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Ⅳ5) 女,16岁.因发作性睡眠3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诱因出现阵发性困倦及睡眠,开始每周1~2次,近1年每日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0 min至1h不等.坐车、上课、吃饭等情况下均可发生不可抗拒睡眠,入睡时有幻觉,可唤醒,无意识障碍.在情绪激动尤其是大笑、哭闹时即感双下肢无力而不能站立,但无猝倒、睡瘫,严重影响学习,因病留级1年仍学习困难.患者无其他疾病病史,曾在其他医院怀疑"癫痫
【机 构】
:
250100济南,山东大学东区校医院,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Ⅳ5) 女,16岁.因发作性睡眠3年,加重1年入院.患者于3年前无明诱因出现阵发性困倦及睡眠,开始每周1~2次,近1年每日发作数次,每次持续10 min至1h不等.坐车、上课、吃饭等情况下均可发生不可抗拒睡眠,入睡时有幻觉,可唤醒,无意识障碍.在情绪激动尤其是大笑、哭闹时即感双下肢无力而不能站立,但无猝倒、睡瘫,严重影响学习,因病留级1年仍学习困难.患者无其他疾病病史,曾在其他医院怀疑"癫痫..但未服用任何抗癫痫药物及其他影响睡眠药物.有精神分裂症家族史.神经、精神系统检查正常.常规脑电图,头颅CT,核磁共振均正常.血常规及血生化正常.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和多导睡眠图、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诊断为发作性睡病.予口服利他林10 mg,2次/d,加谷维素、叶酸调整植物神经功能,治疗1周,症状缓解。
其他文献
目的 对不同孕期的绒毛、羊水以及脐血穿刺标本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2475位单胎孕妇,年龄19~45岁,孕龄为12~31周.其中绒毛穿刺标本115例,羊水穿刺标本1674例,脐带穿刺标本686例.结果 共检出异常核型101例,阳性率为4.08%.结论 对具有指征的孕妇进行产前核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染色体异常胎儿。
目的 探讨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临床和遗传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单纯型甲基丙二酸血症患者临床和遗传学特点、诊治及转归进行分析.治疗方法包括限制天然蛋白质摄入量,补充特殊奶粉、左旋肉碱及维生素B12.随访内容包括发育情况、血丙酰肉碱及尿甲基丙二酸水平.结果 40例确诊患者中,33例患者接受MUT基因分析,30例检出突变,占90.9%;随访30例,随访时间1个月至8年,死亡8例,存活22例中
患者男,34岁,婚后6年余.其妻2004年因"葡萄胎行人流术",2009年孕12周时,B超检查提示胎儿颈后透明带异常增厚,行药物流产术.夫妇表型及智力均正常,非近亲结婚,双方均无不良嗜好,无孕期药物和化学毒物接触史。
患儿男,45 d.孕1产1,孕37周顺产,出生体重3150g.出生后母乳喂养.因皮肤黄染43 d,口唇青紫35 d而就诊.查体:身长53 cm,体重4.8 kg.肝肋下2 cm,质地中等;脾肋下2.5 cm触及.双手为通贯掌,右足6趾.血生化检查总胆红素289 μmol/L(正常参考值:5.1~19.0μmol/L),间接胆红素259.4μmol/L(正常参考值:1.5~18.3μmol/L),天
目的 建立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内切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 enzymes-based quantitative PCR,MSRE-qPCR)分析FMR1基因CpG岛甲基化程度的方法,并探讨其对脆性X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常规PCR初筛存在FMR1基因5′(CGG)n异常扩增的30例智力低下男童和20名母亲作为研究对象,用Eag Ⅰ酶
患儿男,15个月,因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就诊.患儿出生时父亲26岁、母亲25岁.母亲怀孕期间一切正常,其父母表型、智力均正常,为非近亲结婚,体健,无遗传病家族史.其父从事计算机相关职业,其母无业。
孕妇 33岁.孕3产1,第1胎足月顺产一女.现7岁,智力低下,身材较同龄人矮小,伴先天性心脏病,于2011年11月来我院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检查结果示患儿性染色体异常.本次妊娠22周孕,因第1胎有染色体异常患儿生育史故来我院做羊水染色体检查.夫妻非近亲婚配,表型、智力均正常.两次孕期均无药物、毒物及射线接触史.男方精液及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无烟酒嗜好.其家系成员外观、智力均正常,无类似病史.经孕妇知情同
患者 女,31岁,汉族,身高1.58 m,体重51 kg,表型及智力正常.婚后4年自然流产3次,均在孕40多天,孕期无感冒史、无服药史、无有害化学物质及放射线接触史.对患者进行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弓形体、单纯疱疹Ⅱ型病毒IgM检查均为阴性.夫妇非近亲结婚,双方家族中无类似死胎流产史患者,其它检查未见异常.细胞遗传学检查 取患者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培养、制片,G显带.计数50个中期分裂相、分析20个
目的 报告1例家族性男性性早熟(familial male-limited precocious puberty,FMPP)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对其黄体生成素受体基因(LHCGR)进行突变分析.方法 收集1例3.1岁FMPP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征检查、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血清睾酮检测及骨龄检查等.对患儿及其父母外周血白细胞LHCGR基因的11个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DNA直接测序.结果 患
家系1先证者,男,22岁.结婚2年,妻子流产3次(均于孕60天左右自然流产).少量抽烟饮酒,无有害物质接触史,非近亲结婚.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左右睾丸20 mL,质地正常.先证者核型为46,XY,t(4;17)(q21;p13),见图1.家系调查:妻子核型正常.先证者为独生子,其父母无不良孕产史,父亲核型与先证者一致,母亲核型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