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近年来的极端天气超常规降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国兴起了一股海绵城市建设热潮。但是研究中发现海绵城市试点城市过于重视"渗"、"蓄"、"滞"地上"海绵体"的建设,忽略了地下排水系统的改造升级,尤其是深层调蓄隧道的规划建设。幸运的是,国内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深隧排涝的重要性,开始规划建设深层排水隧道。本文从规划设计、运营管理、投融资三个方面浅析中国城市建设排水深隧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建议:(1)从宏观上,深隧建设要因地制宜,首先从城市规模、地理环境、气候降水三个因素考虑对全国城市进行洪涝灾害分类分级,划分分类标准,由分类标准规定洪涝灾害严重、GDP足以承受深隧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费用的城市可以修建深隧;(2)在投融资方面,排水深隧采用PPP模式进行融资,资金由政府作担保或以项目作抵押向银行财团贷款获得。成本回收和利润保障除了通过直接运营:征收雨水排放费和售卖净化处理后的中水,还可将深隧工程的经营权出售给有管理经验的排水集团,在整个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项目公司的成本和利润都会得到政府财政的保障;(3)在运营管理方面,为了提高深隧工程的运行效率,采用新的运营管理方式——PPSAP模式,即政府、企业、专门机构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