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文化对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冲击及影响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ya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战争、移民、教育、民族政策、旅游发展等外部社会、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及文化习俗不可避免地会对外来文化进行主动选择或被动适应。川滇交界的泸沽湖周边摩梭族的文化传统及文化习俗在长期以来的政府行政文化、教育文化、当前市场经济文化,尤其是旅游发展带来的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正在发生深刻而巨大的变异。
   关键词:山地民族;原生态文化;外来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177-03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单独的生存空间和独特的传世习俗。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发展自然属性的客观存在,文化只有多样性才有生命力。由于多次迁徙、战争、移民,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至今还散落着56个民族以外的一个个独立的部落,他们大多分布在边境线上,莽莽群山之中,祖祖辈辈辛勤耕作,繁衍生息。在滇川交界的大山里的泸沽湖边,生活着一个摩梭族,由于交通极端不便,极少有外人到此,千百年来一直保存着母系氏族的原始风貌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摩梭族的民俗风情可以概括为:男不婚女不嫁;小伙子深夜串门狗不咬;琵琶当肉吃;二十七八的小伙离不开妈;猪槽用来当客船;摩梭门不上锁;酒肉穿肠过,女神坐心中;天上的玉皇大帝,地上的摩梭舅舅等。文化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战争、移民、教育、民族政策和外部经济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不可避免地会对外来文化进行主动选择或被动适应,本文主要就摩梭族传统文化在政府行政文化、教育文化和市场经济文化冲击和影响下的变异进行探究。
   一、政府行政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政府的行政强力文化迟早会辐射到行政所管辖的每一个区域和民族,一般是通过民族政策来达到同化和影响的目的。各个时期民族政策的不同,对本地文化的冲击和影响的力度也不一样。当然,政府行政的方式和作风也会导致到当地文化的变异。
   在新中国之前的历朝历代,民族政策是采取利诱的方式来拉拢少数民族中的权贵,以达到对当地统治的目的。为镇抚边远地区山民,朝廷多采取通过皇族与少数民族首领结亲的方式来融合或异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本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形成的历史传统,仅仅通过对上层阶级的同化并不能改变该民族的传统文化。
   解放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政府在本地推行强制性民族政策,实行一夫一妻制。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梭人的婚姻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单一,最为传统的“走婚”,与汉族一样的一夫一妻制婚姻,以及其他一些介于其中的婚姻方式,都开始为人们所接受。摩梭族部分人现在虽已逐步适应一夫一妻制的家庭生活,但走婚式的“阿注婚姻”仍普遍存在。詹承绪先生等于1963年、1965年和1976年对沪沽湖沿岸和永宁平坝的6个乡的964名女子和785名男子共计1 740人进行了婚姻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实行走婚的为1 285人(女730人,男555人)占73.5%。虽说“阿注婚姻”的结合与分离都有极大自由,但朝三暮四的人现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鄙视。在生产与劳动的交往中,男女“阿注”都建立了牢固的感情基础。一般说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阿注”也相对稳定下来。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实施以民族文化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辖区内市县政府强力介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旅游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到当地参观旅游和探索猎奇,并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的文化变异。与此同时,政府行政文化中的腐败和官僚现象也传染过来,如泸沽湖旅游管理委员会的一些负责人违规在景区内建设酒店和娱乐接待设施,谋取私利,而对于景区内的垃圾处理则是尽量推诿和漠视。这与当地和谐的民俗民风是格格不入的,必然会影响本民族的公平、环保、质朴的传统观念。
   二、政府教育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教育既是国家力量向乡村渗透的主要途径也是乡村国家化的主要标志。学校犹如“村落中的国家”,其设置内含的思路是对于城市模式的摹写和移植。由“乡野到庙堂”的外向型国家教育导致山地民族社会固有的异质性消逝在教育设置的视野之外,地方性民族性知识受到贬低与忽略,造就了一些本地民族社会“不适应者”。
   原始的山地民族社会的时间观是循环而非线性的,这是由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劳作周期固定,按年节循环往复,而不像工业社会需要借助外在的手段对时间段加以切分,以便计算效率。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个人行为起主导和规划作用的是经验,而非纪律,在个人行为上也没有严格的时间区隔,没有时间及纪律的制约,个人自我意识的成长不受束缚。
   随着交通的发达,泸沽湖教育逐渐普及,孩子们都被鼓励去上课,且上的是汉语,因此年轻的一代都能说流利的汉语。但在宽松的环境下生长起来的儿童进入学校之后,时间流被切分成为片断,不但一天的活动必须根据课程表的安排来进行,学年、学期的划分也要根据个人表现对其做出判断。在山地民族社会中相对模糊的年龄区隔,由此得到凸现,在个人心理投射压力。国家教育框架设置和山地民族社会的暌违对其社会成员心理造成的隐性影响就是学校教育内在的城市化、工业化的逻辑与村落社会的隔阂,并外化为个人心理上的调适不当。
   这种教育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主要表现在:儿童普遍存在“害羞”心理而辍学回归到原来的文化状态下;农忙时有很多孩子没去上课,就在湖畔兜售自家种的苹果与手工艺品,在他们的观念里读书是闲人的事;一些青年在村里完成基本教育后,就到城里去打工或追求更高深的学问和生活,适应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对于湖畔传统生活反而不适应了,或想到回来改变传统的文化习惯。
   三、市场经济文化对当地文化的冲击
   当市场经济的潮水在泸沽湖边荡起波浪的时候,许多生长在这片世外桃源中的摩梭人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机会,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困惑与压力:开放与封闭,现代与传统,个人与群体,更多物质和舒适生活的诱惑,等等。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市场机制影响的范围和力度拓宽,这些必然要带来生存方式的整体改变。尤其是在山地民族的旅游开发中,外来的社会经济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几乎是无处不在的,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传统似乎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摩梭族类似共产主义的经济生活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尚未形成个体私有制,母系社会尚未完全瓦解,妇女仍然充当谋取生活资料的主力,血缘纽结关系使传统的观念很深蒂固,摩梭人仍然过着以家庭集体所有制为主的类似共产主义的生活。来了游客,就轮流平分到各家去接待,撑船、跳舞、唱歌等收入,全部上缴村里,然后村里再统一调配,分给各家的老祖母,最后由老祖母统一安排家里每个人的生活。但是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四川泸沽湖景区个别人口多的大家庭为了分得更多的划船、骑马的次数和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分裂成两个小家庭;由家庭旅馆组织的村里的篝火晚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允许游客互相串门,游客利益受损。后来村规民约强行进行分配方式改革,划船、骑马按每六人一组全村平均安排,篝火晚会改在村集体的舞场举行,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在市场经济逐利思想的影响下,如果私心进入了家庭,家庭不团结了,大家都讲个人利益,摩梭家庭、文化就崩溃了,用强硬的村规民约来确保摩梭文化的延续也是不得已的行为。
   摩梭族的原始、古朴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泸沽湖畔住着72户摩梭人,每户人丁单薄的有10多个,兴旺的有三四十之多,因此湖畔就住了1 000人左右。过去,他们靠务农、狩猎、放牧为生,如今随着交通的发达、新时代的到来,旅游业也跟着欣欣向荣。房子滨湖而造,都是屋楼建筑,以瓦当顶木为墙,再漆上各种亮丽的颜色,叫作木楞房,原本是摩梭族人的民居,但是因着旅游业的蓬勃,大家各出奇招,纷纷把房子改成灿烂的旅社,甚至公然地在门口招牌上醒目地写着“24小时热水沐浴”,以期待城里人的光顾。湖畔家居也很现代化,电视机、电话已很普遍,厕所装的是环保感应灯。湖边一群群的摩梭族的男男女女,程序式地对每一个来来往往的外地人推销自己的马或者游船。在这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悄悄地发生改变,逐渐地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的结合起来。
   神圣的“走婚”风俗在利益的引诱下,为了迎合一些旅游者猎奇的心理,开始变得低俗甚至有一些成为色情娱乐。对游客变得冷漠只认钱,走婚还要帮卖烧烤。一些游客强行要求走婚,或者追问一些在本民族看来是属于隐私的民风和民俗问题。有些在当地经营的外乡人借“摩梭家访”之名,杜撰出一套走婚把戏,通过邀请游客参观“阿夏”的花房,成为“阿夏”的“阿柱”并在花房里互赠信物,公开向好奇的游客索要小费。一些酒店打出“男女同浴”旅游宣传牌,打着走婚名义进行色情活动。“阿夏”婚姻从外表形式看虽有其松散性表征,但就其内在联系而言,从道德观念、舆论准则、行为规范方面有其特有的约定俗成的章法,是一种不靠法律维持,不取决于金钱关系,而是靠道德、靠舆论、靠阿夏双方的感情基础来决定的独特的婚姻关系,阿夏异居婚的发展延续始终不受神权、族权、政治、经济和家庭阶层的制约和左右,纯粹是男女间友情、爱情和缘分所决定的存在形式。走婚是一种独特的、以感情为基础、稳定文明的少数民族婚姻制度,对于摩梭族而言是一件极为慎重的事情,它是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的,限于摩梭部落,双方自愿,更有着极其严格的行为规定,丝毫也不随意,是一种纯洁的性风俗、性文化,是一种保证女性在家庭中绝对地位的方式。
   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文化观念和生态遭到破坏。摩梭人具有强烈环保意识,他们从小就被老祖母教导,不向湖中扔任何脏东西,从不在湖中洗菜、洗衣服;即使后来旅游业带来了很多酒店和旅馆,但排污系统也不通向泸沽湖,而是通向大山;摆渡都不使用机动船,接待游客住宿也都是在各自家庭旅馆,避免在湖边兴建大型建筑;村里面用的都是电热水器和太阳能的热水器;旅游开发带来的垃圾,都埋进了深深的泥土或在山里辟出一块地方专放垃圾。但在泸沽湖以摩梭传统从游人手中获得大量现代化的物质支持的时候,大量涌入的游客带来了现代垃圾,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也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垃圾,传统的环境保护方式便不能容纳大量的垃圾。垃圾山会越来越大;村子里的酒店用的锅炉烟囱直接排放废水废气;湖边排污管时常崩裂,处理设备也是故障不断;缺乏综合规划,盲目无序开发,部分旅游接待设施争相填湖建盖、乱建乱盖,侵蚀了湖滨带和湿地,严重破坏了泸沽湖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由此水质变坏了,山林污染了,造成了环境污染。摩梭先民早在汉代时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两千年来都是从湖边直接饮水,但现在泸沽湖的湖水已经由原来可以直接饮用的一类水降低为受到轻度污染的二类水,饮用水已经不能从湖边直接取用,要把船划到湖心才行;渔业资源面临枯竭,独有的鱼种泸沽裂腹鱼也销声匿迹了。摩梭族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基础遭到侵蚀。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2008—2013年连续五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司绩效与现金股利关系的研究发现,处于成长期与成熟期的制造业企业,公司绩效与是否发放现金股利无关,而一旦发放现金股利,那么公司绩效越好,企业发放的每股税后现金股利额就越大。   关键词:公司绩效;现金股利;企业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21-03  
期刊
摘 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发展一直以来制约我国工业化的进程。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我党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更为全面的要求。而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对新农村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对荆门市的实证研究,探讨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并提出未来发展的些许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新农村;实证研究;体系建设 
期刊
摘 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在21世纪必须面对的发展战略问题。随着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绿色管理恰恰是综合了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与企业生态环境管理的一种搭建在“循环经济”基础上的新型的企业管理战略。阐述绿色管理将是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和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绿色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新趋势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农民工在乡城迁移的过程中,根深蒂固的差序信任结构与城市的制度信任结构发生冲突,同时随着资源枯竭型城市支柱产业的逐渐衰落,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公共事件频发,政府针对农民工的公共福利缺失,导致了农民工政府信任度降低。农民工的政府信任降低不仅仅表现为对于政府的一种心理预期降低,更重要的是会影响农民工的乡城迁移决策,进而影响到城镇化进程。通过分析农民工与政府之间不同博弈决策下的收益,指出农民工的政府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城乡分化不断加剧,弱势群体也开始备受关注。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中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环境、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水平都令人担忧,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健全并完善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留守儿童;健康状况;体育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期刊
摘 要:农村老年人的贫困凸显了转型期社会发展的“问题性”意义,重构了政府、个体、社会与市场组织在扶贫过程中的不同定位。社会互构理论强调多元主体间的相互型塑与同构共变,重视政府与个体的双重参与及多元互动。遵循这一视角,扶贫的各个参与主体应该各司其责,建立和谐的参与机制。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应对社会问题制度化的专业方法,其“助人自助”的宗旨及灵活的专业方法为明确多元主体间各自职责及其相互关系提供了合理有效
期刊
摘 要:新时期,三农面临着巨大变化,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行业流动增加。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加快农业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的需要,以河南省为例,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主产区一些指标的调查分析,发现土地流转、农业社会化组织、政府各类资金投入等,并不能从本质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只有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入手,增加对农业的智力、科技投入,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的市场化发展,才能
期刊
摘 要: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飞速发展,突显我国金融创新不足,金融监管缺乏效率。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推出金融改革措施,加速金融改革步伐。沪港通正式的实施,再到银行破产条例颁布,2015年连续降息两次,目前提出了大额存单。金融创新给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也暴露出我国目前监管体制的不足,缺少效率,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结合我国金融创新发展现状,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提出建议性对策。  
期刊
摘 要:新建校区自身的独特性,导致学生的心理资本整体水平明显不如老校区学生,进而导致学生就业创业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通过构建心理资本与创业素养的内在联系机制,运用心理资本理论,从学生自身、高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对新建校区大学生实施心理资本干预,建立大学生心理资本培养机制,逐步提高新建校区大学生创业素养。   关键词:心理资本;新建校区;创业素养;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
期刊
背景:
  熊果酸(Ursolic Acid,UA)是存在于天然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以及保肝作用方面尤其显著。有研究表明熊果酸对胆汁淤积型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其保肝作用的详细机制尚不明确。体内胆汁酸主要经肝脏UGT2B7代谢后由胆道BSEP与MRP2共同转运排泄,而UGT2B7、BSEP、MRP2的表达受Nrf2调控,且文献表明熊果酸(UA)对核受体Nrf2有明确的激活作用。因此,熊果酸很有可能通过激活核受体Nrf2、上调UGT2B7、BS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