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口语在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指的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口语教学是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训练听、说、读、写的重要环节,它往往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其他三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本文根据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增加语言输入量、增强训练的兴趣和小组合作模式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教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口语训练 语言输入量 小组合作
口语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训练听、说、读、写的中心环节,口语在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指的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口语往往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其他三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本文根据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词汇和句子的联系、语言输入量、训练的兴趣和小组合作模式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
一、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学生片面地注重对英语词汇读音、拼写和意思的记忆,却忽视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及相应的口语训练,这种倾向极大地弱化他们的词汇应用能力。从语言学角度讲,句子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词汇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显示出其生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时候,应该突出词汇在句子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的口语训练,指导学生在已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对生词遣词造句,达到脱口而出,以增进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首先,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可以增强新旧词汇的关联性,学生举一反三,以旧带新,逐步形成英语知识网络体系,在潜移默化的口语训练过程中增强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逐步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词汇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英语句子的表意功能,让学生通过词汇学习和操练掌握词汇形式并感悟句子的交际意义。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建立了词汇和句子之间的链接,充分对词汇的意义迁移内化,从而达到词汇形式和意义二维度的结合和提升。最后,词汇和句子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拓展操练的基础上增强对生词的运用能力,促进词汇学习过程的优化,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主动运用词汇体现语言的实践性,这样可以发挥句子在词汇学习的积极作用,以及句子对词汇的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从而强化句子在词汇运用过程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高口语学习效率,这样就为他们以后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进一步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英语语言的输入量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言学习过程通常被划分为“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发展系统—语言输出”四个阶段。语言输入作为语言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著名语言学家朗(Long)指出:“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所有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特征。量愈大,学习效果愈好。反之,缺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表明了语言输入量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语言输入是一个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学生和学习资源相互交流的过程。语言输入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语言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用英语表达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基于此,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确保成功的语言输出依赖于丰富的语言输入量。为此,教师应该拓展教学思路,提升语言材料输入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达到达到标准中“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听力量,并整合输入信息的方式,力图把语言输入转变成学生可认知加工信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最终达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有机结合和均衡发展。
三、提高口语训练的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积极的兴趣不但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而且能够充实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丰富,学生会以强烈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并逐渐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就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口语训练情景,采用双人活动、小组活动的基本形式,进行模仿、对话表演、歌曲、故事、课本剧等活动内容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及时鼓励,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英语口语训练活动之中。另一方面,现代先进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口语兴趣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增强学生口语训练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动画、视频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给英语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以便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
小组合作是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创设了情境,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口语训练是一个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过程,需要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和协作,共同完成。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进一步深化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小组合作训练模式突出了英语口语教学的工具性,它深化了交际在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功能。每个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这样就实现了英语口语训练的互动性和交际性。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形式突出了语言教学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另一方面,小组合作训练模式突出了英语口语训练的人文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活动中,每个组员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有效沟通、体验快乐,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结语
本论文通过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优化英语语言的输入量、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和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英语课堂的口语教学。总的来说,英语口语训练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教学活动,它们之间常常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英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努力钻研,有效权衡口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余文森,王晞.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
[4]舒柏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5]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
关键词: 口语教学 口语训练 语言输入量 小组合作
口语教学一直被认为是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训练听、说、读、写的中心环节,口语在语言技能教学过程中指的是“运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输出信息的能力”。口语往往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掌握,以及其他三项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本文根据具体的英语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分别从词汇和句子的联系、语言输入量、训练的兴趣和小组合作模式四个方面论述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的教学质量。
一、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
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常常看到学生片面地注重对英语词汇读音、拼写和意思的记忆,却忽视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及相应的口语训练,这种倾向极大地弱化他们的词汇应用能力。从语言学角度讲,句子是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它可以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词汇只有在句子中才能显示出其生命力。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词汇学习的时候,应该突出词汇在句子中的意义、用法和相关的口语训练,指导学生在已语言知识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对生词遣词造句,达到脱口而出,以增进词汇和句子之间的关系。首先,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可以增强新旧词汇的关联性,学生举一反三,以旧带新,逐步形成英语知识网络体系,在潜移默化的口语训练过程中增强对生词的理解和记忆,逐步掌握词汇的意义和用法。其次,词汇和句子之间的联系,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和领悟英语句子的表意功能,让学生通过词汇学习和操练掌握词汇形式并感悟句子的交际意义。学生在较为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建立了词汇和句子之间的链接,充分对词汇的意义迁移内化,从而达到词汇形式和意义二维度的结合和提升。最后,词汇和句子的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感知体验和拓展操练的基础上增强对生词的运用能力,促进词汇学习过程的优化,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学生主动运用词汇体现语言的实践性,这样可以发挥句子在词汇学习的积极作用,以及句子对词汇的解释功能和制约功能,从而强化句子在词汇运用过程的重要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提高口语学习效率,这样就为他们以后英语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技能的进一步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英语语言的输入量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言学习过程通常被划分为“语言输入—语言吸收—语言发展系统—语言输出”四个阶段。语言输入作为语言学习过程的初始阶段,是学生语言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著名语言学家朗(Long)指出:“获得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是所有成功的外语学习者的特征。量愈大,学习效果愈好。反之,缺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则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这表明了语言输入量对语言习得的重要作用。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语言输入是一个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心理过程,是学生和学习资源相互交流的过程。语言输入量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语言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发现学生在用英语表达的时候感到无话可说,基于此,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增加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感知,确保成功的语言输出依赖于丰富的语言输入量。为此,教师应该拓展教学思路,提升语言材料输入的广度和深度,努力达到达到标准中“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的要求。例如,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听力量,并整合输入信息的方式,力图把语言输入转变成学生可认知加工信息。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最终达到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有机结合和均衡发展。
三、提高口语训练的兴趣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个人要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待学习的积极态度,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积极的兴趣不但能够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达到优化,而且能够充实学习内容,使学生的学习经验更丰富,学生会以强烈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学习活动。《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在口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并逐渐提高学生口语训练的兴趣。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的时候,就能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轻松、和谐的口语训练情景,采用双人活动、小组活动的基本形式,进行模仿、对话表演、歌曲、故事、课本剧等活动内容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及时鼓励,让学生积极地投身于英语口语训练活动之中。另一方面,现代先进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口语兴趣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手段。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增强学生口语训练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动画、视频及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给英语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以便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
小组合作是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它为学生的英语口语实践创设了情境,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口语训练是一个通过相互交流、共同协作的过程,需要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和协作,共同完成。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进一步深化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意义。一方面,小组合作训练模式突出了英语口语教学的工具性,它深化了交际在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功能。每个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分享,这样就实现了英语口语训练的互动性和交际性。丰富多彩的口语活动形式突出了语言教学以交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了学生运用语言的技能。另一方面,小组合作训练模式突出了英语口语训练的人文性,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课堂活动中,每个组员在小组合作中通过有效沟通、体验快乐,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积极的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五、结语
本论文通过增进词汇和句子的联系、优化英语语言的输入量、增强口语训练的趣味性和强化小组合作训练模式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英语课堂的口语教学。总的来说,英语口语训练是一个涉及多个因素的教学活动,它们之间常常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英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实践,不断探索、努力钻研,有效权衡口语教学的各个方面,取得良好的口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余文森,王晞.教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1.
[3]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4.
[4]舒柏梅,陈佑林.外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
[5]陈玉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初中英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