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之有方”才能“改之有效”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0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文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实践中,还应努力在“评议”上下功夫,提高学生“修改”的能力。
  一、示范评讲,明方向
  我们语文老师教写字、朗读时,是“下水”的,而到教作文时,便只在岸上当“教练”,不下水,哪知水的深浅呢?学生修改习作前,我经常将自己“下水”示范的文章让学生评价,对照习作要求,寻找欣赏点,挑刺点,迫使学生在本次习作修改中重新进入原先的写作过程,思考当时的困惑,此时“下水文”中观察事物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遣词造句的精彩,小到标点的使用,大到选材谋篇布局的体会,以及自己在文中体验的情感、态度等都能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给学生的习作修改以宏观的方向性指导。
  但是讲评时间有限,要想通过一次讲评解决学生习作中的全部问题不大可能。必须根据习作的目的要求,引导学生选择具有共性的突出问题作为讲评的内容,这样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如,在《写一个你认识的同龄人》这篇习作时,我以“如何抓住同龄人的特点,并围绕特点选择一两件事”进行讲评,重点解决学生作文中选材的单薄和俗套,学会如何选择生动而又别具一格的材料。
  在展示“下水文”时,隐藏作文中真实的姓名,没等第一件事读完,大家就异口同声地说是某某学生,学生领悟到这就是抓住了特点,有个性。学生在寻找欣赏点时,有的欣赏老师围绕特点所选的事例很典型;有的欣赏具体生动、充满情趣的事例描写……听完他们的赏析,我又相机指导:“只有那些准确、鲜明地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才能选用,要想使文章中的人物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得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具体写。”
  这样,学生在“下水文”的赏析、评议中进一步明确了修改的方向,真是“叫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下水文”引路正顺应了小学生模仿这一心理需要。
  二、亮点评讲,激兴趣
  评价学生的习作,不能单纯地停留在评定等第的优劣上,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尤其是后进生,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修改习作前享受自己习作带来的乐趣。习作选材新颖,构思精巧的可得优加四颗星,只要尽力认真的也可以得优,比以前进步的同样可得优。只要文中有“闪光点”,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标点,或写下评语加以褒扬,或用期待的眼神、鼓励的微笑去激发孩子不断习作的欲望,这样每个学生才会更认真、更用功、更有兴趣地根据老师的点拨去修改自己的习作,进入一种积极的习作状态。另外,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不仅寻找教师“下水文”的欣赏点,还让其寻找伙伴文中的“闪光点”,让孩子互相唤醒沉睡的习作潜能,点亮修改习作的火花,激发修改习作的兴趣。
  在《写一个你认识的同龄人》习作训练评议课上,学生纷纷用自己会发现的眼睛,找出了伙伴们习作中的“闪光点”,做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有的说:“抓住了人物的特点,真棒!”有的说:“文章开头语言幽默,引人入胜。”有的说:“文中人物动作描写详细,突出某某学生爱笑的特点。”
  三、比较评改,悟方法
  写作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所以写作后的评议应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从大處着手,注重思路、条理和想象,从整体到细节,紧紧围绕习作要求,抓住重点、典型进行比较,从中让学生领悟修改的方法。
  如,学生在修改《写一个你认识的同龄人》这篇习作前,我针对如何将事情写具体,选择习作中类似的片段,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对照要求,分析好在何处,不足在何处,为什么。通过比较,品味出优秀片段遣词造句的优美与准确,感悟出另一片段的相对平淡,在比较中悟出方法,再帮助写得平淡的同学写具体,学生在评议中多渠道地得到反馈,习作修改后明显有了进步。
  这样通过比较既纠正了学生习作是老师一个人看的错误认识,改变了习作评议是老师一人唱戏的局面,又培养了孩子细心倾听、用心思考、比较分析、概括表达等能力,提高了评价能力;同时在互评、自评、取长补短中,孩子们学会了增、删、调、换等修改习作的方法,从中获得了更多的启示。
  四、合作评改,促互动
  叶老也说过:修改作文是孩子自己的事,学生在评议中明确了修改方向,掌握了修改方法,动手修改已是水到渠成。此时将学生有代表性地(好中差)分成若干四人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生一,修改错别字和标点;生二,修改病句;生三,画出妙词佳句,写上旁批;生四,写上百字总批。每人每次承担不同任务,逐本阅读,根据《写一个你认识的同龄人》的习作要求认真批改,写出批语。四人都批完后,再集体统一给出修改意见,反馈到小作者手中,请其仔细阅读,认真分析,结合自己的意愿,修改整理、誊抄清楚,写上被修改的体会,让老师复批。
  在互批互改中不仅加深了本次习作的整体认识,而且在动手实践中培养了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和能力,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互帮、互学、互补,提高了习作水平,让习作评改真正收到了实效。
  可见,评议只是手段,以评议促进修改才是目的,只有“评议有方”才能“修改有效”。■
其他文献
作文题:  大千世界多姿多彩,身处其中,难免遇到种种事情,受到种种触动,产生种种情怀……  请围绕“感受生活”这个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例文展示一    我的视线  河北大厂县第二回民中学 康 宁    我,拥有世上最美的双眼,却没能拥有欣赏色彩的权利。我渴望光明,渴望睁大双眼眺望世界。我向上帝祈祷,希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之一。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以至解疑、无疑的过程。课堂上“疑”之设置,能引起学生的“思”、“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钻进理解课文的“圈套”,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它更能使教师把课上“活”,揭示教材中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因此,课堂设疑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摘 要:情感教育是新课程标准下一个突出的教学目标,诗化语言是语文课堂的最大特色,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语文课堂的诗化语言实现情感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诗化语言 灵魂 情境     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形象而诗化的语言打动学生,要收到“音美以感耳”的效果,就需要教师的语言富有情感,使学生在充满诗意充满感情的语言世界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
期刊
本来是一场车祸,也许会搞得惊天动地的一场车祸,因为两个善良的人,让人如沐春风。在小说《不变的善良》中,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叙述着令人温暖的故事。  善良的场景——当老人被小车碰着了倒在地上的时候,“路上没有行人,没有人看见”。我们知道,在绝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言行代表着他的品格。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中,两颗善良的心开始交流。  善良的故事——从小车里走出的又白又胖的男人,反复询问老人的伤情:“伤着哪
期刊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多途径地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在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课文叙述的一切,只有在
期刊
当打开教科书134页,教学作文训练第二单元:“写出事件的波澜”时,我感到很高兴。因为我相信学生很感兴趣。是啊,故事总是能调动起我们爱憎好恶或新奇刺激的情感。小时候听的看的谁会忘记呢?逐渐长大,也是盯着电视屏幕,陶醉于电视剧环环相扣的情节,丰富有味的人物。不能说对故事耳濡目染。但应该说看得多、听得多,接受起来、模仿起来应该不会太难,所以很好教。  我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指导他们完成片段练习后,给学生们
期刊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小学生的作文要从身边的事、熟悉的事、真实的事写起,平时要多练习写日记,只有这样,到了要写的时候才能左右逢源。    一、观察身边生活,搞好素材积累    观察是用多种感觉器官(视、听、嗅、味、触)去综合研究考察同一对象。  记得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个故事。也是学写作文——《在上学的路上》。有的同学很简单地写了路上的风景,然后写没有什么新鲜的事,就到了学校了……老师讲:比如,在路上,
期刊
美文《边城》,清丽如水!  那是湘西边地的一个小镇——茶峒。古朴悠远的吊脚楼,水声潺潺的沱江,悠闲漂流的木船,清亮淳朴的苗歌……多少年来,总是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于慢慢消散的薄雾中渐渐清晰,而古老的青石板路,沉默地记录下日月光华。  品读《边城》,我们获得的不只是文学艺术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对我们心灵人性的滋养与疗补。  一、美在人性——如水般透明晶莹  女主人公翠翠在背负一段不堪回首的身世之下,
期刊
边塞精神体现的是西部人的精神,人才是精神的主体,并对精神的传承起着决定作用。西部是一个历史变迁频繁,多民族文化共生之地。古边塞精神反映的是西部人在战争年代的精神状态,昔日古战场上战士坚决抵御的游牧民族,如今已在历史变迁中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代边塞精神经历了由对抗到和平共处的转变,更多地体现了西部人在生存中的精神状态。周涛是站在历史的角度,更多地对生活在西北边地的游牧民族和戍边军人做了深
期刊
高中语文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因而决不能将选修课上成必修课。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下面就《史记》选读谈谈对选修课教学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一、认真阅读单元说明  《史记》选读共七个单元,每单元课文前都有说明材料,这些说明材料用最简约的文字恰当地概括了本单元的内容,并为学习作了宏观上的指导。  例如,第四单元“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不仅仅是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