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型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一体化路径研究——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

来源 :科技管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从空间、主体、客体、环境、成果等五个维度对区域创新一体化内涵进行研究性界定,对标先于其建设的4个自创区,分别从苏南自身一体化工作推进和创新绩效横向对比两个角度分析其创新一体化的优势与短板.结果表明,由省级层面自上而下推进的创新一体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各城市和高新区参与度不高,即使整合了9个国家高新园区资源,苏南的创新发展绩效仍较中关村等自创区存在较大差距.据此,得到共谋一体化创新空间布局、合力提升主体创新能级、协作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共塑开放融合的“双创”生态环境、共研共享共用区域科技成果等启示.
其他文献
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结构特征与影响因素两个关键研究问题,以专利文献这一重要技术信息数据源为基础,提出一套系统可行的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分析模型.研究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技术创新合作网络整体呈现为省内合作关系强、省际合作较弱;区域内“中间人”较缺失,阻碍了知识信息资金等传播的效能,降低了合作意愿;地理邻近性与技术创新合作绩效呈倒“U”型关系,且正处于上升态势,能够正向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网络的发展;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正向促进技术创新合作绩效,且二者交互作用大于其独立作用.
通过对《国际专利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参照关系表(2018)》的结构化解析,提出一种基于专利与行业参照关系分析的城市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方法,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整体而言,基于该方法测度的南京市二位代码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能够被较好地解释,证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采取回归分析及熵值法,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Moran指数研究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协调度及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结果发现,虽然区域内对外贸易与科技进步耦合基础优越,但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科技进步水平滞后严重,整体良性耦合协调水平仍待提升;此外,二者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明显,各阶层耦合协调度区间皆有上升迹象,间接反映科技进步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
为了解知识产权政策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中的实施情况,基于文本挖掘技术对我国2009—2020年中央层面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从宏观角度对政策发文量、发文部门进行梳理分析,其次引入Textrank算法构建政策主题词库,结合UCINET6.0工具进行政策主题和措施分析.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存在针对性需提升、政策合力不够、配套细则有待完善、政策措施配置不均衡等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以陕西装备制造业企业为调查对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206份有效调查问卷为数据样本,采用Bootstrap方法实证检验企业网络结构对于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验证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企业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结构洞和网络中心度均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网络规模对企业创新绩效存在部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化转型信息整合能力在结构洞及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存在显著中介作用;而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能力中介作用不显著,反映出装备制造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由信息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