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活动课的自主性理念及其条件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1983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把学生从传统的体育课模式带入了充满活力激情的新的教学模式中来了,那么体育活动课是否也需要改革呢?传统的理念是否要改变呢?这是摆在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值得探讨。我们就新课程理念指导创设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已作了尝试,并在实践中有所感悟。
  一、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基本理念
  传统的体育活动课模式既然不受学生的喜爱,那么改革活动课模式势在必行,应以课程改革为促进剂、润滑剂,明确健康第一的目的,充分发展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把活动的自主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体现自我,发展个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和意义。
  当然也有人担心,自主性活动把准备活动也交给了学生自主处理,会不会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损伤。我们认为,凡是运动,就难免有损伤,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和体现,就是要在人们最担心的问题中放手让给学生处理。至于活动中的损伤是否与准备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本就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更不能因为有损伤而因叶噎废食,观念的误区往往会导致对课改理念的理解发生偏差。其实高中学生不但已从课堂教学中学到了防范损伤的知识和方法,并且从社区活动或电视节目中的体育比赛或训练中也能了解和完善这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况且,终身体育、全民健身活动本就是自主性的参与。还给学生自主,首先要相信学生,不要怕这怕那。
  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的另一个观念的立足,就是运动需要提倡,但不能强制。对学生而言,喜欢运动的程度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活动课,把一些不喜欢运动或不喜欢某一运动的学生禁锢住了,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了损伤,违背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宗旨。因此,活动课给予学生自主,学生各自的喜好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喜欢运动的运动,喜欢比赛的比赛,喜欢欣赏的可观赏比赛,喜欢散步的可以散散步,各求所好,各尽所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新课程理念得到了体现和拓展。
  二、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应具备的条件
  1. 要有良好的活动环境
  我们所指的活动环境是与学校的学习环境相对应的,只要是体育运动,就一定会产生声浪,没有声浪的运动,目前大概就棋牌类项目。体育运动首先是身体的运动,学校体育,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青少年的激情表露,就会产生发自内心的欢笑声,这种声浪势必会影响安静的学习环境。学校运动场地的建设,最忌的就是在教室周围。因此,学校的运动区与教学区应有一定的距离,并具有封闭性能。学生在这样的运动环境中活动,无所顾忌,没有心理负担,对身心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另外,具有封闭性能的运动区,还可以解决学生活动时的管理问题,学生进入这样的运动区后就不会随意地进入教学区和教室。不论参与何种运动或观赏比赛或散步,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遵守活动要求,优化了体育活动课的管理。因此,良好的运动环境,是自主性体育活动开展的保证。
  2. 要有观赏性的运动竞赛
  自主性体育活动,给学生留了活动的自主空间,没有强制,没有压力,没有心理负担。但对有些不喜欢运动的学生而言,就等于放弃了活动的机会。因此,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的参与能力,为培养学生对体育竞赛具有的欣赏能力,在体育活动课中,有计划地安排具有欣赏性的运动竞赛,无疑能起到调节活动氛围的作用,使那些不喜欢运动却喜欢观赏运动的学生参与,或对本不欣赏但却在激情奔放的叫好声、助威声的吸引中不由自主地参与观赏,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赏竞赛的兴趣和能力。
  3. 要有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
  人是有个性差异的,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兴趣、喜好,差异性很大。一堂体育活动课,几十人参与,运动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学生,这对自主性体育活动课开展得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就目前而言,众多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基本上仍是按竞技项目设置的,特别是田径场中央的足球场浪费现象严重。还有一些诸如单双杠等设施,并不太受学生喜欢,倒是联合器械的秋千、爬绳、天梯等器械颇受学生喜欢。因此,对运动场地的布局,器械的设置,有必要的重新组合。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学校体育的理念应随之更新,传统的学校体育竞技化观念要转变。场地器材的布局和设置,应以学生喜好的运动项目为主,并以全民健身理念作支撑,引进全民健身活动器材,设置健身长廊,健身路径等。
  综上所述,自主性体育活动课模式不但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体,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积累终身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能力;而且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调节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应变能力,对提高国民的竞技体育欣赏水平,促进竞技体育市场化、商业化有着积极的意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能力,活动课的功效远比课堂教学更实际、更显性、更能使学生认可。
其他文献
【摘 要】良好的体育品质具有多重性,全面发展各种品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本文着重从良好的品质特征、文化与心理素质以及体育与社会发展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体育品质 社会发展  1.良好的体育品质特征  体育品质是人们意识的具体表现。评价一个人的品质,应从人的活动目的、动机和社会价值予以评定。良好的体育品质有:群体的协作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自觉、主动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坚韧顽强的
【摘 要】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人们的喜欢。足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体能需求大的运动,对人体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尤其重要。笔者阐述了训练方法对足球运动的重要性,并对足球训练方法的制定依据和制定原则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思考,可供参考。  【关键词】足球 训练方法 制定 技战术 综合素质教育  足球运动是一项古老的健身体育活动,源远流长。最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球类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效益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足的同时,精神生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影视剧以及音乐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对艺术造型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开设艺术专业的院校来说,造型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文章针对高职院校的艺术造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以给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艺术专业 造型基
【摘 要】有人说,农村初中的班主任是最难做的。笔者认为,只要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就一定能把“难事”变“易事”,轻轻松松地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  【关键词】农村初中 班主任 我见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生活的教育者、指导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导师作用。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特别是农村初中,由于住校生多,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
目前,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音乐早已被编入了我国小学教材,并逐渐成为一门着重培养小学生陶冶情操和丰富学生日常生活的学科。它不仅仅能够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和学习兴趣,同时也在丰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个过程中,音乐教学就应当有别于其他硬性的科学学科,不仅仅要让小学生能够对歌曲等进行表现、掌握唱歌的技巧,同时还应当对歌曲的创作及演奏背景等进行了解,在演唱过程中摆脱情感色彩不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