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研活动操作手册》的故事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k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静安区成为“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实验区。为了促进各园教研工作更规范、有效,更常态化、制度化,区教研室制定和发放了《静安区幼儿园教研活动操作手册》。它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资源指引、制度创建、教研旨要、专业智库。其中,资源指引主要包括人才资源、环境资源、文化资源等,以便于教师查找资料、寻找适宜的教研资源;制度创建是指一系列的教研规范、制度,包括常规制度和特色制度;教研旨要指的是教研要点,诸如如何选择教研主题,组织教研活动的方法有哪些等;专业智库,主要包括教研、教学技术及教研成果等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梳理教研、教学技术等。本册子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是活页装订的,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增删其中的内容。区教研室要求各幼儿园据此将已有的教研资源、教研制度、教研旨要、教研成果等进行汇集、整理,建构园本化的《教研活动操作手册》,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以下是我园在建构《教研活动操作手册》过程中发生的小故事。
  
  故事一:从“一考定终身”
  到“自主考核”
  
  有一次,两个教学考核成绩不理想的教师在办公室里发牢骚。一个说:“去外面培训过的教师可以根据导师提供的活动方案组织活动,活动的质量当然要高一些,我们和他们不是站在同一个起点上的,这样的考核对我们不公平。”另一个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我为了支持教研活动组织的教学观摩活动挺好的,到考核时我的活动却做砸了。可不可以综合起来评分呀,高考都反对一考定终身呢。”
  两位教师的话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原来,我们的教学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由园领导统一安排日程,每个教师组织一次公开观摩活动,然后园领导为这次活动打出分数,评出等级。现在看来,这种做法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于是我们将《教研活动操作手册》中的教学考核制度作了如下调整:(1)变“一考定终身”为过程考核。一学期内每位教师都有两次以上的考核机会,取成绩最好的那次作为最后的考核成绩。(2)变由行政统一安排时间组织考核为教师自主申报,自行决定考核时间。(3)变教师单干为团队支持下的个体发展,园长室建议大家把考核工作和落实教研组的公开观摩活动任务结合起来,以借助集体的力量帮助教师获得成功。
  从此以后,大家抢着承担教研任务,教研的主动性增强了;研究过程中大家争着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困惑,希望得到帮助,教研的自主性增强了;对同伴的剖析与指正,人人都虚心听、用心学,教研的有效性也大大增强了。
  
  故事二:从“争食”到“分享”
  
  为了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拓展优质的教研资源,幼儿园经常会选派一些骨干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活动。没想到这个举措却在教师中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议论。骨干教师说:外送培训是应该派骨干教师去,因为骨干教师看得懂、学得会。普通教师说:我在专业上跟骨干教师有差距,如果只送骨干教师出去培训,我们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我们才是更需要学习的,培训机会应该先给我们。园长听了直摇头:我像个为难的母亲,手里只有一个孩子的口粮,身边却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孩子,姐妹“争食”叫我为难。那么,能否变“争食”为“分享”呢?
  在建构园本化的《教研活动操作手册》的过程中,我们调整了“教师外送培训制度”。规定幼儿园每学年要公布外送培训的名额和相应内容,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提出申请,然后由园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参加培训的人员。幼儿园每年必须保证有20~40%的教师有外出培训的机会,每位教师每五年都有机会参加一次费用在一万元左右的专项培训。
  同时,本制度也规定了参加培训的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称之为专业“反哺”:(1)将学习笔记整理成册,放入课程资源库供大家借阅分享。(2)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每学期分两次向同伴介绍外出培训的内容。(3)培训结业后,结合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实践探索,以专题讲座或专题问答等形式与同伴分享培训资源。(4)承担与培训内容相关的教研任务。
  这一制度实施后,教师们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觉得自己就像一群乌鸦,一开始大家争一碗饭吃,后来培训给了我们外出觅食的机会,培训后的“反哺”又给了我们共享的机会,一个人的获得变成了集体的财富,资源的利用价值达到了最大化,培训者带回来的信息、资料成为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丰富、多元的活资源。
  
  故事三:从“拷贝”到“演绎”
  
  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们常常在教研活动中安排青年教师依据成熟教案组织活动。小X老师据此组织的数学活动“买菜”失败了。大家在帮她分析原因时感到她的教学设计不太切合教师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她委屈地哭了:“这可是特级教师设计的教案。”小X老师的情况说明,要想将一个成熟的教学设计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需要吃透原设计的意图和理念,同时还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去演绎。小X老师的情况也说明,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更多、更全面的专业支持。
  于是,我们在建构园本化的《教研活动操作手册》时,对“专业智库”的内容作了调整和补充,以给予教师更有效的专业引领。我们在经典教案集里补充了原方案设计者写的设计意图、实施建议,补充了多年来其他教师运用这一优质教学方案后的执教心得、修改建议;在教师备课细则中增列了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备课的具体要求和思考要点;补充了日常保教工作提示,即针对一日活动各环节容易发生的问题,提出工作规范和操作建议;增加了课程资源库索引,即借助网络平台帮助教师便捷地查寻或借阅教参、教材、教案以及相应的视频文件。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借助这些资源不断积累经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用“演绎”而不是“拷贝”的方式来运用资源库中的优质教学资源,获得了专业上的持续发展。
  园本化《教研活动操作手册》的创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三年多来,它已成为我园教研活动中重要的抓手。在创建和使用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它不仅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专业支持的作用,还对园本教研和教师工作起到了监督和评价的作用;它汇集了丰富的教研成果,使个体经验成为群体共识,使已有的教研成果成为再研究的起点;它使教师看到了自我的成长,激励教师不断创新,努力实现自我的超越。总之,《教研活动操作手册》已成为见证幼儿园、教研组、教师成长的有效载体。
其他文献
安大略省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也是幼儿教育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及第一大城市多伦多均位于该省。加拿大是西方发达国家唯一不设联邦教育部的国家(强海燕,2005),因而各省的教育制度并不相同。目前,安大略省是加拿大唯一一个同时为4岁和5岁幼儿提供免费公立教育的省(Mathien,1990;Prochner,2000),其他大部分省份的公立学制系统只纳入5岁幼儿的教育。在安大略省,幼儿园大
去山东之前,我读《沈从文别集》,略微了解他在青岛的生活,心生向往.“我的住处已由干燥的北京移到一个明朗华丽的海边.海既那么宽泛,无涯无际,我对人生远景凝眸的机会便较多
期刊
期刊
屋舍里,始终会有一艘小船,在床前、在窗前、在厅堂,静静地随着歌谣行驶.手是桨,身影是帆,摇啊摇,摇到了甜美的梦乡.船跟着母亲的脚步移行,没有狂风恶浪,只有轻风徐徐、月光朗
期刊
2006年4月,我区被确定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实验区。为促使项目研究的顺利进行,我们既立足于促进各园园本教研的特色化发展,又充分考虑区域性园本教研的基本发展目标,架构立体工作模式,以推动全区园本教研的发展和教研质量的提高。我们通过横向辐射,鼓励各园从自己的真实问题和需要出发,采取适合本园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我们通过纵向助推,提升各园的整体教研水平;我们通过“区先进教研组”评选和《
我十岁,她二十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段罗曼史。
期刊
期刊
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报道类似事件了,信息来自于警方或目击者,叙述方式往往是平铺直叙,不追求轰动效应。报道没有续篇,也不追踪、解释事件发生的原由和经过,就好像媒体或地方当局不
当我园被确立为全国“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基地园时,我们就清楚地认识到,园本教研是推进课改实践的有效平台,它强调要依靠幼儿园自身力量,立足本园课程发展需要,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因此,我们突破了原有的以园或年级组为单位的教研模式,确立了“1 4”的园本教研模式。    一、“1 4”园本教研的发展    所谓“1 4”园本教研,最初我们的定义是:“1”指针对一个专题,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