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演:戍志超、胡储玺 编剧:于正
主演:明道、陈齐恩、罗晋、衷珊珊、金莎、胡亚捷、白珊、陈晓、樊少皇等
播出时间:11月14日
播出频道浙江、深圳、陕西,厦门四卫视
《王的女人》是于正翻拍自己的小说《玫瑰江湖》,这件事说起来又让“于正黑”们有了话说。且不管他们说了什么,于正这次对“霸王别姬”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解读,人物关系也面目全非,可谓全新突破。大概不管于正也好,各位主演粉丝也罢,都不希望观众带着历史剧的心态去看《王的女人》吧。
在年初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中,著名编剧于正对令狐冲和任盈盈感情的重新解读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一次观众又要接受一次“重新解读”的考验——明道、陈乔恩、袁姗姗主演的《王的女人》颠覆性地演绎了项羽、吕后和虞姬的故事。跟大多数人知道的“霸王别姬”不同,
《王的女人》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的“楚汉争雄”,但人物关系却面目全非:项羽的真爱变成了吕后,而虞姬竟然是插足他们之间的第三者。但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个剧从题材上应该很符合女性观众的喜好,虽然这个剧跟大家的认知有出入,但仅仅从电视剧的角度来说挺好看的。由于人物关系改编太大,剧中主要人物还是改了名,吕雉改为“吕乐”,虞姬变成“妙戈”,项羽叫做“云狂”。但从故事上看,还是不难发现鸿门宴、霸王别姬等经典桥段:吕乐(吕雉)与父亲在战场遇到父母双亡的于妙戈(虞姬),并将她带回家,从此妙戈成了吕乐的妹妹。长大后,两姐妹都爱上了西楚霸王云狂(项羽),但云狂却只钟情吕乐,妙戈便想方设法拆散两人,并取而代之。吕乐后来被迫与云狂分开,不得不嫁给海天(刘邦),云狂最终也娶了妙戈。最终,吕后母仪天下,霸王乌江自刎。
于正说《王的女人》就是个好看的言情故事,这部戏其实就是“楚汉猜想”。袁姗姗和陈乔恩在《王的女人》里再聚首,上演的还是一出“夺爱记”。袁姗姗饰演的于妙戈是一个充满了悲剧性色彩的人物。从小父母双亡,后被吕家收养,与吕乐(陈乔恩饰)情同姐妹,为了对方甚至连生命都能豁得出去。原本安逸的生活却因为一个叫云狂(明道饰)的男人的出现而被打乱了。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努力过、失望过、彷徨过、怨恨过,她体会过爱而不能得的痛,也用同样的方式深深地伤害过另一个爱她如生命的男人。众所周知,袁姗姗是带着很大的舆论压力出演虞姬的,她也不止一次坦言承认压力很大。尽管于正一再对媒体表达了对袁姗姗的看好,和对她内心善良的肯定,还是阻止不了网友对其担纲这么重要角色的质疑。《王的女人》其实是3年前开拍的,也是陈乔恩第一次接于正制作的电视剧,到这个戏,陈乔恩已经跟明道合作了十几次,熟到不能再熟。所以,两人经常收工后在一起吃吃饭、喝点小酒。陈乔恩饰演的吕乐(原型吕雉),是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中众女子中的一个异数,她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感情,遇到过一个令自己魂牵梦绕的男子,也曾在花前月下私定终身,奈何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因为这个角色,陈乔恩找到吕雉的人物传记看,发现“这个皇后够猛”。“大家一直认为这个女人心机很重,我这个版本是讲她的一个成长史,不会看重心计,也不会着重她会有多坏,而是更加透彻地了解她的内心、她的感情。”陈乔恩说。“接演这个角色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从清纯到腹黑的转变。演到后半部分,吕乐的个性开始“黑化”,果然很过瘾。”另外,明道饰演西楚霸王项羽,他爱吕后甚至愿意为她倾尽江山,可是她却嫁给了别人,他自己认为讨厌虞姬,可这个女人却愿意为他失去生命。拍乌江自刎时,按照剧本设置霸王环顾四周直接自刎,结果当时明道忽然觉得心里郁气难舒,忍不住仰天长啸,“幸好那时候已经拍到了尾声,剩下都是不重要的戏,否则我真的很难再找到霸王的感觉了。”一直对明道“奶油小生”的模样出演霸王项羽颇多疑问,但之前《辣妈正传》里明道饰演的有担当有胸怀的角色,也扭转了形象。
于正 不像女人戏的女人戏
Q:你曾说《王的女人》其实是“楚汉猜想”,这部剧特色是什么?
A:《王的女人》是女人戏。其实关于楚汉题材的特别多,包括《鸿门宴》《王的盛宴》等等,说明这个点是热的。但我们关注的不一样,我们看的是男人在战场上的时候,女人在干什么,在这场战争和历史中起的是什么作用,是很新的东西。
Q:你是否担心观众和网友们对你写吕雉和项羽有感情有意见吗?
A:欢迎各位网友来挑刺,在《美人心计》后,我写得非常严谨,年表基本没有出入。只有年代与年代之间的空间,我觉得我可以有发挥吧?本来历史的空间已经被无数年代填写过了,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想写历史名人他们少年时候在做什么,热血时候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你会看见一个女人的人生。
Q:这部剧跟你以前的剧有什么不同?
A:第一次用几千人来拍一个镜头,第一次知道拍场戏要用六个副导演来调度,第一次知道爆炸有些电脑做不了,最后呈现出来不太女人,蛮男人的,金戈铁马。
Q:不喜欢这类戏码的人,会将它们扎堆归结到你开了不好的头,你介意吗?
A:我要是现在介意,以后还怎么办?袁珊珊这是最丰富的虞姬
Q:外界对你有一些一些成也于正、败也于正的感觉。
A:于老师是我的一个恩师,从什么都不是、大家都不去关注的新人、小演员,一直给了我很多好戏,如果以后长久能合作下去,当然是最好的。
Q:此次《王的女人》中,你饰演的虞姬“妙戈”将上演大逆转,首次饰演反派“蛇蝎腹黑女”有什么体会吗?
A:《王的女人》中的妙戈是一个孤儿,跟陈乔恩饰演的角色是一对姐妹,因为是被捡回来的,所以妙戈一出场心里面就充满着恨,她觉得世界不公平,她很单纯,但只有恨。这个戏就是如何让一个充满恨的女人一直到最后却为爱而死,明道饰演的那个角色抹平了她心里所有的恨,给她爱。我演了那么多,妙戈是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坏女人干的很多事情是你在生活中不能去干的,所以很多东西主要靠想象力,这对演员来说比较过瘾。 Q:听说你接这个角色压力很大,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
A:最初非常没有信心,而且压力很大,但后来导演总跟我沟通说戏,乔恩和明道一直对我说‘你就是虞姬’,通过后来的拍戏也慢慢找到了感觉,我相信我这版本的虞姬是历史最完整也是最丰富的虞姬。
Q:如今能够坦然面对网友挑刺吗?或者拿你和杨幂、刘诗诗做比较。
A:现阶段还不能和杨幂和刘诗诗相提并论,因为我起点低,相比之下,杨幂和刘诗诗拍过很多戏,演技在日臻成熟。我希望能挑战一些狠角色。
[老有所依]快乐养老
听到《老有所依》这个剧名,一下子很难和赵宝刚导演联系起来,莫非这是赵导的转型之作?可是,了解剧情之后才发现,赵导没变,他依然在用作品和年轻人交流。
《老有所依》的核心内容是当代青年如何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和赵宝刚的青春系列剧一样,它选择了以年轻人的视角来关注这个全社会都在面临的问题。剧中的主角“江木兰”由刘涛饰演,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亲江开国受伤后,她开始意识到养老这个现实的问题,即便她连社会的压力都无法从容应对,却还是勇敢地扛起了养老的责任。她的选择天经地义,然而当我们打开电视的生活频道,看看那些出现在家庭调解室的父母和子女,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什么?无非就是子女嫌弃父母,父母抱怨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义务、争抢利益。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道德缺失让江木兰的“天经地义”变得光辉无比。赵宝刚擅长在他的电视剧中树立现代“正直青年”的榜样形象,此次的榜样就是“民女”江木兰,除了有孝心,她还具备哪些榜样的智慧和力量呢?首先,她智勇双全,与彪悍的弟妹对垒之时,她有勇有谋,挫败了强敌,为弟弟的养母争取到了利益;其次,她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量异常强大,当她把爷爷和父亲接到家中之后,又承担起了照顾瘫痪婆婆的责任,与此同时,她还得面对丈夫失业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单拎出一个来也会让人“Hold不住”,更别说三祸临门了。
闺女如此强大,老爸自然也不甘示弱,剧中的江开国并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所以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史”,为了凑够买下养老中心房子的钱,不惜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虽然最终被骗子骗光了钱,不得已住进了闺女家,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停下“追求进步”的脚步,他包揽下家里的所有家务,成为了闺女一家的“贤内助”,甚至还在外面开始了他修理小家电的“创业”之旅,闺女的坚强乐观或许正是源于他的言传身教,在剧中,他的乐观较之闺女又高了一个级别,当他眼睛半瞎时,为了不给闺女增加负担,他带着没有自理能力的亲家母一起住进了养老院,即便在养老院,他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他的精神感染了养老院的老人们,用自己的坚强传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养老不光是儿女的事,更是自己的事。父女俩的乐观和勇敢让他们跨过了生活中的那些沟沟坎坎,只要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撑,残酷的生活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即便身无分文,他们也一样幸福。我们一直试图在生活中寻找幸福,但是幸福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当我们和爱人、家人一起生活时、当我们为了让家庭变得更美好一起奋斗时,幸福就藏在彼此的牵挂里。
《老有所依》延续了赵宝刚一贯的话题剧风格,他将年轻人都要面对的“养老”问题真实地展现了出来,通过他在剧中树立的正面人物,来引导年轻人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去面对、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在描述这些成长历程时他始终站在积极乐观的角度上。他的电视剧就像金庸的武侠一样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江湖虽大,却充满了正义,主人翁始终正直且追求进步,而故事的结局必定是皆大欢喜。
赵宝刚 终将老去,提前面对
电视指南:听到《老有所依》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版的《老无所依》,在定电视剧名字的时候有没有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或者是启发?
赵宝刚: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老有所依》的着力点在于“有所依”而不是“无所依”,她并不是一部单纯展现养老困局现象的作品,她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亲情的温暖、家庭的珍贵。
电视指南:《老有所依》和以前拍摄的青春剧风格是一致的吗?
赵宝刚:《老有所依》其实可以说是我一贯的拍摄风格,试想一下,当《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里恣意挥洒青春的年轻人们逐渐步入生活的稳定期,父母也逐渐老去,无论是生长在北京的陆涛、向南、赵青楚、何家四兄弟,还是北漂打拼的华子、钱小样、叶坦、唐娇,他们无一例外都会面临“老有所依”的课题。
电视指南:什么时候开始有拍“养老”题材电视剧的想法?
赵宝刚:其实这个想法在上一部戏的时候就产生了,因为我认为一老一小,互相依靠扶持,才能组成一个稳定的‘孝’字,所以‘孝’字在当代社会应该被赋予新的含义,我不赞赏用承受苦难的方式来实现孝道。从感知到父母走向苍老的那一刻起,“养老”两个字就成为了悬在头顶的利剑,那么对于刚刚步入成熟的这一代而言,尤其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无兄弟姐妹分担、只能以一己之力尽孝的人群;更有甚者,从家乡远走,漂泊在大城市的“新移民”们,他们如何来面对父母的养老?他们更应该如何为自己终将到来的老年做准备?这些都是《老有所依》中所要表现和传递的。
电视指南:《老有所依》中呈现出来的几种老人和子女的关系中,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感动?在拍摄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赵宝刚:其实剧中的每种家庭关系在当下社会都真实存在,但是我并不赞同用苦难的方式来表达孝道,就像女主角江木兰,她有四个老人要赡养,还有一个女儿将要上小学,此时她还面临着升职的关键时期,可以说生活中的苦难对于她来说并不少,但是她的智慧、坚韧、乐观会让人们看到现代社会女性的魅力,我们希望用江木兰的精神来感染无数的观众,让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江木兰作为自己的榜样。
电视指南:现在有很多现实题材的生活剧都在讲述子女和老人的关系,《老有所依》和这类电视剧的视角有什么不同? 赵宝刚:这个世界可以看做由两个人群所组成,“己老”与“将老”的人;而与此相对,“依”也就有了相应的两重含义——“依赖子女”或者“依赖自己”。《老有所依》所讲述的并不完全是子女对父母的“养”和“孝”,她其实更多的是向年轻人传递要如何正视自己的老去,如何提前意识到自己“老何所依”的问题。
电视指南:你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年轻人的工作、爱情、婚姻,包括这部剧的养老等等,为什么更愿意以年轻人的角度来展现这些社会性的问题?
赵宝刚:因为我在青年的成长期遇到过无数风景,当我今天有一点能力的时候,我就想用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去给年轻人一种导向,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甚至谩骂我的观点,但是总有一两个人受益,我就心满意足了。
电视指南:很多新人演员拍了你的戏之后,开始走红,像王志文、文章、陈坤等等,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赵宝刚:我选演员主要还是看角色,我一般不试戏,就是聊天,聊天的过程中去感受这个人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然后再了解一下他的内心世界,比如在聊天的时候我会问一些比较刻薄、刁钻、很难回答的问题,然后我会观察他在聊天时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没让我觉得烦,甚至让我比较喜欢,那我觉得他这个状态带到戏里边去肯定就不会招观众烦。
打狗棍 续写抗战传奇
导演:郭靖宇 编剧:郭靖宇、戴俊卿、肖绍权
主演:巍子、黑子、岳丽娜、高明、王奎荣、杨志刚、于毅、杨昆、宁文彤、于越、刘之冰、刘芊含等
从《铁梨花》和《红娘子》之后,郭靖宇和“传奇剧”就像绑在了一起。郭靖宇听闻自我“撞衫”的质疑后笑称,“自我复制总比抄袭他人强,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肯定是类似的,这很正常。这部《打狗棍》还是抗战传奇剧,不过这次主要写的是男人了。”至于为何要叫《打狗棍》这么个江湖气的名字,郭靖宇解释说是“打狗棍,是个图腾,意为专打疯狗、恶狗、汉奸狗、侵略狗。”《打狗棍》是绝对的男人戏,郭靖宇说,“整个故事时间跨度非常长,展现了一个像驴一样的倔强不羁的男人五十年的命运,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人民和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早在《铁梨花》拍摄刚刚结束时,郭靖宇导演就对巍子发出了出演《打狗棍》灵魂人物戴天理的邀请,并“命令”他不许“老”,因为巍子要从30岁演到80岁。
30年圆心愿
郭靖宇是中国影视界的怪才。他的最大兴趣是写警匪剧,但却从女性传奇剧《铁梨花》开始被人熟知。从这部戏开始到《打狗棍》,郭靖宇已是民国戏五连发。宅门加土匪加抗日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这一次郭靖宇把自己家族的故事放了进去,故事发生地也回到了他的故乡承德。郭靖宇的设局和解套功夫在中国编剧中独树一帜,但有时剧情过于离奇神怪,少了些质感和真情,但这一次他以写自己家族先祖的崇敬之心执笔,以从小耳濡目染得来的真实讯息为支点,很可能成就一部有着浓烈情感的作品。而巍子和郭靖宇的亲弟弟杨志刚是老搭档,爷们戏是他们的强项。
《打狗棍》剧本开篇这样写道:“用一个人的传奇,讲一讲热河人民永不屈服的历史。热河虽小,在故事发生的那些年代里,她代表了整个中国。”《打狗棍》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让看过剧本的人都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郭靖宇将编剧戴俊卿的初稿、肖绍权的二稿、家乡承德抗日战争的历史与儿时母亲讲的故事相结合,融汇他个人30余年的积累,酝酿多年,终于写完剧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郭靖宇在写剧本的过程中,经常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心脏受不了不得不休息了十几天。“母亲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我小的时候,她经常给我讲外公以及外公的先辈们抗战的故事,对我影响极深,常常使我彻夜不眠,那些鲜活的人物经常活蹦乱跳地在我眼前出现,甚至与我交流。许多故事都在我心中存了30多年,让我牵肠挂肚,不吐不快。现在终于可以把他们请上荧屏,以此剧向在反侵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先辈们致敬,向永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致敬。”
50年演绎高水准“爷们军团”
《打狗棍》长达70集,有着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传奇史诗气质。全剧从]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说起,至新中国成立。故事讲述了戴天理(巍子饰演)回到阔别十三年的热河,无意间得到了民间组织“杆子帮”的圣物——打狗棍,因此成为了杆子帮的首领。之后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等社会变革,历经了种种曲折磨难,成为热河抗战的传奇故事。
剧中的“爷们军团”个个铁骨铮铮,巍子、黑子、杨志刚、高明、刘之冰、王奎荣等演员必定带出一场精彩好戏。作为《打狗棍》灵魂人物,巍子为这个角色吃了不少苦。杨志刚此次饰演身世曲折的热河名门望族戴家的第三代子孙马九斤,在剧中尽显热血男儿本色。值得一提的是,《打狗棍》中尽管雄风凛冽,女角色们也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尤其岳丽娜饰演的有情有义的那素芝更是该剧的焦点之一。“这里的女主角不再是陈数、王珞丹演的那种赛过男人的女英雄,岳丽娜诠释得更柔情些,但也不乏隐忍和坚强,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郭靖宇说。
电视指南:创作《打狗棍》的缘起是什么?郭靖宇:作为一个承德人,将家乡故事搬上荧幕一直是我的心愿。触动我动笔投入创作的还是源自承德的业余编剧戴俊卿创作的《铁血长城》剧本。虽然这个剧本在专业度和市场化上有很多不足,但在我心里产生了另外一个化学作用。作为土生土长的承德人和专业影视创作人员,我有责任将热河的文化以及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先辈们发扬出去。在另外一个承德籍的编剧肖绍权二稿基础上,把所有贯穿这个故事的人物继续往前推,从1910年一直写到1949年。“这个梦做了30年,故事也准备了30年。然而电视剧的这个载体,让我有机会跟观众讲更多。我几乎把我能想到的关于热河的所有故事都浓缩集中在这一部戏中了,所以这个剧本完成起来量比较大。
电视指南:写自己家族的历史是否更有感慨? 郭靖宇:是。我要特别感谢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也就是我的母亲。她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份和最艰苦的地方的最艰苦的局部。我第一次听到鲜血与生命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我家长辈身上的故事。我外公1941年参加革命,成立了茅山抗日游击队,为此我妈妈的三个爷爷被侵略者铡掉了头颅。这次找杨志刚来演,我是这么忽悠他的,我说这是写热河人民的戏,热河的咱家老祖宗的故事,志刚是我的亲弟弟,他在戏里演自己的爷爷,这个戏是我们俩的祖先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故事,所以我们合作了,他演得很认真,我导得很严肃。电视指南:岳琳娜这次是女主演,是之前计划好的吗?
郭靖宇:我以前就老让人说,怎么一拍戏就用自己家人啊,我们家有那么优秀的演员,不用对不起电视剧,这个戏请他们来演,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今天的影视界很浮躁,很多戏的预算多数都给演员,我是个戏疯子,我打算还原上世纪上半叶的热河风貌,光置景费就好几千万,群众演员费也将近1千万,实在是没那么多钱请那么贵的演员,有一天我和巍子在茶馆里把我们想到的演员都扒拉一遍,后来一算,都请不起,巍子就说,那就找我们家四奶奶啊,我说谁是你们家四奶奶,他说就《铁梨花》里边的四奶奶。当时我儿子刚出生3个月,我问娜娜,下个月拍戏你能来演吗?她说不行,我现在这么胖,但演员嘴里说不行,还是想演,然后她剧本也没看就去减肥,减了20斤,她演得特别好。
电视指南:卫视竞争激烈,想过会和别的剧“打擂台”吗?
郭靖宇:我这部作品是完全的原创,这种原创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实不存在什么竞争,我们是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内容,不存在打擂的说法,只要是拍出来的戏都会和很多电视剧一起播出,每天都在打擂台,关键还是要看观众的喜好,我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受众不同,选择也不同。
电视指南:70集怕不怕观众审美疲劳?
郭靖宇:我以前担心过,所以这部剧先播了地面频道,你知道,投资巨大的戏是不敢先卖地面的,但我敢,因为如果失败了,我也可以剪短,但是播出后,电视台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这个戏要150集就好了,因为收视率太好了,我就有信心了,我觉得观众看了一定不会觉得拖沓,一般一万字的剧本那就可以拍一集,大家可以回去念念1万字的台词,是不是需要45分钟,我的故事量是150集的故事量,后期还剪了不少,压缩成70集,我觉得故事好,收视率就有保障。我对电视剧的观点是,只有长剧,人物有发展有历史,才能贴近观众,让观众跟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实际上我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我从40岁开始拍戏,我培养一批演员,一直拍40年我干不动了为止,我的观众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一直跟着这部戏成长,因为只有在观众身边一直陪伴,才是好的电视剧。不能说长剧就没有市场。
主演:明道、陈齐恩、罗晋、衷珊珊、金莎、胡亚捷、白珊、陈晓、樊少皇等
播出时间:11月14日
播出频道浙江、深圳、陕西,厦门四卫视
《王的女人》是于正翻拍自己的小说《玫瑰江湖》,这件事说起来又让“于正黑”们有了话说。且不管他们说了什么,于正这次对“霸王别姬”这段历史又有了新的解读,人物关系也面目全非,可谓全新突破。大概不管于正也好,各位主演粉丝也罢,都不希望观众带着历史剧的心态去看《王的女人》吧。
在年初的电视剧《笑傲江湖》中,著名编剧于正对令狐冲和任盈盈感情的重新解读让观众印象深刻。这一次观众又要接受一次“重新解读”的考验——明道、陈乔恩、袁姗姗主演的《王的女人》颠覆性地演绎了项羽、吕后和虞姬的故事。跟大多数人知道的“霸王别姬”不同,
《王的女人》故事取材于历史上的“楚汉争雄”,但人物关系却面目全非:项羽的真爱变成了吕后,而虞姬竟然是插足他们之间的第三者。但有行业人士认为这个剧从题材上应该很符合女性观众的喜好,虽然这个剧跟大家的认知有出入,但仅仅从电视剧的角度来说挺好看的。由于人物关系改编太大,剧中主要人物还是改了名,吕雉改为“吕乐”,虞姬变成“妙戈”,项羽叫做“云狂”。但从故事上看,还是不难发现鸿门宴、霸王别姬等经典桥段:吕乐(吕雉)与父亲在战场遇到父母双亡的于妙戈(虞姬),并将她带回家,从此妙戈成了吕乐的妹妹。长大后,两姐妹都爱上了西楚霸王云狂(项羽),但云狂却只钟情吕乐,妙戈便想方设法拆散两人,并取而代之。吕乐后来被迫与云狂分开,不得不嫁给海天(刘邦),云狂最终也娶了妙戈。最终,吕后母仪天下,霸王乌江自刎。
于正说《王的女人》就是个好看的言情故事,这部戏其实就是“楚汉猜想”。袁姗姗和陈乔恩在《王的女人》里再聚首,上演的还是一出“夺爱记”。袁姗姗饰演的于妙戈是一个充满了悲剧性色彩的人物。从小父母双亡,后被吕家收养,与吕乐(陈乔恩饰)情同姐妹,为了对方甚至连生命都能豁得出去。原本安逸的生活却因为一个叫云狂(明道饰)的男人的出现而被打乱了。为了捍卫自己的爱情,她努力过、失望过、彷徨过、怨恨过,她体会过爱而不能得的痛,也用同样的方式深深地伤害过另一个爱她如生命的男人。众所周知,袁姗姗是带着很大的舆论压力出演虞姬的,她也不止一次坦言承认压力很大。尽管于正一再对媒体表达了对袁姗姗的看好,和对她内心善良的肯定,还是阻止不了网友对其担纲这么重要角色的质疑。《王的女人》其实是3年前开拍的,也是陈乔恩第一次接于正制作的电视剧,到这个戏,陈乔恩已经跟明道合作了十几次,熟到不能再熟。所以,两人经常收工后在一起吃吃饭、喝点小酒。陈乔恩饰演的吕乐(原型吕雉),是在动荡不安的乱世中,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中众女子中的一个异数,她敢于追求自己向往的感情,遇到过一个令自己魂牵梦绕的男子,也曾在花前月下私定终身,奈何世事无常,造化弄人。因为这个角色,陈乔恩找到吕雉的人物传记看,发现“这个皇后够猛”。“大家一直认为这个女人心机很重,我这个版本是讲她的一个成长史,不会看重心计,也不会着重她会有多坏,而是更加透彻地了解她的内心、她的感情。”陈乔恩说。“接演这个角色是因为我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从清纯到腹黑的转变。演到后半部分,吕乐的个性开始“黑化”,果然很过瘾。”另外,明道饰演西楚霸王项羽,他爱吕后甚至愿意为她倾尽江山,可是她却嫁给了别人,他自己认为讨厌虞姬,可这个女人却愿意为他失去生命。拍乌江自刎时,按照剧本设置霸王环顾四周直接自刎,结果当时明道忽然觉得心里郁气难舒,忍不住仰天长啸,“幸好那时候已经拍到了尾声,剩下都是不重要的戏,否则我真的很难再找到霸王的感觉了。”一直对明道“奶油小生”的模样出演霸王项羽颇多疑问,但之前《辣妈正传》里明道饰演的有担当有胸怀的角色,也扭转了形象。
于正 不像女人戏的女人戏
Q:你曾说《王的女人》其实是“楚汉猜想”,这部剧特色是什么?
A:《王的女人》是女人戏。其实关于楚汉题材的特别多,包括《鸿门宴》《王的盛宴》等等,说明这个点是热的。但我们关注的不一样,我们看的是男人在战场上的时候,女人在干什么,在这场战争和历史中起的是什么作用,是很新的东西。
Q:你是否担心观众和网友们对你写吕雉和项羽有感情有意见吗?
A:欢迎各位网友来挑刺,在《美人心计》后,我写得非常严谨,年表基本没有出入。只有年代与年代之间的空间,我觉得我可以有发挥吧?本来历史的空间已经被无数年代填写过了,我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们想写历史名人他们少年时候在做什么,热血时候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你会看见一个女人的人生。
Q:这部剧跟你以前的剧有什么不同?
A:第一次用几千人来拍一个镜头,第一次知道拍场戏要用六个副导演来调度,第一次知道爆炸有些电脑做不了,最后呈现出来不太女人,蛮男人的,金戈铁马。
Q:不喜欢这类戏码的人,会将它们扎堆归结到你开了不好的头,你介意吗?
A:我要是现在介意,以后还怎么办?袁珊珊这是最丰富的虞姬
Q:外界对你有一些一些成也于正、败也于正的感觉。
A:于老师是我的一个恩师,从什么都不是、大家都不去关注的新人、小演员,一直给了我很多好戏,如果以后长久能合作下去,当然是最好的。
Q:此次《王的女人》中,你饰演的虞姬“妙戈”将上演大逆转,首次饰演反派“蛇蝎腹黑女”有什么体会吗?
A:《王的女人》中的妙戈是一个孤儿,跟陈乔恩饰演的角色是一对姐妹,因为是被捡回来的,所以妙戈一出场心里面就充满着恨,她觉得世界不公平,她很单纯,但只有恨。这个戏就是如何让一个充满恨的女人一直到最后却为爱而死,明道饰演的那个角色抹平了她心里所有的恨,给她爱。我演了那么多,妙戈是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坏女人干的很多事情是你在生活中不能去干的,所以很多东西主要靠想象力,这对演员来说比较过瘾。 Q:听说你接这个角色压力很大,并不像看起来那么轻松。
A:最初非常没有信心,而且压力很大,但后来导演总跟我沟通说戏,乔恩和明道一直对我说‘你就是虞姬’,通过后来的拍戏也慢慢找到了感觉,我相信我这版本的虞姬是历史最完整也是最丰富的虞姬。
Q:如今能够坦然面对网友挑刺吗?或者拿你和杨幂、刘诗诗做比较。
A:现阶段还不能和杨幂和刘诗诗相提并论,因为我起点低,相比之下,杨幂和刘诗诗拍过很多戏,演技在日臻成熟。我希望能挑战一些狠角色。
[老有所依]快乐养老
听到《老有所依》这个剧名,一下子很难和赵宝刚导演联系起来,莫非这是赵导的转型之作?可是,了解剧情之后才发现,赵导没变,他依然在用作品和年轻人交流。
《老有所依》的核心内容是当代青年如何面对父母的养老问题。和赵宝刚的青春系列剧一样,它选择了以年轻人的视角来关注这个全社会都在面临的问题。剧中的主角“江木兰”由刘涛饰演,她是家中的独生女,父亲江开国受伤后,她开始意识到养老这个现实的问题,即便她连社会的压力都无法从容应对,却还是勇敢地扛起了养老的责任。她的选择天经地义,然而当我们打开电视的生活频道,看看那些出现在家庭调解室的父母和子女,他们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是什么?无非就是子女嫌弃父母,父母抱怨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互相推诿义务、争抢利益。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道德缺失让江木兰的“天经地义”变得光辉无比。赵宝刚擅长在他的电视剧中树立现代“正直青年”的榜样形象,此次的榜样就是“民女”江木兰,除了有孝心,她还具备哪些榜样的智慧和力量呢?首先,她智勇双全,与彪悍的弟妹对垒之时,她有勇有谋,挫败了强敌,为弟弟的养母争取到了利益;其次,她心理素质和精神力量异常强大,当她把爷爷和父亲接到家中之后,又承担起了照顾瘫痪婆婆的责任,与此同时,她还得面对丈夫失业的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单拎出一个来也会让人“Hold不住”,更别说三祸临门了。
闺女如此强大,老爸自然也不甘示弱,剧中的江开国并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所以他也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史”,为了凑够买下养老中心房子的钱,不惜将自己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虽然最终被骗子骗光了钱,不得已住进了闺女家,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停下“追求进步”的脚步,他包揽下家里的所有家务,成为了闺女一家的“贤内助”,甚至还在外面开始了他修理小家电的“创业”之旅,闺女的坚强乐观或许正是源于他的言传身教,在剧中,他的乐观较之闺女又高了一个级别,当他眼睛半瞎时,为了不给闺女增加负担,他带着没有自理能力的亲家母一起住进了养老院,即便在养老院,他依然乐观地面对生活,他的精神感染了养老院的老人们,用自己的坚强传达出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养老不光是儿女的事,更是自己的事。父女俩的乐观和勇敢让他们跨过了生活中的那些沟沟坎坎,只要他们互相理解、互相支撑,残酷的生活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即便身无分文,他们也一样幸福。我们一直试图在生活中寻找幸福,但是幸福真的那么遥不可及吗?当我们和爱人、家人一起生活时、当我们为了让家庭变得更美好一起奋斗时,幸福就藏在彼此的牵挂里。
《老有所依》延续了赵宝刚一贯的话题剧风格,他将年轻人都要面对的“养老”问题真实地展现了出来,通过他在剧中树立的正面人物,来引导年轻人在实际生活中怎样去面对、解决他们自己的问题,在描述这些成长历程时他始终站在积极乐观的角度上。他的电视剧就像金庸的武侠一样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江湖虽大,却充满了正义,主人翁始终正直且追求进步,而故事的结局必定是皆大欢喜。
赵宝刚 终将老去,提前面对
电视指南:听到《老有所依》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想起电影版的《老无所依》,在定电视剧名字的时候有没有受到这部电影的影响,或者是启发?
赵宝刚:两者其实并没有什么关联,《老有所依》的着力点在于“有所依”而不是“无所依”,她并不是一部单纯展现养老困局现象的作品,她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亲情的温暖、家庭的珍贵。
电视指南:《老有所依》和以前拍摄的青春剧风格是一致的吗?
赵宝刚:《老有所依》其实可以说是我一贯的拍摄风格,试想一下,当《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北京青年》里恣意挥洒青春的年轻人们逐渐步入生活的稳定期,父母也逐渐老去,无论是生长在北京的陆涛、向南、赵青楚、何家四兄弟,还是北漂打拼的华子、钱小样、叶坦、唐娇,他们无一例外都会面临“老有所依”的课题。
电视指南:什么时候开始有拍“养老”题材电视剧的想法?
赵宝刚:其实这个想法在上一部戏的时候就产生了,因为我认为一老一小,互相依靠扶持,才能组成一个稳定的‘孝’字,所以‘孝’字在当代社会应该被赋予新的含义,我不赞赏用承受苦难的方式来实现孝道。从感知到父母走向苍老的那一刻起,“养老”两个字就成为了悬在头顶的利剑,那么对于刚刚步入成熟的这一代而言,尤其在独生子女政策下无兄弟姐妹分担、只能以一己之力尽孝的人群;更有甚者,从家乡远走,漂泊在大城市的“新移民”们,他们如何来面对父母的养老?他们更应该如何为自己终将到来的老年做准备?这些都是《老有所依》中所要表现和传递的。
电视指南:《老有所依》中呈现出来的几种老人和子女的关系中,哪一种最能引起你的共鸣或感动?在拍摄的时候,在哪些方面会加入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赵宝刚:其实剧中的每种家庭关系在当下社会都真实存在,但是我并不赞同用苦难的方式来表达孝道,就像女主角江木兰,她有四个老人要赡养,还有一个女儿将要上小学,此时她还面临着升职的关键时期,可以说生活中的苦难对于她来说并不少,但是她的智慧、坚韧、乐观会让人们看到现代社会女性的魅力,我们希望用江木兰的精神来感染无数的观众,让他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江木兰作为自己的榜样。
电视指南:现在有很多现实题材的生活剧都在讲述子女和老人的关系,《老有所依》和这类电视剧的视角有什么不同? 赵宝刚:这个世界可以看做由两个人群所组成,“己老”与“将老”的人;而与此相对,“依”也就有了相应的两重含义——“依赖子女”或者“依赖自己”。《老有所依》所讲述的并不完全是子女对父母的“养”和“孝”,她其实更多的是向年轻人传递要如何正视自己的老去,如何提前意识到自己“老何所依”的问题。
电视指南:你的很多作品都是反映年轻人的工作、爱情、婚姻,包括这部剧的养老等等,为什么更愿意以年轻人的角度来展现这些社会性的问题?
赵宝刚:因为我在青年的成长期遇到过无数风景,当我今天有一点能力的时候,我就想用我对人生的一点感悟去给年轻人一种导向,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甚至谩骂我的观点,但是总有一两个人受益,我就心满意足了。
电视指南:很多新人演员拍了你的戏之后,开始走红,像王志文、文章、陈坤等等,在选择演员的时候,有什么具体的标准?
赵宝刚:我选演员主要还是看角色,我一般不试戏,就是聊天,聊天的过程中去感受这个人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然后再了解一下他的内心世界,比如在聊天的时候我会问一些比较刻薄、刁钻、很难回答的问题,然后我会观察他在聊天时的状态,如果这个状态没让我觉得烦,甚至让我比较喜欢,那我觉得他这个状态带到戏里边去肯定就不会招观众烦。
打狗棍 续写抗战传奇
导演:郭靖宇 编剧:郭靖宇、戴俊卿、肖绍权
主演:巍子、黑子、岳丽娜、高明、王奎荣、杨志刚、于毅、杨昆、宁文彤、于越、刘之冰、刘芊含等
从《铁梨花》和《红娘子》之后,郭靖宇和“传奇剧”就像绑在了一起。郭靖宇听闻自我“撞衫”的质疑后笑称,“自我复制总比抄袭他人强,一个作者的写作风格肯定是类似的,这很正常。这部《打狗棍》还是抗战传奇剧,不过这次主要写的是男人了。”至于为何要叫《打狗棍》这么个江湖气的名字,郭靖宇解释说是“打狗棍,是个图腾,意为专打疯狗、恶狗、汉奸狗、侵略狗。”《打狗棍》是绝对的男人戏,郭靖宇说,“整个故事时间跨度非常长,展现了一个像驴一样的倔强不羁的男人五十年的命运,也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人民和民族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早在《铁梨花》拍摄刚刚结束时,郭靖宇导演就对巍子发出了出演《打狗棍》灵魂人物戴天理的邀请,并“命令”他不许“老”,因为巍子要从30岁演到80岁。
30年圆心愿
郭靖宇是中国影视界的怪才。他的最大兴趣是写警匪剧,但却从女性传奇剧《铁梨花》开始被人熟知。从这部戏开始到《打狗棍》,郭靖宇已是民国戏五连发。宅门加土匪加抗日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这一次郭靖宇把自己家族的故事放了进去,故事发生地也回到了他的故乡承德。郭靖宇的设局和解套功夫在中国编剧中独树一帜,但有时剧情过于离奇神怪,少了些质感和真情,但这一次他以写自己家族先祖的崇敬之心执笔,以从小耳濡目染得来的真实讯息为支点,很可能成就一部有着浓烈情感的作品。而巍子和郭靖宇的亲弟弟杨志刚是老搭档,爷们戏是他们的强项。
《打狗棍》剧本开篇这样写道:“用一个人的传奇,讲一讲热河人民永不屈服的历史。热河虽小,在故事发生的那些年代里,她代表了整个中国。”《打狗棍》中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和起伏跌宕的人物命运,让看过剧本的人都对其做出了极高的评价。郭靖宇将编剧戴俊卿的初稿、肖绍权的二稿、家乡承德抗日战争的历史与儿时母亲讲的故事相结合,融汇他个人30余年的积累,酝酿多年,终于写完剧本。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郭靖宇在写剧本的过程中,经常把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由于情绪过于激动,心脏受不了不得不休息了十几天。“母亲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我小的时候,她经常给我讲外公以及外公的先辈们抗战的故事,对我影响极深,常常使我彻夜不眠,那些鲜活的人物经常活蹦乱跳地在我眼前出现,甚至与我交流。许多故事都在我心中存了30多年,让我牵肠挂肚,不吐不快。现在终于可以把他们请上荧屏,以此剧向在反侵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先辈们致敬,向永不屈服的中国人民致敬。”
50年演绎高水准“爷们军团”
《打狗棍》长达70集,有着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传奇史诗气质。全剧从]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城说起,至新中国成立。故事讲述了戴天理(巍子饰演)回到阔别十三年的热河,无意间得到了民间组织“杆子帮”的圣物——打狗棍,因此成为了杆子帮的首领。之后又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等社会变革,历经了种种曲折磨难,成为热河抗战的传奇故事。
剧中的“爷们军团”个个铁骨铮铮,巍子、黑子、杨志刚、高明、刘之冰、王奎荣等演员必定带出一场精彩好戏。作为《打狗棍》灵魂人物,巍子为这个角色吃了不少苦。杨志刚此次饰演身世曲折的热河名门望族戴家的第三代子孙马九斤,在剧中尽显热血男儿本色。值得一提的是,《打狗棍》中尽管雄风凛冽,女角色们也个个巾帼不让须眉,尤其岳丽娜饰演的有情有义的那素芝更是该剧的焦点之一。“这里的女主角不再是陈数、王珞丹演的那种赛过男人的女英雄,岳丽娜诠释得更柔情些,但也不乏隐忍和坚强,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郭靖宇说。
电视指南:创作《打狗棍》的缘起是什么?郭靖宇:作为一个承德人,将家乡故事搬上荧幕一直是我的心愿。触动我动笔投入创作的还是源自承德的业余编剧戴俊卿创作的《铁血长城》剧本。虽然这个剧本在专业度和市场化上有很多不足,但在我心里产生了另外一个化学作用。作为土生土长的承德人和专业影视创作人员,我有责任将热河的文化以及经历过这段历史的先辈们发扬出去。在另外一个承德籍的编剧肖绍权二稿基础上,把所有贯穿这个故事的人物继续往前推,从1910年一直写到1949年。“这个梦做了30年,故事也准备了30年。然而电视剧的这个载体,让我有机会跟观众讲更多。我几乎把我能想到的关于热河的所有故事都浓缩集中在这一部戏中了,所以这个剧本完成起来量比较大。
电视指南:写自己家族的历史是否更有感慨? 郭靖宇:是。我要特别感谢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也就是我的母亲。她出生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份和最艰苦的地方的最艰苦的局部。我第一次听到鲜血与生命的故事就是发生在我家长辈身上的故事。我外公1941年参加革命,成立了茅山抗日游击队,为此我妈妈的三个爷爷被侵略者铡掉了头颅。这次找杨志刚来演,我是这么忽悠他的,我说这是写热河人民的戏,热河的咱家老祖宗的故事,志刚是我的亲弟弟,他在戏里演自己的爷爷,这个戏是我们俩的祖先在抗日战争中流血牺牲的故事,所以我们合作了,他演得很认真,我导得很严肃。电视指南:岳琳娜这次是女主演,是之前计划好的吗?
郭靖宇:我以前就老让人说,怎么一拍戏就用自己家人啊,我们家有那么优秀的演员,不用对不起电视剧,这个戏请他们来演,跟大家想的不一样,今天的影视界很浮躁,很多戏的预算多数都给演员,我是个戏疯子,我打算还原上世纪上半叶的热河风貌,光置景费就好几千万,群众演员费也将近1千万,实在是没那么多钱请那么贵的演员,有一天我和巍子在茶馆里把我们想到的演员都扒拉一遍,后来一算,都请不起,巍子就说,那就找我们家四奶奶啊,我说谁是你们家四奶奶,他说就《铁梨花》里边的四奶奶。当时我儿子刚出生3个月,我问娜娜,下个月拍戏你能来演吗?她说不行,我现在这么胖,但演员嘴里说不行,还是想演,然后她剧本也没看就去减肥,减了20斤,她演得特别好。
电视指南:卫视竞争激烈,想过会和别的剧“打擂台”吗?
郭靖宇:我这部作品是完全的原创,这种原创是最有生命力的,其实不存在什么竞争,我们是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内容,不存在打擂的说法,只要是拍出来的戏都会和很多电视剧一起播出,每天都在打擂台,关键还是要看观众的喜好,我们之间不存在竞争,受众不同,选择也不同。
电视指南:70集怕不怕观众审美疲劳?
郭靖宇:我以前担心过,所以这部剧先播了地面频道,你知道,投资巨大的戏是不敢先卖地面的,但我敢,因为如果失败了,我也可以剪短,但是播出后,电视台负责人给我打电话,说这个戏要150集就好了,因为收视率太好了,我就有信心了,我觉得观众看了一定不会觉得拖沓,一般一万字的剧本那就可以拍一集,大家可以回去念念1万字的台词,是不是需要45分钟,我的故事量是150集的故事量,后期还剪了不少,压缩成70集,我觉得故事好,收视率就有保障。我对电视剧的观点是,只有长剧,人物有发展有历史,才能贴近观众,让观众跟角色同呼吸共命运。实际上我一直有一个理想,就是我从40岁开始拍戏,我培养一批演员,一直拍40年我干不动了为止,我的观众从十几岁到四十几岁,一直跟着这部戏成长,因为只有在观众身边一直陪伴,才是好的电视剧。不能说长剧就没有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