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铀矿地质勘探设施放射性源项调查

来源 :西部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shenshiz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完成重点地区历史遗留地质勘探设施的环境治理是我国“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安徽省东南地区某铀矿地质勘探设施进行了放射性源项调查,主要在废矿堆以及坑口附近开展辐射环境检测工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地质勘探设施的下一步退役整治项目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南京地区的六朝墓葬以砖室墓为主,墓砖是建造墓室的主要建筑材料。墓砖的类型丰富多样,有素面砖、花纹砖、画像砖、铭文砖等。作为六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出土了大量六朝墓葬的考古材料。文章将根据考古发掘材料,运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六朝时期南京地区墓葬中出土的铭文砖进行分型。墓砖铭文包含的信息虽然不如墓志丰富,但也能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是时代的缩影。
针对桥梁路段坠落风险高与城市桥梁防护的美观要求,考虑现金属梁柱式护栏优缺点,基于规范中SS级护栏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类子弹型”横梁截面的新型梁柱式护栏设计方案,并通过碰撞仿真实验验证了横梁材料为Q450或Q345钢的护栏设计方案均满足安全要求,采用Q450钢横梁方案的梁柱式护栏可实现建设成本和护栏自重的降低,以桥梁每km为单位估算,该方案可节约钢材27.73t并降低59 991元建设成本。
广东省清远市一地下开采的铅锌矿山因开拓巷道发生了突水事故,影响了正常生产。为了找出突水来源,解决矿坑突水问题,前期使用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与水文地质钻探等勘查手段,初步推测钻探揭露的溶洞为岩溶管道,最后再应用地下水连通试验,验证矿坑排水是否有回灌与北西向断裂带是否为井下突水点的导水通道。试验结果表明:矿坑排水仅有少部分回灌,+420m水平钻及钻探所揭露的溶洞与井下突水点的水力联系密切,可判断其为矿坑突水的导水通道。
宁国—绩溪一带碳硅泥岩型铀矿与寒武系荷塘组关系密切,通过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发现宁国—绩溪一带各沉积地层视铀含量差异较明显,在寒武系荷塘组(∈1h)地层铀含量背景值较高,尤其在荷塘组中段含磷、黄铁矿结核炭质板岩中视铀含量最高,高场晕与荷塘组地层关系较密切,受层位控制较为明显。
本文以武夷新区某地下车库为例,将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于工程建设,系统分析了工程地质特征及地下水情况、地基的稳定性及均匀性,查清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情况,可能对工程不利的埋设物,判明对工程建设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可行的建议。
7月9日,福建500 kV金辉变电站正式投运。该变电站是福建省首座500 kV海绵型变电站,新建120万kVA主变压器2台、500 kV出线4回、220 kV出线8回。其中120万kVA主变压器采用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相一体120万kVA变压器,具有占地面积小、使用安全、运行损耗低等优点,可实现绿色环保经济价值。
沥青混合料动态质量控制系统实现了沥青混合料生产环节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监控、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的同时,建立了一套完整规范的数据库,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实际状况,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处于受控状态,有效提高公路施工的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
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铺装层平整度多采用驾驶式抹光机进行精平。针对精平工序中存在的抹光机行驶路径混乱、工作时间较难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面向全局路径规划的驾驶式抹光机遍历式行走路径,并基于水泥混凝土初凝、终凝时间,综合考虑运输、布料、整平等施工工序,明确了驾驶式抹光机允许工作时间,厘定了水泥混凝土适宜布料长度,推荐了工作段长度校验方法,从而为驾驶式抹光机工作方式提供科学指导,对保障超宽桥面现浇混凝土铺装层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一定意义。
单位大院是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下独具特色的一种居住空间,至今仍是城市社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昆明中铁大院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使用后评价(Post-occupancy Evaluation,POE)原理和方法,从使用者行为活动和用后满意度两方面综合评估该空间的使用状况。结果表明,大院公共开放空间中的各细分空间存在满意度差异:健身休闲广场>篮球运动场>北侧庭院>东侧庭院。基于研究结果,从提高空间利用率、促进社区活动开展、提高社区儿童参与度、提升人性化设计、合理布局卫生设施以及营造场所文
运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基于岩土弹塑性本构关系的数值计算理论,建立桩-土轴对称模型,模拟支盘形状、位置、大小、数量和距离软弱层高度等参数条件下的桩基承载力特性及变化规律,分析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挤扩支盘灌注桩对桩基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支盘形状对于承载力没有明显影响;桩基承载力随支盘位置向下移动而逐渐提高,但是当支盘距桩底部距离小于L/3(L为桩长)时,支盘位置下移对桩基承载力影响不显著;桩基极限承载力随着支盘半径和支盘数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当支盘与软弱层间距小于4倍夹层厚度时,桩基承载力随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