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营养素-1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过程中对正常肌肉组织的影响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i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应用心脏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治疗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和安全剂量,观察不同剂量的CT-1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副作用.方法 取Swiss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每组分别于胫神经切断术后连续腹腔注射重组小鼠CT-1(rmCT-1)40、60、80、100、120、140、160μg·kg-1·d-1,剩余1组腹腔注射等体积CT-1溶媒,28d后称量失神经侧腓肠肌、正常侧腓肠肌和心脏的湿重;测量胸主动脉平滑肌厚度;检测正常腓肠肌中α-actin和MHC Ⅱa以及心肌中β-MHC的表达、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中α-actin的含量.结果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当CT-1用量达到60μg·kg-1·d-1时,开始对失神经骨骼肌产生营养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增强,当给药剂量超过100 μg·kg-1·d-1后,出现对正常骨骼肌、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影响.给药剂量达到120μg·kg-1·d-1时,开始促进心肌β-MHCmRNA的表达,增加正常心脏的湿重.当给药剂量达到140μg·kg-1·d-1时,开始促进正常骨骼肌α-actin和MHC Ⅱ amRNA的表达,以及骨骼肌湿重的增加,同时提高了主动脉血管平滑肌α-actin的含量,增加了血管平滑肌的厚度.结论 腹腔注射CT-1防治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有效剂量为60 μg·kg-1·d-1,最高安全剂量为100 μg·kg-1·d-1.当给药剂量达到120 μg·kg-1·d-1时,开始出现心肌肥厚,当给药剂量达到140 μg·kg-1·d-1时,可导致正常骨骼肌的肥大和血管平滑肌的增厚。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复方红芪减方提取液对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的效果,探讨利用传统中药治疗周围神经的损伤.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建立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原位缝合模型.A组为健康对照组,6只大鼠;B组为复方红芪减方组,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2只大鼠.分别在损伤后第8周和第12周时各取6只大鼠行坐骨神经电生理检测,之后取坐骨神经损伤处远、近端神经作冰冻切片,S100和NF200免疫荧光双染,DA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人工智能是如今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焦点问题,需要借用人工智能来对信息进行采集和过滤,这是目前计
太阳热水器具有节能、清洁、方便和无污染等优点,在生产及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平板型太阳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铜铝复合集热板芯,其寿命长达10-15年,但其外框、压条等金
脑深部电刺激(DBS)已被广泛用于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其中丘脑底核(STN) DBS对帕金森病(PD)所有症状均有改善,但对该疗法的长期随访观察资料还较缺乏,我们在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编者按]从作者的文中了解到,患者左示指和拇指同时受伤,示指中、末节缺损,近节皮肤大部分缺损,桡侧有3.0 cm×1.5 cm皮肤存在;而拇指为指甲板撕脱,甲床中部1.0 cm×1.0 cm甲床断离,四周有残留甲床.这种甲床断离清创后只要断离甲床未受严重挫灭伤,可原位缝合,成活率仍较高.这是多数作者的结论,直接原位缝合成活率低的结论缺乏根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化对于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随着各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信息化的实施又提出了新的要求,项目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管理方法,在企业信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地籍信息的一体化变得尤为重要,建立起有效的地籍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的传统模式地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腹膜透析相关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时间截止至2016年12月。根据腹膜炎发生频次将患者分为单次组、反复发作组。用Logistic回归及生存分析法分析患者腹膜炎反复发作及长期预后差的危险因素。根据历次细菌性腹膜炎治疗疗效分为初次治疗成功组(治疗后腹膜炎无复
1998年9月7日—18日,世界银行中国可再生能源项目技术开发委员会一行5人,在考察丹麦和荷兰风力发电的同时对荷兰的光伏发电也进行了考察,现将考察情况介绍如下。一、访问单位1研究单位·
目的:通过分析信息系统更换的流程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值得推广的经验.方法:整理此次信息系统更换的流程,分析每个环节对新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结果:新系统满足了临床科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