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法鉴别饲料中猪、牛、鸡和鸭等动物源性成分分析

来源 :中国猪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基因芯片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在研究过程中选择mtDNA 18S rRNA为目标基因,在通用引物扩增区间设计了质控探针、特异性探针。最终验证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成分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证实了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在特异性、灵敏度等方面可以达到较高检测水平,该方法成本较低,灵敏度和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高通量检测饲料中是否含有猪、牛、鸡和鸭等4种动物源性成分。
其他文献
Logo设计一向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更难.而在今年的iF设计奖参赛作品中,却有一件周年庆logo因以独特形式完美传达了其集团“天生整合”的理念,深受iF国际
期刊
企业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原理为基础。但在实际中,由于对风险管理过程原理和相关概念理解不准确、不到位,使其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应用。为解决此方面的问题,本文论述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原理,分析我国目前应用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原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风险管理科学原理和安全工程学原理,综合分析国内外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概念,明确其概念内涵。通过实例分析,论述如何在实际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中,准确运用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原理和相关概念。本论文对安全风险管理过程原理与相关概念解析结果,有助于对风险管理过程原理和基础概念的理解、掌握以及在实际
为了解2020年新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抗体水平及其消长规律,本试验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18份血清中PRRSV免疫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8.49%(956/1218),高于国家规定标准(70%)。S/P的平均值为1.22±0.84,变异系数为69.45%。不同类别猪群抗体平均阳性率在59.19%~91.50%之间,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10个规模化养殖场中,9个场PRRSV免疫抗体阳性率达到国家标准。不同类别猪群PR
为了解2020年新疆规模化猪场0型口蹄疫病毒抗体水平,本研究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吸附试验(LPB-ELISA)方法对采集的469份血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猪0型口蹄疫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06% (413/469)。不同类别猪群抗体的阳性率均达到85.00%以上。结果表明,8个规模化猪场0型口蹄疫病毒抗体阳性率均达到国家标准(70%),但1个规模化猪场阳性率仅为56.70%,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免疫程序。
为诊断山西省某鸡棚改猪场80~100日龄猪群发生腹泻病的病因。采集40份猪的肛拭子样品,通过实时荧光扩增和细菌分离鉴定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检测结果显示,腹泻样品中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核酸100%为阳性,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核酸30%为阳性。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PED)、猪伪狂犬野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瘟病毒(Swine fev
本研究以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温氏股份、新希望六和、天邦股份等5家生猪养殖企业为代表的我国农牧行业头部企业为研究对象,对5家企业基本情况、近5年生猪出栏量、养殖模式、投资策略、生产成本、盈利能力、财务风险等竞争力因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各家企业下属子公司数量增长较快;多数企业生猪出栏量增长达到5倍以上;在同一企业出现2种及以上的经营模式;不同企业选择专业化投资、横向和纵向投资差别化等投资策略;在生产成本控制上牧原股份最好,新希望六和相对较差。采用等级评分制分别对5家农牧上市企业的产业竞争力进行测度和
本文旨在讨论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率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通过分析得出影响断奶母猪发情率的因素有营养、膘情、胎次、环境控制、霉菌毒素、光照、诱情、生殖系统感染、断奶日龄、卵巢囊肿以及一些疾病因素。根据这些原因对母猪发情的影响,讨论其应对措施。在仔猪断奶前后应做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根据母猪膘情合理饲喂,做好母猪生活环境的控制工作,提早预防母猪生殖道疾病。因此,合理控制母猪舍的光照时间,做好母猪的诱情、查情等工作,合理控制好断奶日龄,定期做好疾病的预防。为提高断奶母猪发情率,增强繁殖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可导致猪只大量死亡的烈性传染病,具有猪群间传染性强、病死率高、虫媒传播等特点。该病自2018年在国内首次发生以来,给我国多省市的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危害,也对我国病死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国内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技术进行讨论,为非洲猪瘟疫情形势下,病死猪的合理处理模式提供新技术思路。
为便于安全领域同仁的学术交流,本文根据界定概念和术语的基本原则,对安全生产领域有关概念和术语的含义以及协调问题、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等进行探讨,提出安全的范畴、主体、客体、时空解释,认为不同范畴的安全具有不同内涵,应该尊重不同领域的术语习惯,对危险源、风险源、隐患等常用概念和术语范畴进行协调,而不强求相关术语的绝对统一;双重预防机制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应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中得到贯彻。
为理清“事故”“隐患”的边界范围,本文对“事故”和“隐患”2个术语在中文、法规、标准中的定义进行检索,并对其定义解构化分析,得出现有定义及其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足,甚至会对安全生产决策、监管执法和企业自主管控产生负向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应用,给出“事故”“隐患”“缺陷”3个术语的定义;根据每个定义的内涵,提出遵循差异化管控原则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