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认识误区与激发策略

来源 :中小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并指向特定的学习活动。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学习动机存在认识误区,据此采取的策略也往往难以奏效。
  
  一、对学习动机的认识误区
  
  1. 学生缺乏学习动机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厌学、弃学是因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其实,学习动机是个体积极学习和成长的先天的能力和倾向,[1] 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边缘学生,都有先天的学习动机。但学生先天的学习动机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而被遮蔽。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一类是外部因素。认知心理学强调影响学习动机的内部因素,认为学生后天习得的自我概念、学习目标、对学习结果的预期、自我评价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动机。社会认知学派强调影响学习动机的外部因素,认为他人的社会情感支持(关爱、尊重、鼓励)以及外部环境的刺激和强化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环境给学生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有效激发。
  
  2. 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不少教师误以为竞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鼓励学生之间展开竞争。covington 教授提出的自我价值理论[2] 认为,自我接受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自我接受的前提是肯定自我的价值。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学生常把自我价值与在能力方面超过别人等同,认为是否成功取决于自己是否比别人做得更好。当意识到自己很难超过别人时,他们的动机就不再指向学习任务的完成,而是把大量的精力花在对自我价值的保护上。在竞争的环境中,努力成了“双刃剑”: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努力刻苦,另一方面努力后的失败意味着无能,因此许多人会放弃努力,或者即使尝试也不全力以赴,以便随时为自己的失败寻找借口。奖励的结果只是激励了那些最不需要激励的学生,即已经成功的学生,而那些最需要激励的学生却在竞争中饱受打击。
  
  3. 奖励越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强
  当前,不少教师在课堂上频繁使用表扬策略,以为奖励越多,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越强。表扬和奖励确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对于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表扬和奖励意味着对他们的认可,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如果奖励过多,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指向奖励物,而不是学习本身,一旦奖励减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可能急剧下降。如果学生对学习任务本身很感兴趣,则过多的奖励反而会削弱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4. 学生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高
  很多教师认为,学生的动机越强,学习的劲头就越足,因此,极力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而,叶克斯——道得森定律告诉我们,学习效率与动机强度成倒U 型关系:(1)动机过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动机的增强,学习的效率会随之提高,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反而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因此,中等程度的动机水平有利于学生取得好成绩。(2)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与最佳动机水平关系密切。任务越难,最佳的动机水平就越低,所以,学生在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动机强度应弱些。
  
  二、有效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1. 从外部因素着手激发学习动机
  (1) 创设安全、信任和支持的学习氛围在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学生不再害怕失败,因为人们不会嘲笑失败者,更不会将失败等同于无能。相反地,如果你失败了,还会有很多人来帮助你。由于没有后顾之忧,因此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出来。
  创设安全、信任和支持的学习氛围,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和接纳,因为教师对某个学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态度。如果教师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并加以区别对待,那么学生之间也不可能建立平等的、相互支持的关系。
  (2) 利用“相依契约”激励学生
  “相依契约”是指教师与学生通过协商建立工作契约,该契约清楚地表明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时间、完成任务后可以得到的奖励。契约确定的任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学生通过努力即可完成。这样,学生的成败就取决于个人的表现是否满足契约设定的绝对标准,而不用考虑别人学得怎么样。这意味着所有学生的获奖机会都是均等的,只要你肯努力,就有机会获得奖励。
  (3) 利用学习任务激励学生
  学习任务是学习动机产生的直接诱因,难度适当、具有新奇性的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让学习任务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的需要、兴趣、目标有关,让学生意识到任务与自己的世界具有内在联系,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愿望和继续学习的决心。”[3]
  (4) 对学生的奖励应个性化
  教师的奖励要和学生希望得到的奖励吻合,使每个学生得到他们最需要的奖励。教师可以利用“普利马克原理”(利用学生喜欢的行为来强化另一种在他内心里并不觉得有趣的事情)激励学生,例如:儿童喜欢看动画片,不喜欢做算术,那么可以用看动画片来激励他做算术。也可以使用“代币制”(学生完成某一任务,就获得一定的分数,分数积累到一定数额后,学生可以用分数换取他喜欢的奖励物)激励学生。
  
  2. 从内部因素着手激发学习动机
  (1) 帮助学生正确归因,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根据归因理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而且有些失败还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使用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因此,当学生失败时,教师切不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都会错”之类的话,这会暗示学生:你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学生一旦形成消极的自我概念,就很容易丧失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改变归因倾向,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方法不当,而不是能力不足。
  (2) 满足学生选择和控制学习的需要
  学生都有选择和控制自己学习活动的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可以选择任务变量的机会,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平时的考试中,教师可以用“自定义考试”的办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由易到难的题库,允许学生从中自由选择题目组成试卷进行作答。
  (3) 培养学生的能力增长观
  很多学生认为,能力的数量和质量是固定的,与教学无关,他们无法控制。这种学生通常会将失败解释为能力不足,而他们对能力不足又无能为力,因此就会陷入绝望,破罐破摔,使先天的学习动机受到遮蔽。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弹性的能力观,这种观点认为,能力是一套通过经验和教学能够加以改进和发展的技能扩展系统,即能力是可以随着学习和经验增长的。认同能力增长观的学生,会对未来的成功保持乐观的态度,会在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性。
  参考文献:
  [1] [3] Barbaba L McCombs 著,伍新春译. 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 Martin V Covington 著, 伍新春译. 学习障碍的消除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编辑林飞)
其他文献
何裕民谈抗癌  何裕民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學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民生肿瘤诊疗中心首席专家、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的学术带头人。  美国一位患癌科学家瓦尔特·隆哥教授在经过亲身体验后发现,科学“禁食”可有效减少化疗毒副作用。这里的禁食是“短期的饥饿”,只持续几天。注意长期禁食和饥饿对人身体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研究者在使用高剂量的化疗依托泊苷(80毫克
教师不愿意当班主任一直是令学校管理者头疼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山东省高密市教育局采取各种措施推动班主任工作,并建立班主任激励机制,促进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提高待遇,建立制度    1.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  高密市教育局首先把班主任补助费的问题提到重要议程,并组织人员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和讨论,决定在国家对此没有作出新调整的情况下,拨出专款提高班主任补助费。此外,各学校还在结构工资方面体现对
九月,又到了“神兽归笼”的日子。说起假期生活,很多家长都免不了对孩子一通数落——睡懒觉、玩手机、看电视、宅家不出门……也难怪家长们抱怨,假期本来应该是孩子好好“休养生息”的时机,结果却搞得身心疲惫,更有不少孩子因为使用电子产品过多,视力严重滑坡。  去年上半年,教育部对9省份14532名中小学学生近视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与2019年底相比,2020年上半年学生的近视率增加了11.7%。而据专家分析,
莎莎妈妈从老家来看她,当妈妈想把给她带的“爱心食品”放冰箱时,看到速冻饺子、速冻馄饨等速冻食品顿时既心疼又生气。她对莎莎说:知道你平时忙,但你也不能吃这些不健康、不新鲜、不干净的东西啊!莎莎则表示,天天做饭很耗时,速冻食品方便快捷!  速冻食品应算是每家冰箱里的“常客”了,因其方便、储存时间长,所以在如今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备受欢迎,很多家庭把它奉为解决温饱的“神器”。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速冻食品冷
本期讲的是张仲景的一个极其经典的方子,先给大家讲个案例,来说明此方的力道。  正气不足是主要矛盾  入冬以来,寒潮一波接着一波,无数人患了外感。我沈阳老家一人到中年的兄弟,患外感,发烧,咳嗽,黄痰,口服了抗生素无效,找中医开了清热解毒的中药无效,迁延不愈。  来见我的时候,听他咳嗽的声音,充满了痰音,整个上呼吸道都是。看这位兄弟的神态,充满了疲惫,他自己形容整天困倦不堪,白天总是困,晚上还睡不好,
春困秋乏夏打盹,对于有些人来说,午睡有时候比晚上睡得还香。但却有研究者认为,人在睡眠时,心率、血压均会降低,醒来再恢复,这种变动可能会增加血管受伤的几率,如老年人体质较差,午睡不但不能延年,反而可能成为杀手。  老年人睡午觉要顺其自然  专家表示:老人睡不睡午觉应该顺其自然。有些老人睡午觉已成为多年的习惯,如果硬性改变这种习惯,把生物钟打乱了,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  其实,老年人是否需要午睡,要因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担心自己会患上心脑血管疾病。其实,如果我们能识别发病先兆,及时就医,是完全可以与疾病绝缘的。  患者多心浮气躁、思想偏执  本刊记者:如何从细微处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蛛丝马迹呢?  【武医师】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心脑血管中风患者都有脾气偏执或者心浮气躁的倾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偏执呢?是因为胆的缘故。  《内经》说:“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如果胆出了问题,人体就有失中正而胡乱
白发人群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脱发和白发者比前几年增长了30%左右。研究表明,导致头发变白的因素有很多,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只有找到导致自己头发变白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头发变白的状况。  遗传或疾病因素  白发的出现,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未到老年就出现灰发或白发的人,常常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见于某些综合征(如早老综合征、综合性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等)。此外,患上一些比较严重的
9月7日为24节气中的白露,从这天起,露水一天比一天重。白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明显减少,气温逐渐转凉,以偏北风为主,此时要重视保健养生。  关键词一起居  晚上睡觉盖被子  白露前后,白天的气温可能依然很高,但早晚已让人感觉到了凉爽,所以在起居上要注意保暖,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该盖被子了,否则很容易受凉腹泻。  专家提醒,白露后,人们要穿上适宜的秋装,不露背、露胸、露腿,面料以纯丝、纯棉或混纺为好
我刚参加工作时,所在的学校有位老师每月都能发表几篇文章,大家羡慕不已,于是前去求取写好文章的真经,尤其想学学让文章有新意的诀窍。  面对我们的求教,这位老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光滑的墙壁上,一只蚂蚁在艰难地往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滚落下来,这是它的第七次失败。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着墙角,一步步往上爬了……  第一个人注视着这只蚂蚁,禁不住说:“一只小小的蚂蚁,这样执著顽强,真是百折不回啊!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