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井百货转型十年沉浮启示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man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傳统百货要建设起真正意义上的全渠道绝非一夕之功,借用全渠道去锻造以人为核心的精准营销能力是更深层次的自我进化
  到今年,1955年就开张迎客的老牌百货公司王府井百货这一轮转型已经度过了十年。十年间,这家老牌公司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从渠道探索到数据驱动,经历了迷惘、兴奋、折戟,最终汇入主流,确立了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转型路径。
  “销售额同比增长30%,两天新增的会员数就相当于过去一个月增加的会员数”看到旗下SK-II化妆品柜台6月27日营销报告,王府井百货CIO刘长鑫由衷感到欣慰。
  


  此次SK-II促销是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859.SH)(下称“王府井百货”)历史上第一次尝试数字化营销,也是该公司第一次验证全渠道建设项目的成效,而刘长鑫则是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全渠道建设于王府井百货意义非凡。2007年起,该公司就着手应对电商的大举进攻,但对抗趋势谈何容易,多种尝试之后,2014年,王府井百货意识到应以集团之力,实施深层次革新,遂提出以“全渠道建设”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并上升为该公司的“第三次创业”。
  所谓全渠道建设,是在对人(顾客)、货(货物)、场(购物场所)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将所有分店、线上线下所有渠道的数据全部打通,再基于打通的数据,对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以提供精准营销服务。
  商业地产研究机构RET睿意德董事索珊告诉《财经》记者,全渠道建设对传统百货公司来说是极大的突破:传统百货商店多采用联营模式,即从入驻品牌厂家的营收里抽成,作为场地租用费用,这种商业模式下,传统百货商店既难把握消费者的具体特征、喜好和需求,也较难了解品牌战略和发展趋势与消费的互动关系,而全渠道建设则可以拿到精准营销时代的入场券。
  2014年-2015年,电商对线下零售的冲击达到一个高峰,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各大百货公司迎来业绩寒冬和关店狂潮,迄今为止,全国各地被关闭的大型百货门店数量近30家。
  但自2016年起,电商增长开始趋缓,麦肯锡《2017中国数字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电子商务总交易量从2011年74%的增速下降至2017年的19%预计值。京东、淘宝等各大电商纷纷布局线下,试图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时代。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传统百货要建设起真正意义上的全渠道绝非一夕之功,借用全渠道去锻造精准营销能力是更深层次的自我进化;另一方面,电商从线上往线下走也很艰难,缺乏相应的基因。传统百货和电商就像两个人,各自从路的两端向中间走,看谁能走得更快。

转型方向几经变换


  在转型这条路上,王府井百货已经摸索了十年,期间不断调整方向,从PC端到移动端,从模仿电商到认准全渠道,从迷茫到坚定,成为中国传统百货公司转型的典型代表。
  早在2007年,该公司就开始尝试电商,将旗下的北京双安商场作为试点。
  初步的电商尝试令王府井百货切身感受到线上与线下在实现技术、运营方式、营销手段和客户群体上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应采用独立新业态的思路,也即设立专门的电商公司去负责线上业务。2011年,王府井百货子公司之北京网尚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由此成立,承担该公司的电商业务。
  但实体百货转型电商大多难逃艰难和坎坷。刘长鑫告诉《财经》记者,王府井百货先是在2011年至2013年建设了一个PC端的线上商城,还没来得及做大,移动互联网大潮又奔涌而至,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电脑前购物转向在手机上购物。因此,2014年-2015年,该公司果断转舵,为旗下各个门店建立了自己的微信公号和微信商城。
  至于那个没来得及长大的PC端电商平台,后来被王府井百货放弃了,该公司转为在淘宝开了天猫商城店。
  如今来看,传统百货建设独立电商平台很难真正做大做强。这是因为,自2011年开始,中国电商市场基本已进入京东天猫“双寡头”时代,一般的电商初创企业难再出头,何况是缺乏先天基因和后天技术积累、精力与经验仍聚焦在线下的实体百货商店。
  天猫店和微信商城的收入虽然持续上涨,但王府井百货深知,单纯依赖这两条线上业务无法在根本上扭转传统百货的整体颓势,只是下一步该怎么走,一时迷茫。因为即便放眼全球,当时也没有什么可借鉴学习的对象。
  欧美等国的实体百货业也面临来自电商的持续威胁,欧美的一些百货巨头的商业模式跟中国还是有较大区别。例如,美国梅西百货自营的比例占比很高,有一支数百人的团队负责自营产品的采购,这种模式胜在成本低利润高;而王府井百货仍然以联营模式为主,从联营转自营也并非一日之功,商业模式不同,转型路径不宜照搬。
  但之前的摸索都是有价值的,王府井百货越来越坚信,线下实体店有难以取代的价值,自己的优势和重心仍在线下,要点是线上线下做好融合,更好地服务自己的客户。
  2014年,全渠道建设理念深深吸引王府井百货,认为该理念能真正令传统百货脱胎换骨。但彼时业内并无成功先例,谨慎起见,王府井百货先聘请了咨询公司麦肯锡和IBM一起论证可行性。
  得到可行结论后,2015年,王府井百货将全渠道建设上升至公司核心战略,并特设全渠道中心领导小组,集团总裁任组长,主管信息化副总裁、全渠道中心总经理为组员。
  关于全渠道建设的成效,王府井百货有一则视频描述:当一位顾客走进百货商店,百货商店IT系统将先对他进行精准识别,然后对其需求精准预判,以提供个性化服务,再把顾客的社交属性也建立起来,最后将产生的各类数据沉淀,以便下一次提供更个性化的营销服务,形成一个闭环。
  “本质上,这是从商品经营到服务经验的转变。”刘长鑫说。   摸索全渠道建設
  全渠道建设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改造王府井百货整个IT体系。
  此前,零售企业的IT系统通常只有“前台”和“后台”之分。前台多指POS机等收银系统,后端则包括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而全渠道的建设则是要增加一个强大的“中台”。
  而且,除了“中台”,还要在“后台”增加一个大数据平台,汇集各个渠道的数据,从数据中提炼有价值信息,以支持“中台”去指挥前台的营销和后台的“生产”。
  但“中台”建设绝非易事。因为业内尚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王府井百货作为先行者,从大的架构设计到小的信息流转,很多都依靠自行摸索。
  根据业务需求,王府井百货首先确定了该中台建设以实现多个“统一”为目的,即统一供应商、统一品牌、统一客户、统一营销平台、统一库存、统一支付平台、统一服务平台。
  要达到各个统一,就需要将集团旗下所有百货门店、微信商城、天猫商城、推广合作方以及供应商等多方的产品、渠道和用户资源,汇集到大数据分析与处理平台,才能够对用户精准画像和精准营销。
  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百分点”)承担了该大数据平台的建设。
  百分点首席数据科学家杜晓梦告诉《财经》记者,此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存在很多挑战。因为虽然王府井百货之前实现了一定的数字化水平,但集团内部各个系统之间是互相孤立的,系统间数据并不共享,拉通这些数据非常耗时耗力。而且现有业务系统只记录了用户交易信息,缺少用户交易之前的行为记录,很难对用户进行深度跟踪和挖掘,需要一一补足。此外,不同渠道对业务指标的定义千差万别,无从比较和评判,需要一点点梳理。
  “其他零售巨头如果要进行全渠道建设,王府井百货所经历的这些痛苦无法避免。”杜晓梦说。
  到今年6月,王府井百货的“中台”和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相继基本完成。该公司迫不及待地尝试效果,SK-II促销活动就是实验。
  据介绍,通过算法和模型筛选了一批SK-II可能的客户,然后以短信方式将促销信息推送至用户手里,最后的营销转化率是8%,即当天这批收到促销短信的用户里有8%的人实际购买了SK-II产品,在百货业,这已经是令人惊喜的数据。
  对该结果,SK-II也相当兴奋,希望能够与王府井谈一年的促销活动。
  “每个品牌厂家一年的营销预算有限,以前都是我们求着厂家,让它们把营销活动尽可能多地放我们这里,但现在我们更有竞争力了。”刘长鑫说。
  为配合全渠道建设,王府井百货亦调整了组织架构:2016年11月,该公司合并原有市场部、电商公司和全渠道项目组,成立全渠道中心。未来,全渠道中心将从传统的基于经验和资源的营销模式转向数字化营销。

数字驱动非一日之功


  过去三年,国内传统百货为了转型或与电商巨头深度结盟,如阿里控股银泰百货,或如王府井百货一样积极布局全渠道。同时在业态上,传统百货从纯百货逐渐向小型购物中心转型,增加餐饮、美容美发、休闲娱乐、儿童教育等只有线下才能完成的体验式消费项目。
  多位行业人士表示,王府井百货在传统百货里属于内功修炼得比较扎实的。但即便如此,该公司的全渠道建设还远没有结束。
  理想情况下,百货业的全渠道建设是将人(顾客)、货(货品)、场(百货门店)全面数字化并全面打通,人、货、场要精准匹配,这难以一蹴而就,王府井百货目前只是搭起了框架,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善。
  上海驿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闵捷告诉《财经》记者,大型传统百货在全国各地有数十个门店,集团层面虽然实现了各类数据的集中和管理,但本地化营销仍在各个门店手里,不像电商一样有个统一的服务出口。
  这意味着,传统百货的全渠道数字化营销能力需要做本地化落地。上海驿氪帮助王府井百货建设门店层级会员营销系统,才可能将线下流量转化成生意。
  刘长鑫坦承,构建全渠道建设后,传统百货虽然有条件像电商一样“玩数字”,但要想达到娴熟运用的程度,尤其是要转化成全员的数字化营销能力,仍是漫漫长路。
  另一方面,电商向线下的侵蚀虽然才刚起步,但电商是在用互联网重构线下零售,这种打法值得传统百货警醒。
  以阿里投资的实体店盒马鲜生为例:2016年1月,首家盒马鲜生会员体验店在上海开业,不接受现金、只能APP付款;自建物流,APP订单5公里内半小时送达;创始人侯毅是有20年物流经验的原京东物流总监。
  无论拣货、仓储还是物流配送等,盒马鲜生在零售的各环节都由数据驱动,盒马鲜生要求购物者APP付款,也是为了获得用户数据,形成数据闭环。因此,侯毅总是将盒马鲜生称为一家互联网公司。
  在最近的“2017中国零售数字化创新大会”上,侯毅还表示,盒马鲜生的目的是要做到,线上线下完全融合,通过购物时间和空间的改变带给客户更好的消费体验,形成1+1>2的良性化学反应,实现单位坪效、人均效率及供应链效率的同步提升。
  但IT观察人士李军认为,无论是传统百货还是电商新零售,对线下资源的挖掘仍然极其浅显。目前,商家能掌握的只是购物账单/清单数据,客户在购物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商家却无法获得。例如,客户什么时候来的,经过了哪些货架并停留了多长时间,试吃试用了哪些商品,哪些商品在放入购物篮后又被最终放弃?
  “客户穿行在货架间,犹如一群在黑暗的深海游动的鱼。只有在收银台结账的一刹那,商家才能够捕捉到客户准确的时空信息。除此以外,商家一无所知。”李军说。
  在闵捷看来,面向未来的零售运营需要精确到门店、精确到人、精准到人的偏好。
  《财经》记者获悉,ZARA、H&M等品牌厂商已经试图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去精准追踪到店客户的每一个行为,从中洞悉客户的需求,以实现更加高效的生产与销售。不仅快消品,LOUIS VUITTON这样的奢侈品品牌商也正计划用人脸识别等酷炫技术改造门店,以求为每个进店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
  索珊表示,中国零售业已经历了制造商强势、渠道商强势和品牌商强势的时代,向商业人格化时代转变,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全渠道购物成为主流消费方式,线下实体零售与电商已置身新的战场。而刘长鑫则告诉《财经》记者:传统百货的冬天还未过去。
其他文献
(《财经》2017年第21期“对局‘无现金’”)  無现金时代由来已久,发迹于信用卡时代。到了本世纪,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无现金时代出现了新的变革——二维码的出现。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中国互联网公司在无现金时代异军突起,成为新的标准制定者。  李显龙近日访华期间开玩笑说,在中国出门“不怕口袋没钱,只怕手机没电”,很明显,中国已经是一个无现金社会。支付宝、微信支付在中国一二线城市畅行无阻,但是随着支付体
期刊
(《财经》2017年第21期“挣扎:伊梅尔特执掌通用电气16年”)  在这个互联网公司疯狂扩张与并购的年代,工业巨头已走到了“做减法”的时候,重新聚焦核心工业业务,并发力数字化。过去的多元化扩张让GE、艾默生等一批的传统巨头失去了专注力,而霍尼韦尔这样聚焦核心业务的公司获得更快地发展。市场相信,对于传统的工业巨头来说,简洁的业务结构能使他们更为专注,深耕自己的核心业务领域才能够在工业领域持续领跑。
期刊
政府、商业机构采集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由此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库,但个人信息保护尚未形成分层次、结构化的法律体系,这是个人信息权遇到的主要障碍  近日,媒体报道在百度网盘可以看到大量私人信息,百度网盘虽不自带搜索功能,但通过第三方网盘搜索引擎可查询到百度网盘用户的大量照片、通讯录,甚至政府、高校及公司内部文件等隐私内容。网友惊呼又“被裸奔”。  日光之下无新事。当互联网催生的大数据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网
期刊
由“链”到“网”,数字化供应链的运营模式已变。这一本质变化,给企业带来了诸多机遇,然而要抓住这些机遇并非易事  供应链变革,正成为企业转型的重中之重。以电子及高科技行业为例,随着全球化的迅速扩张和数字化技术的高速演进,顶级电子产品每年都面临着高达15%的大幅折价;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导致了相应库存资产的快速折旧,以及产品生命周期可缩短至六个月;同时,大规模定制的兴起也对该行业的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刊
金融科技正让银行成为一部高速运转的“永动机”,随时随地解决用户的任何金融服务需求  在银行传统金融业务面临愈加激烈竞争的同时,作为银行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业务受金融脱媒、利差收窄、企业信用风险增加等影响,银行的净收入在逐年下降,零售业务转而成为了银行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银行业在消费金融领域发挥自己所长的同时,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消费金融市场逐渐摸索出一片自己的发展空间。  在越来越多银行
期刊
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确立科学家的主体地位,在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他们更大空间,同时明确知识产权权益规则,给予科学家们合法、足额的激励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至少发布了五份文件,力图推动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和科技成果转化。  最近的一份,是7月27日发布的《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  但在同一时间段里,关于科研人员在科研及成果转化中涉嫌犯罪的指控和
期刊
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仍然是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变局之中,二三线企业将被淘汰  2017年,被不少动力电池业内人士视作产业洗牌的一年。  9月8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天津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一些国家已经启动了停止生产传统能源汽车的时间表,工信部也已经启动了相关研究,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我国的时间表。2016年11月23日,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京港澳高速广深高速东莞厚街暇务区内的电动汽
期刊
目前弱人工智能的最好写照是:一边是天才、一边是弱智的“雨人”式智能  人工智能,是2017年最热的科技话题。从今年5月Google的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以3比0战胜世界围棋第一人柯洁,到7月份Facebook的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和特斯拉的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为人工智能隔空论战。最后埃隆·马斯克直指马克·扎克伯格对人工智能知之甚少。  那
期刊
人工智能芯片战场上的硝烟才刚刚燃起,小小芯片不同层面、不同路径的选择也仍在博弈中,谁赌对了方向,谁赢  今年以来,一家曾经不那么为人所知的公司英伟达(NASDAQ:NVDA)开始浮出水面。这家公司在今年内创下了20次历史收盘最高纪录,股价累计上涨約69%。这不仅跑赢了追踪半导体板块的基金涨幅,还远超同期标普500指数。    有投行预测英伟达股价还有40%的上升空间。在过去两年间,英伟达市值已经上
期刊
过去三年,VR行业从炙手可热到门庭冷落再到止跌回升,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起伏。这是一个被催肥的行业,自我调整有益无害,VR未死,它的未来掌握在巨头手里  北京往南2000公里的深圳,是中国硬件制造的中心,这里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交易市场——华强北。林立高楼之中,一幅巨型VR广告引人注目,足足占据了四层楼的高度,让人还能嗅到一丝VR曾经的火热气息。  2013年,美国创业公司Oculus开始在美国众筹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