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教育中兴趣的培养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0550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离不开兴趣二字,只有对一个科目建立起了学习的兴趣,我们才能乐于花时间在这一科目上,进入初中后,英语学习上升了一个台阶,成为了我们好多学生的短板,感觉很难,提不起兴趣。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它当成首要任务,这样才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就针对现代教育视野中的初中英语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展开探讨。
  关键词:初中生;英语教学;兴趣培养;自主学习
  我们会发现,素质教育开展到现在,学生学习的压力还是没有多大改变,还是有许多同学被老师追赶着学习,而不是他们主动地去学习,这样的“赶鸭式”学习法,对于一些同学而言,是可以提高他们的成绩,但是这样培养的人才在我们这个时代就会感觉很平庸,学生不光学懂,还要有一定的见解,而在当今社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兴趣培养对初中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初中生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他们对事物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习而言,只要善于引导,就会产生很好的效果,但是我们老师有所忽略,感觉只要上课好好教,学生好好学就一定能有进步,但是没有兴趣,能学好吗?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现代教育的方法,重点培养英语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初中生在乐趣中体验英语、爱上英语、享受英语,进而提高英语成绩。兴趣因人而异,要让大家都感兴趣,那我们老师就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了,怎样做到大多数学生都接受你的授课方式,对你的教学感兴趣,那就需要我们做到为人幽默,不摆谱,和学生多互动,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多关注他们的生活,这样他们会在课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心理暗示,这老师对我们真好,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久而久之,学习的兴趣就来了。
  二、初中生英语兴趣的培养方法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古代老师和学生地位分得很鲜明,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基于现代人性的开化,教育视野开明,我们应该打破这种相处方式,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亦师亦友,可以在和学生打好关系的同时,还可以带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在不断的互动交流中,他们会更加喜欢这门课而不断努力学习。位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我们可以很好切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多和学生沟通,在学习上多关心他们,相互尊重,及时鼓励,才能建起信任的桥梁。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学习英语本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但是由于老师们过度重视应试教育的成绩,导致学生英语学得死气沉沉,上课基本是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座上听或记笔记,没有生机可言,学习英语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交流,本身就具有热情、开放、积极向上等特点,所以英语教学就应该区别于数理化,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活力、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去学习,不仅可以缓解同学们学习的压力,还会在心理上去认可英语的趣味性。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情景话题切入,让同学们通过生动的语言交流来了解文章内容,还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场景,或进行英文歌、好莱坞电影的赏析,从而在英语学习中培养出语感,而不是用单调的朗诵和背诵,学生们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会得到一种满足感,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学习的興趣。
  3.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初中生是一群比较喜欢尝试新鲜的群体,我们在课堂上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感觉到单调枯燥,对英语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就像“我待英语如初恋”般,让人回味无穷。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丰富的图片、影像、声响来接受新鲜事物,把英语学习和生活融合在一起,可以加深理解。课上还可以尝试让学生们自己通过合作与交流互动来完成文章的学习,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展示自己,当一名小老师,而老师作为旁观者、倾听者、引导者,这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学生学习的观念,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举办多种英语学习活动
  英语学习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日积月累,只有长时间的沉淀,才能收获满满。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安排出英语第二课堂,课外与课内有机结合,例如可以举办写作比赛、诵读比赛、英语歌唱比赛、英文论辩比赛等,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要是有条件,还可以开展英语角活动,和外国学生或外教老师交流,这样可以很快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我们中国很多学校就是忽略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只是考试的机器,需要交流的时候就变成了“哑巴”。因此,在现代教育体制下,我们不能再用过去传统的思维方式去开展英语教学工作,而是要转变教育方法,着重培养初中生的英语兴趣,才能在新时代教育中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兴趣”是因高兴而感到乐趣,英语的学习不应该给学生绑上枷锁,而应该让他们在放松愉悦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门语言,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我们只有欣然接受,才能不产生排斥心理。在现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善于引导学生用兴趣浇灌学习。总之,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调动学生情感的主要因素。因此,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燕.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11(38):119.
  [2]孙和珍.初中英语教育兴趣培养研究[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0):140-141.
  [3]李大双.浅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人力资源管理,2018(04):132.
  [4]杨燕芳.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J].学周刊,2016(01):85.
  [5]谢礼云.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J].华夏教师,2018(07):75-76.
  [6]胡岚岚.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J].英语广场,2016(06):155-156.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逐渐发展的背景之下,初中教学对英语教师课堂的高效性也随之提高重视。有效的英语教学公开课,可以引导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令其了解到解决英语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掌握英语学习技巧。因此,为了使初中英语公开课更好的开展,教师应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得到有效开展。本文则围绕“英语公开课在初中课程的有效开展”
摘 要: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早已是教育界的共识,并成为广大教师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毋庸讳言,部分学生确有厌学情绪,课堂上常流露出“难熬”、“害怕”、“想说话”等感受。专家认为,这其实是他们在课堂上有了“孤独感”。随着素质教育在学科领域的逐步深化,课堂上教师该怎样尽力提供一个有利于展示、实现而不是限制和压抑学生主体性的自由时空,从而消除其课堂“孤独感”呢?许多同仁作了积极的探索,取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想打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发挥创新思维,快速掌握英语单词和英语句型,并在情境中完成对话练习。通过创新灵活的英语教学,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并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掌握英语知识,提升英语综合能力,从而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创新模式;小学英语;教学方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创新教学,需要设计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高考仍然是我国中学生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生转折点,在新高考制度下,化学占据高考理综卷的分值的三分之一,所以学校和老师更应该重视对于化学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在新课改背景下,高考中化学的题型和知识结构都按统一标准在发生着变动,本文分析了当下高中化学的考试实际变化分析,结合现实,研究新高考制度下化学教学工作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化学教学;
当今时代,我国已經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时代,不仅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还能促进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特别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应用其中能够实现较大变革,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促进了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以促进了英语形式的创新性,从而使学生对语言更好运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人们对知识的获取主要来源于视
期刊
摘 要:亲子游戏作为一个新型的家园沟通平台,给了孩子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给了家长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的机会;给了老师更多与家长充分交流与沟通的机会。所以幼儿园亲子游戏活动的开展必不可少,但是在具体操作中,总有一些问题需要得到解决,本文就幼儿园如何有效地开展亲子游戏活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首先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家长了解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并用实际行动重视起来;其次要选择适
摘 要:目前,伴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推动着各经济行业领域加快了创新改革的步伐,使得对于拥有高素养、高技术人才队伍的需求程度越来越高,同时受教育制度改革进程深入推行,促使对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战略发生了重要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以未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适应复杂工作环境的综合素质能力为主要目标,受此影响中职语文教学的方法也随教学目的的转变而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形成了一切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实践能力为主并以
摘 要:课前预习是语文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预习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年龄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任重而道远。本文主要根据教学实际,谈谈影响预习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关键词:课前预习;引导;兴趣;作用  有效的预习是学好知识的开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并为上课扫除知识障碍
摘 要:素养指的是一个人的修养,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众所周知,艺术创作是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但形象思维并不仅仅属于艺术家,它也是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和创造的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美术课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美术;益智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