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双源CT增强扫描定性和定量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双源CT对离体冠状动脉进行0.6 mm层厚横断面增强扫描,将CT值>130HU的斑块定性为钙化斑块,依据钙化斑块在管壁横断面上的弧度将其分为3型:轻度钙化、中度钙化和重度钙化.计算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与病理分型和所测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对比.结果 病理切片发现钙化斑块69个,DSCT发现57个,双源CT检测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斑块的敏感性分别为88.3%、100%和10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双源CT高估了轻度
【机 构】
: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郑州450016;天津市胸科医院影像科,天津300051;天津医科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系,天津30007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双源CT增强扫描定性和定量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的准确性.方法 采用双源CT对离体冠状动脉进行0.6 mm层厚横断面增强扫描,将CT值>130HU的斑块定性为钙化斑块,依据钙化斑块在管壁横断面上的弧度将其分为3型:轻度钙化、中度钙化和重度钙化.计算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并与病理分型和所测冠状动脉狭窄进行对比.结果 病理切片发现钙化斑块69个,DSCT发现57个,双源CT检测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斑块的敏感性分别为88.3%、100%和100%.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双源CT高估了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相差(3.2±2.0)%、(4.9±4.7)%和(14.7±8.2)%,P<0.05.结论 双源CT增强扫描能够检测定性不同类型的冠状动脉钙化;与病理对比,双源CT高估了钙化斑块导致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功能性电刺激(FES)康复踏车训练对痉挛型脑瘫儿童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2月北京博爱医院痉挛型偏瘫患儿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8)和观察组(n=18).对照组每天进行2次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1次FES康复踏车训练,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价偏瘫侧腓肠肌、腘绳肌肌张力,10米步行测试评价步行速度的改变,6分钟步行测试评价步行耐力的改变,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的D区和E区评价步行功能,生理消耗指数(PC
目的 系统综述运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的干预效果.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1年6月PubMed、Web of Science、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运动对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干预效果的相关文献,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文献内容,对运动改善COPD系统性炎症及骨骼肌功能障碍的效果进行综述.结果 共检索到文献192篇,最终纳入8篇,245例被试.运动可以降低促炎因子水平,提高抗炎因子水平;提高COPD患者运动能力,改善骨骼肌结构.运动改善COPD系
目的 研究轻度智力残疾儿童的自尊、心理地位特征,以及适应性行为对自尊和心理地位的影响.方法 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对上海162例轻度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调查.采用适应性行为评定量表第二版(ABAS-Ⅱ)、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心理地位量表(LPS)进行评价.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适应性行为对自尊与心理地位的具体影响.结果 轻度智力残疾儿童的SES评分为(23.52±5.49),显著低于常模(28.75±4.86)(t=-12.140,P<0.001);LPS评分为(50.76±11.
目的 观察短期下肢血流限制(BFR)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健康人心肺耐力、下肢肌耐力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选取本院健康青年人2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例.两组根据心肺运动试验(CPET)结果选择无氧阈水平强度进行四肢联动训练,每次20 min,每周3次,共2周;试验组于双侧大腿根部以血流加压训练带250 mmHg加压,对照组于相同位置佩戴无压力的血流加压训练带.训练前后采用CPET、6分钟步行测试、靠墙静蹲、座椅试验、功能性前伸试验进行评定.结果 训练后,除功能性
目的 利用颅脑超声技术评估PIVH对VLBW早产儿小脑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胎龄25~31+6周VLBW早产儿,分为有PIVH组67例,无PIVH组133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体重、头围、小脑横径、蚓部高度、前后径、周长和面积的差异.结果 纠正胎龄至足月时,有PIVH的早产儿小脑横径、蚓部高度、前后径、周长和面积均低于无PIVH的早产儿(P<0.05),体重(P=0.31)和头围(P=0.462)无显著性差异;亚组分析中,Ⅲ、Ⅳ度PIVH早产儿的小脑横径低于Ⅰ、Ⅱ度PIVH早产儿(P=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