文化类的内容正在被广为追捧。无论《见字如面》《朗读者》  还是《大明王朝1566》十年后的重播热,都在印证着某种对于  “正剧”需求的回归,背后到底是哪些力量在推动这一切?    “我對每次都被列入现象级节目并没有太多欣喜,‘现象’意味着流行也意味着短命。真正有价值的节目应该经得起时间考验,应该长寿。现在就宣布传统题材节目成了潮流,如果
“事项越少、跑的部门越少,老百姓办事才越方便。  否则办事环境再好,再多事项可以联办,老百姓还是觉得麻烦”  2017年3月7日,在全国两会上,有媒体向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省长车俊提问:“最多跑一次”真的能做到吗?  车俊非常坚定地回答:“我们提出最多跑一次,浙江有条件实现,有能力实现,而且一定要实现。”  车俊言非所虚,《中国新闻周刊》在浙江省采访中感受到近几年“简政放权”的力度非常之大。其中,
“整个河南高院中层领导岗位才120多个,这些被提拔者超过了总数的三分之一。  他们没有经过考试、公开投票,有些甚至没有公示等程序,明显违背组织选人用人原则。”  9月12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连发4份文件,撤销此前的多份任职通知,41名当事人的领导职务被撤免。此时,距他们就任被提拔的新岗位不足一年。四天后,这几份文件在网络上传播,受到热议。  多位知情者透露,此次决定系河南高院新任党组执行省委
据教育部数据,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795万人。2017年是高考恢复40周年,940万考生进入考场,预计录取人数将在750万以上。  近日,智联招聘网站发布的201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月薪下降16%,至4014元人民币,这是连续第二年下降。  知识改变命运。高考一度被认为是阶层快速晋级的通行证。从40年前恢复高考,到10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