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CllA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eib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探讨新疆喀什地区的维吾尔族肺结核患者及健康对照人群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选取维吾尔族总样本人数644人,其中肺结核患者251人,健康对照者393人,提取个体DNA样本,并采用测序的分型方法(SBT),对SLC11A1基因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17235409 G>A;rs17235416 TGTG/TGTG>--/--;rs3731865 C>G)进行检测,统计分析检测的结果,研究SLC11A1基因的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肺结核易感性的相关性;比较SNPs在维吾尔族样本人群与已报道的汉族样本人群及哈萨克族样本人群之间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显示:(1)维吾尔族样本病例组中SLC11A1基因rs17235409 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4.9%、13.9%、AA 1.2%;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87.3%,12.2%,0.5%,logistic回归检测,各基因型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SLC11A1基因rs17235416 TGTG/TGTG、TGT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5.5%,13.1%,1.6%;健康对照组中分别为87.0%,12.5%,0.5%,logistic回归检测,各基因型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病例组中SLC11A1基因rs3731865 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2%、21.9%、76.1%;健康对照组中分别是2.3%、24.9%、72.8%,logistic回归检测,各基因型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SLC11A1基因rs17235409在本实验维族样本人群与已报道的汉族样本人群中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是86.6%、12.9%、0.8%和77.7%、20.4%、1.9%,X2=9.3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LC11A1基因rs17235416在本实验维族样本人群已报道的哈萨克族样本人群中TGTG/TGTG、TGT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6.3%、12.7%、0.9%和71.9% 、24.5%、3.5%,X2=35.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1)本实验维吾尔族人群SLC11A1基因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性不存在相关性.(2)SLC11A1基因多态位点rs17235409 rs17235416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维吾尔族与汉族之间及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空腹血糖的遗传率及其与肥胖相关人体测量学指标和血压的遗传相关.方法 分析由1383个个体组成的218个2型糖尿病家系,采用单变量方差分解分析估计空腹血糖,人体测量
[目的]研究产复康对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基础.[方法]通过给小鼠2次皮下注射40 mg/kg体重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模型,
Al2O3-SiCW材料通过在高温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物所引起的体积膨胀对裂纹处的填充迁移,使裂纹产生愈合现象.动力学分析表明:Al2O3-SiCW材料裂纹愈合速度为-(α)CV/(α)t=2πC
探讨大豆肽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的180只AA+白羽肉鸡,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处理设4个重复,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2 %、0.4 %
在介绍生态系统管理概念的基础上,列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框架,并为改善我国生态系统管理状况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Based 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syste
优质小麦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种子供应、栽培技术、品质检验、收购贮藏、政策支持等。为了解陕西省岐山县小麦生产的状况以及优质小麦品种推广的效果,以岐山县为区域,
以不同贮藏年份的茄子种子为试材,测定不同贮藏年份的千粒重、发芽率、电导率、出苗率.结果表明:千粒重在预测种子活力上可以进行初步判断;电导率在测定种子活力上呈现出与田
目的:研究大黄灵脾颗粒剂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残余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随机分为模型组、福辛普利组、大黄灵脾颗粒剂组和假手术正常组。除假手术组外
背景与目的: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的功能性单克隆抗体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我们
2010年,北京市朝阳区率先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和改进中心。在没有其他区级质控中心的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5年来,质控中心对区域医疗机构形成了“网格化”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