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言语沟通理论的高中语文师生对话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qq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体制不断变迁的情况下,很多行业随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教育是我国的软实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影响着国家兴旺与繁荣富强。在高中教育阶段的语文课堂中引进言语沟通理论,开展师生对话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学习兴趣。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言语沟通理论的高中语文师生对话。
  【关键词】语言沟通理论;高中语文教学;师生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素质教育下,教育者的教学模式和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应试教育中教育者只关注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经过教育的改革,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地位明显提高,师生对话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基于言语沟通理论的语文教学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信息传递、文化共享的主要途径。对话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大,话语往往是一个人思想的载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者基于言语沟通理论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教学环境,使学生在阅读和交流中能够获得新的感悟与知识。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叛逆心理,容易厌学、弃学,教育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注意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文本分析类的教学内容,教育者需要根据人文思想的特殊性,文本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为学生树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中语文师生对话的意义
  在高中语文师生对话教学中,实现了一种民主精神。师生对话教学是一种教育者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育者与教学材料、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平等、对话式的双向交流活动。在师生对话式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有效提高,教育者通过与学生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遇到的难点,为学生解惑。教育者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对话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师生对话式教学还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利用对话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师生对话式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生态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学生,学生能够信赖教育者,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开展高中语文师生对话教学的措施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人文主义,学生在学习语文教学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会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情操和爱国主义。以往的教学活动都是教育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讲台下面云里雾里的听,不是学生走神,就是教育者如和尚念经一般的教学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开展师生对话式教学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师生对话式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教学课堂中。比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时,教育者可以与学生进行情境对话。教育者:“给大家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起来说一说自己对荆轲的认识。” 15分钟后,教育者问王同学:“你觉得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为什么那么觉得?”然后,王同学答:“老师,我觉得荆轲是一个具有侠义精神的英雄人物,他在面临危险时也没有想过退缩而是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教育者说:“很好,坐下吧。张同学再来说一下你的想法吧。”张同学说:“我觉得荆轲具有非凡的魄力和胆识。因为在他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都吓得变了脸色,荆轲却面不改色。” 教育者在听完学生的想法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教学材料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了解。
  (二)鼓励学生课堂诵读,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在語文课堂教学中,教育者通过让学生诵读文本,加深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符号背后所蕴含的情感、思想、意志和观念。从文本意义生成的角度来看,诵读行为和语感的理解是共生的,通过学生用自己的声音不断读进去,通过理解之后用自己的声音读出来,不仅可以体悟到文本语言的生命气息,而且可以用自己的声音释放内心深处的心灵共鸣。例如在学习李清照的《醉花阴》时,学生可以通过诵读来体会这首词中包含的情感。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一说自己最喜欢词中的哪句话,大多数学生对“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话印象比较深,在这句话中能够感受到李清照的寂寞和相思情怀,有一种悲秋伤别的感触。教育者在学生自己诵读完成之后,再讲述这首词的写作背景,这是李清照在与她丈夫赵明诚分别之后而作,所以词中表达出了作者的不舍、相思和难过。使学生能够明白词的背景和作者的信息,方便学生理解记忆。
  四、结语
  基于言语沟通理论的高中语文师生对话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师生对话教学不仅减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隔阂,还方便教育者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广泛使用师生对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畅所欲言,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教育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具有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意识。在素质教育下,打造师生互动的平台,促进教育者与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焱.建立师生课堂对话的“云平台”——谈语文课堂师生对话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3).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四点弯曲应力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10.9—2011.3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英再生医学中心完成。1.使用全骨髓
【摘要】“雅”文化一般是在精神世界和人文内涵的层面上说的,它在古时候便已存在,直到现在也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雅”文化对人们的熏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培养高雅的人生志趣、修养身心以及陶冶内心情操。将“雅”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是从小培养高尚情操的体现,也表现了对学生全方面素养的重视。  【关键词】“雅”文化;文学素养;小学写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
【摘要】作为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素养首先指向阅读能力的提升,培养会阅读、爱阅读的新型阅读者。改革阅读教学,是加强课外阅读的前提,班级读书会是很好的补充形式。在班级读书会实行之前,要考虑到教师要素和书源要素,在班级读书会的实行过程中,一要扫清阅读字词障碍;二要通过复杂的思维来全面分析,深入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调动已有的认知储备,找到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综合加工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三
【摘要】随着高效课堂模式的深入进行,“微课”的运用进入课堂,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尝试从创设情境、细化目标、成效提升等角度设计《涉江采芙蓉》的微课群,旨在帮助学生自主、高效学习诗歌,达到高效课堂和教学相长的目标。  【关键词】微课;创设情境;细化目标;成效提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语文教学领域不断出现“用微课改变课堂”的呼声,各地教育主管部门也经常举行各种微课比赛,很
【摘要】快乐能够使人精神舒畅、心情愉悦,并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只有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有道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快乐地学习、快乐地阅读,这样课堂效果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能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基于此,本文探讨小学语文阅读的快乐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带来一定的有效见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快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
【摘要】语文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此阶段的语文教学需要重视情感的熏陶和培养,一方面是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门情感特质比较显著的学科,情感教学符合学科特点;另一方面是小学生处于心理的发育阶段,对其进行情感教育有助于其对丰富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在目前的语文教育当中,情感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时候渗透了情感教育,但是从整体大环境来讲,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还是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