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着民歌直播采“山货”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lel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绒卓姆1997年出生于四川稻城县赤土乡。她的家在深山里,18岁之前没有走出过大山。长大后,她来到县城打工,做过服务员、洗碗工,后来找到一份导游的工作。此时,爱情降临,云南小伙杜沫奎对她一见钟情。婚后,夫妻俩在县城开了一家早餐店。挖虫草、采松茸的季节,格绒卓姆返回山里劳动,丈夫打理早餐店。
  2017年,格絨卓姆在快手平台注册账号,起名“迷藏卓玛”。5月的一天,她和母亲挖虫草的时候,请父亲举着手机不要动,她要录一段劳动视频,分享给山外的丈夫和朋友。视频里,格绒卓姆熟练地扒开面前的泥土,将一根虫草小心翼翼地取出来。视频时长8秒钟,格绒卓姆爬到海拔4500米的地方找到信号,将视频发出去,转身继续找虫草。第二天,她点开快手,发现短视频的播放量达到50多万次,粉丝涨了3000多人,有几百人询问虫草价格,最后成交5单,赚了2000多元。
  转眼到了8月采松茸的季节,格绒卓姆夫妇商定,把早餐店转让,返乡卖特产。丈夫从事过广告摄影,格绒卓姆采松茸时,他在旁拍摄。山上昼夜温差大,天忽晴忽雨,时风时雪。他们躲雨雪时,就拍视频,与粉丝分享藏区老天的任性、家乡美食的馋人。村民看不惯他们整天玩手机,父母也担心他们被骗。他们解释不清,决定做出成绩让大家看。
  4个月之后,有个广东客人通过快手预订了2000多根虫草,来到格绒卓姆家当面交易,她家只有300多根存货,就帮助6个邻居家卖掉滞销的虫草,每根价格比市场价高出10%,他们拍视频的劲头更足了。他们偶尔开直播,粉丝们喜欢格绒卓姆的本真,喜欢她的虫草和松茸,亲切地称她“松茸西施”。格绒卓姆对粉丝非常热情,对想借平台发布广告的,断然拒绝。她不能坑骗粉丝,为一己私利,断了村民的财路。
  2018年5月宽带进村,8月,顺丰在稻城开通冷链运输服务。万事俱备,格绒卓姆的快手粉丝从50万人迅速突破100万人、200万人。每到虫草松茸季节,格绒卓姆唱着民歌边拍视频边收购虫草、松茸等土特产,收购商纷纷向她订货。销售渠道畅通,格绒卓姆与收购商谈判时,有了更多的议价权,利润更加合理,业绩更喜人,曾取得一个月卖出价值30万元虫草和松茸的好成绩。2018年,他们通过短视频销售产品110万元。2019年,格绒卓姆与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带动村民卖货400多万元。
  格绒卓姆带领村民搭上互联网致富快车,引起媒体和政府关注,央视财经、央视综艺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幸福乡村带头人、电商扶贫先进个人、阳光主播、甘孜五四新青年等荣誉接踵而至。2020年1月,格绒卓姆还登上《时代》周刊。
  今年,格绒卓姆参加了快手平台联合环球网发起的特别企划——烟火人间活动,蓝天白云、冰川雪峰,她穿着美丽的服饰,咬着青稞饼,原汁原味的民族风土人情,令人无限神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体验生活,郁闷的来放空,绘画的来采风,更多的来体验挖虫草和松茸。格绒卓姆用宅基地搭建了民宿,回馈粉丝的支持,也给村民起示范带头作用。
  “松茸西施”格绒卓姆创造了传奇,源于她有一颗感恩的心,她的目标朴素而宏伟:立足脚下这片热土,通过民宿、短视频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带领村民一起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编辑
其他文献
有一个孩子,因学习成绩好,常招来班上几个顽皮学生的挖苦。一段时间,孩子为此闷闷不乐。孩子的爷爷知道这件事后,趁着周日带孩子去自己承包的果园玩。  来到果园,孩子见满园红红的苹果,不由得对爷爷说:“爷爷,我想吃苹果。”“好,爷爷现在就选一只最甜最好的苹果给你吃。”爷爷说完,便在果树间挑选起来。最后,摘下一只。  可孩子发现,爷爷摘下的那只苹果,分明有鸟啄过的痕迹。爷爷把苹果中鸟啄过的地方切除,然后洗
喜欢有老茶馆的城市,比如成都。  有人说,从空中俯瞰,雾气袅袅的成都,是它漫溢的茶香在蒸腾,滋润着这个千年都城。  有考证说,在春秋时代,成都的茶馆就开张了,说成都是一座泡在茶馆里的城市也是恰当的。易中天去了成都,他这样发出感慨。正宗的老成都人,往往是天刚麻麻亮,便打着呵欠出了门,冲开蒙蒙晨雾,直奔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茶馆。只有到了那里,他们才会真正从梦中醒过来;也只有在那里,先呷一小口茶水漱漱嘴,
一群麻雀聚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议论个不停,随即又开始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苍蝇非常好奇地飞了过来,问它们在笑什么。  然而,麻雀们并不理睬苍蝇,依旧是大笑不止。  这时,一只青蛙出现在苍蝇身后,伸出了长长的舌头,一口把苍蝇吞进了肚子里。  “哈哈,这个傻瓜,还不明白我们在笑什么,简直是太蠢了,活该!”麻雀们的嘲笑声更大了。  青蛙听了麻雀的笑声,也非常好奇地跳了过来,问麻雀们在笑什么。  然而,麻雀
人的自虐往往胜于他虐。  被别人打了一拳,可能打的人忘了,看到的人也忘了,自己却忘不了。一遍遍地回忆,就是一遍遍地把自己重新打过。  也就是说,别人打了你一次,你打了自己无数次。  无力去战胜别人,就无休止地折磨自己。这样的人往往懦弱。越是懦弱的人,越渴望英雄主义。只是,所有的英雄主义,不过是自我脑海中的风暴。  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着怒火和仇恨,也同时发生着宽恕和忘记。  别人跟你过不去已经够没意
黑叶猴生活在泰国山林里,这种猴子群居生活,行动敏捷,善于攀登和跳跃,白天在树林里觅食,晚上在山洞中栖息。  黑叶猴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首领在群体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通常情况下,一个群体中的首领并不是固定的,这个群体的首领每几年就要更换,而被更换的首领大多是因为年龄原因,无法再胜任。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首领被取代以后,境遇却大有不同,有的被群体中的猴子攻击,最后狐独地死去,而有的则会善终,在群猴
她是我初一的同学,初见那一刻,最先吸引我的是她迷人的微笑,多年后,我称之为“罂粟的微笑”。惊呆我的是她的大胆,居然敢跟男生公开讨论作业题。那年月,男生女生早在心里画好了“三八线”,相对怒视,老死不相往来,像是有是莫大的世仇似的。  她的大胆有迹可循,因为她的父亲是本校教师。女孩儿因了父亲的撑腰,胆子大一些,举止出格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上小学的时候,我父亲是村小民办教师,所以信心爆棚,外化于形,就有
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是真正的秋天了。寂静的下午,一直回响着秋风的声音,哗哗,哗哗。  院子里那棵老杨树,一人也合抱不来,那么悠久伟岸的老树,没有人知道它的年輪。听过多少秋声,看过多少落木萧萧下,它早已淡然不惊了。依旧苍青的叶子在清旷的空中摇曳,有一枝映在了门上半部的玻璃上。我坐在与门平行的地方,在我这个位置观察枝叶的映像,仿佛欣赏一幅画,人的心情突然变得很美好。  门是半开着的,上半部的玻璃周
研究表明,长期吃过热的食物,对口腔和消化道有很大的伤害,幸好我喜欢常温的食物。虽然有些食物趁热吃更美味,无奈我对“热”太敏感,总要放到常温后才吃。  生活中也是,我喜欢常温的环境。生活在东北,从来不喜欢睡电热毯,夏天再热,空调温度也在25度,所以我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定居。  对于喜欢的事情和人,保持一种有节制、不温不火的状态。有朋友说我过于理智,显得有些冷淡了。其实年轻的时候我也
回首过往  有多少已淡忘  如云烟飘散  又恍惚,梦幻一场  回首过往  有多少还珍藏  那爱和情谊  闪烁金子般的光芒  啊,回首过往  几多感叹感伤  那青春韶华  曾经以为无限悠长  却原来只是  一转眼的时光  (編辑 思智)
当代人在生活中有了不满想发发牢骚、遇到不平事想发点感慨、意满志得想晒晒幸福,大可不必面对面找人倾诉,只须动动手指,就能在微博,抑或微信中发出去,既缓解了压力、抒发了情感,又能让人点赞。  今人如此幸福,那么古人没有网络,纸张又缺,他们是如何发牢骚、晒幸福的呢?翻翻古书我们就能发现,其实古人也有类似当代微博这样的发牢骚、晒幸福的平台,那就是刷得雪白的墙壁。在古代的酒馆、客舍、寺庙等一些公共场所,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