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ecsu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的这首《侠客行》,与其说描述的是古代侠客的日常,不如说是职业杀手的真实写照。
  出于时局的需要,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有名的杀手。他们有的侠名在外,千古风流人物;有的臭名昭著,被称为爪牙或走狗,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但更多的杀手,实际上都与其组织一起,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从始至终,籍籍无名。

  “三厂一卫”,指东厂、西厂、大内行厂和锦衣卫,它们同为明朝的特务机构。自朱元璋设立锦衣卫后;明成祖随之设立东厂、明宪宗又设立西厂;后来东、西厂内斗激烈,便设“内行厂”监管东、西二厂和锦衣卫,四者构成了一整个侦察特务机构。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拥有特权,可不经司法机关,直接奉诏受理词状,逮捕官吏平民,用刑极为残酷。此官方特务体系导致明朝政务机关愈发腐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从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期,以墨者为首产生了侠肝义胆的刺客,到后来杀手沦为统治者铲除异己的工具,这些挣扎其中的杀手一定程度上浓缩了时代的特点,而这一切或许能从《墨攻》《绣春刀》等电影中了解一二。

清朝“血滴子”与民间杀手组织


  明朝的官方杀手组织“三厂一卫”,加速了明政权的灭亡。随之而来的清朝,其当权者未曾吸取历史教训,创办了臭名昭著的官方杀人组织“血滴子”。
  血滴子官方名称“粘杆处”。正如其名,是雍正帝当皇子时,嫌外面大树上的蝉叫得烦,命下人将它粘下来而偶然产生的组织。表面来看,粘杆处只是一个专事粘蝉、捉蜻蜒的服务组织,目的是让爱新觉罗·胤禛世界清静,为他解决小小烦忧。但实际上,粘杆处是个不折不扣的杀人组织,搜集情报、铲除异己才是其真正的职能。
  血滴子总部设在雍亲王府,也就是现在的雍和宫。虽然如今的雍和宫早已变换模样,成为闻名四方的喇嘛庙;但在几百年前,这里是血雨腥风、杀伐果断的杀手机构总部所在地。那么,血滴子之名从何而来?血滴子,是粘杆处发明的一种暗器,专取人首级。因为这种武器太过血腥残暴,令广大臣民心惊胆寒,民间干脆以标志性武器做代号,私下称粘杆处作血滴子。粘杆处的作用与明朝的“三厂一卫”差不多,都是为了树立帝皇天威,监视朝臣以稳固皇位的目的而存在。
  杀手组织在官方出现,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可以设立,民间则绝不允许,有必铲除,“索命门”就是例子。老百姓虽然没有皇帝那样的权力杀人,但为了推翻腐败的王朝也不甘窝囊赴死。往往在一朝政权崩溃的边缘,社会腐化民不聊生。为了抱团取暖,民间杀手组织大多依托宗教势力而存在,有的发展壮大成为朝廷不可小觑的力量。
  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倚天屠龙记》为例,在金庸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张无忌、谢逊、光明左使等明教高手,并非是完全虚构的文学人物。历史上,明教又名摩尼教,是从波斯王朝传到中国的宗教,大约在后汉三国时期创建。明教屡有反政府之举,到了元末明初,成为一支非常壮大的力量,里面杀手如云,专门针对朝廷里的贪官污吏。后来,明朝建立后,不允许明教公开活动。明教转入地下,韬光养晦。到了清朝,白莲教开始活跃,而它其实是明教的一个分支。
其他文献
斯里兰卡海岸线美得让人窒息,动漫大师宫崎骏曾在海岸铁路上获得灵感,创作了那部夺得“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的电影——《千与千寻》。  亚当峰是宗教圣山,每年来此朝圣的人不计其数;被誉为“古代东南亚四大胜迹之首”的狮子岩,曾被埋没了好几个世纪,这“天上宫阙”究竟是如何建造的,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大象是斯里兰卡的图腾,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野生大象屡遭偷猎,为了拯救那些失去了母亲的大象遗孤,世界上第一
▲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书第一”“天下行书第二”的《祭侄文稿》,体势开张、笔法圆转、章法自然,墨法可谓“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它亦是厚重的,以其沉痛的历史内蕴振铄千古。  近日,颜真卿墨宝《祭侄文稿》由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馆出借日本一事引发热议。两岸人民可谓是怒火中烧。有网友认为这不过是“正常的文化交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群情激愤的场面呢?  究其缘由,一是因其珍贵性。《祭侄文稿》是唐代名臣、书法家
2016年10月一个异常温暖的夜晚,北极附近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一名维修工人最先发现了那些水——湍急的水流竞相涌入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Svalbard Global Seed Vault)的入口隧道,这个存储设施位于一座山侧面下挖大约400英尺处(约合120米),内有超过5000种重要粮食作物的种子,包括数十万个变种的小麦和水稻。它本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存在,是为植物打造的当代“诺亚方舟”,是抵御气候变
拾庭画驿是由徽州老宅改造而来的民宿,除了仔细修复的老屋,布置精美的园林是其一大特色。左页图为拾庭画驿的中央园林,亭台楼阁与马头墙皆倒映于池塘之中。  在古徽州六县之一的安徽黟县,聚族而居的村落里,高低起伏的马头墙,是当地人记忆里不可磨灭的故乡情结。离开家乡创业经商十余年后,安徽黟县人黄智勇衣錦荣归,看着徽派老宅因失修破损,久不住人的建筑日渐颓圮,常感茫然若失。  带着对徽州古建筑的怜惜,黄智勇在石
江河湖泊从来都是孕育文明的地方,鄱阳湖同样如此。  浩瀚的鄱阳湖流域有着广阔的平原,所以,这里成为人类早期的聚居之所。人们围绕鄱阳湖劳作,农耕、织布、渔猎……生活在这片流域持续上演,早期的人类文明也在湖畔冉冉升起。  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无法从史料中去了解鄱阳湖先民的真实生活。但幸运的是,那一个个留存在湖畔的古遗址,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口。透过这扇窗去触摸历史痕迹,许多重大发现耀然于世,
厦门本岛,海浪翻卷,岛上,一座背倚巨石的“集装箱”安静地躺在树林中。那其实是一片相思树与松树混合的山林,而树林中的那座“集装箱”,就是很多人想要寻觅的隐居地,厦门民宿——那厢。  那厢的主人尊重、热爱自然。民宿的一切设计,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自然元素。之所以采用集装箱形态,是为了不破坏山体;外墙粉刷成魔力黑色,是为了凸显自然环境的色彩;民宿提供的预约式私人订餐,是为了保证原生态食材的新鲜……这里,是一
上甘棠村有1200多年历史,村名村址从未改变。这里是世界罕见的“双胞胎村”,村内及附近地带平均100人中就有一对双胞胎。  鬼崽岭上散布和隐藏着上万尊表情诡异、造型奇特的石俑。古人认为:这些石俑是来自地府的“阴兵”,当地人至今对这些石俑心怀敬畏。  南方五岭中,最具有神秘色彩的都庞岭,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江永、道县、零陵区和广西省的灌阳、恭城等县交界处。  除了地势险要,都庞岭最吸引人的,是那一个个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这句俗语反映了中国古代无媒不成婚的说法。媒人为男女婚姻穿针引线,倍受尊重,全国各地也因此衍生了关于媒人的不同习俗。  提到陕西,人们大多会联想到渭河平原的八百里“秦川”和恣意狂放的“秦腔”,这当然是因为陕西在战国时代处于秦国的疆域之内。不过,今天延安以北的陕北地区,在方言划分上,偏偏属于“晋方言”。顾名思义,这里的方言比起關中一带,倒是更接近山西了。  晋方言
32秒的坠落,让33年的辉煌成为永久尘封的记忆。  作为我国著名的冒险家,衣瑞龙的飞行在充满了浪漫与传奇的同时,也潜藏着令人无比担忧的危机。最后的飞行,留下的不是翱翔天际的欢腾,而是无限的感慨和反思……  2013年2月24日,是农历蛇年的元宵节。这一天,70岁的衣瑞龙没有选择在家里共聚天伦,而是扛着重重的三角翼,驻足在四川省汉源县的太皇山上,准备挑战360度后空翻这一高难度动作。  衣瑞龙没有想
“喀纳斯是带给人无限灵感的地方。”一位摄影师如是说道。的确,位于新疆阿尔泰山境内的喀纳斯是无数摄影师创作的天堂,它名声在外,“神的花园”“人间最后一片净土”等众多头衔广为人知。有人说,秋季的喀纳斯最为迷人。然而,正如歌曲《神奇喀纳斯》中所唱:“千百年的雨雪,汇聚这地方”——冰雪赋予喀纳斯另一番独特的景致,这个冰雪世界与秋日的秀气唯美截然不同,它美妙而圣洁,沉静而震撼。为此,摄影师们每年多次往返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