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里的箴言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中学时,我是一个很纠结的学生,因为我与许多老师的关系特别僵。
  语文老师讨厌我。
  我常常在语文课上看小说。有一次语文老师发现了我看小说,就批评我,还要收走我的小说。我硬扯着小说不松手,说:“小说也是语文,看小说也算是学语文。”语文老师收不成我的小说,又遭我抢白,便极为生气,不再理会我,把我当成语文课上的“异类”。我则把语文老师当成不讲理的人,同样不理会他。
  地理老师想开除我。
  地理老师是位年轻的女老师,在她讲课的时候,我画她的漫画,并且在画的下边写了她的名字。地理老师收了我的“画作”,说只有把我这样的学生开除掉,教室里才安生。
  物理老师对我有怨气。
  在实验教室做物理实验时,老师先在讲台上做示范,让我们仔细看,认真听,先不要乱动。可是物理老师的讲解和示范我都没有认真听,而是私自在实验桌上接起了线头,接错了,起了火,烧坏了仪器。物理老师被学校批评,所以对我有怨气,多次表示不欢迎我上他的实验课。
  因为与好多老师关系不和谐,我也很苦恼。唯班主任孙老师对我好,我就把自己的苦恼说给孙老师听:“各科老师都找我茬,都不想让我上他们的课,我感觉在学校里已经无路可走了。”
  孙老师暂时避开这个话题,给我讲了一件这样的事情:“有一次,我坐一辆大巴外出旅游。开始的时候,大巴驶在大道上。可是开出一段时间后,大巴却朝着一个不正确的叉路开去。旅客议论是不是司机走错了路。司机说没有弄错,上叉路是因为他要顺便捎上一个亲戚,等捎上了亲戚,再绕回大道上来。听着司机是为了谋私才离了大道上叉道的,大家心生不快。好不容易又绕回大道上,开了一段时间,司机又驶下了大道上了叉路。大家又质问怎么事。司机说朋友有货物要捎上。听着司机又是在谋私,乘客中有人大为不满。司机捎完了货,又绕上大道。这下应该直向目的地了吧。可是司机在大道上走了一段时间,又上了叉道,原来叉道上有家饭店,是司机的关系户,司机这回是为了让乘客在叉道上的饭店里吃饭。司机三番五次不走正路的做法,终于让乘客们崩溃,大伙一起把司机轰下车,并且投诉司机的主管部门,让主管部门取消这位司机的营运资格,让他永远别再开大巴车了——旅客们不给司机留后路的做法,是不是有点儿狠呀?”
  “不狠,不狠,这样的司机应该轰走。我对这司机都忍无可忍了。”我脱口而出。
  “为什么呢?”孙老师问我。
  “他开车不走正道,常随心所欲走叉路,让人生气,不是一个合格的司机,当然要不留后路地将他轰走!”我一口气地解释原因。
  “其实,一个学生如果在课堂上的表现离了‘正道’,也会让人气愤的。”孙老师把话题绕了回来,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我沉默了。
  孙老师讲这样的事情,是让我明白其中的道理: 那么多的老师“轰我”,其实原因在我自己身上,是因为在课堂上我总是自以为是地离开正路,走偏路。常常这样,老师如何不气愤?气愤,师生关系如何能和谐?
  道理想明白了,我抬头对孙老师说:“我会改正自己的缺点——在课堂上做一个走‘正道’的学生。”
  “只要走在‘正道’上,就不会有路越走越窄的感觉,路反而会越走越顺,直达目的。”孙老师鼓励我。
  从此,我上课不再看小说,不再给老师画像,不再按自己的想法随意行事,而是把精力都用在认真学习上。见到我走“正路”了,老师们也变了,对我友好起来……
  后来我猜度,孙老师讲的故事应该是编的,是“谎言”。把箴言编在“谎言”里,借之解开一个学生的心结,指明方向,这就是孙老师教育学生的高明之举。孙老师的“谎言”,让我永远记住了这样的道理——自己被别人“轰”,觉得无路可走,并非是别人的错,常常是因为自己离开了正道……■
其他文献
传统的“科普”概念,在18、19世纪曾经呈现过不少令科学家陶醉的图景。那时会有贵妇人盛妆打扮了,在夏夜坐在后花园的石凳上,虔诚地聆听天文学家指 In the 18th and 19th ce
早读课前,学生丹丹到办公室找我,她说刚刚在班上捡到了钱,说着便将捡到的钱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低头一看,是两张五十元的。我心想:这好办,我去班里一问不就明白了。于是,我表扬了丹丹并让她先回教室,可是丹丹迟疑了一会儿,欲言又止。我奇怪了,问她:“还有事吗?”她告诉我刚捡到钱时,她已经在班上问过了。“难道没人认领?”我更奇怪了。“不是。”她摇摇头,“是两个人都丢了一百块,而且都说是两个五十的,我一时没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前大学生作为网络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将逐渐成为凝聚青年的重要载体.学生组织也当随时俱进,响应时代的号召和要求,勇于挑战自己,改变自己陈旧的管理模式.
陕西省铜川市黄堡窑场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耀州窑的主窑场.耀州窑创烧于唐代,成熟于五代,宋代时驰名南北,金代继续发展创新,元代以后显现颓势,明中叶停烧,前后历经700余年
杨宪益先生走了。许多人都称颂和怀念他在翻译领域所做的卓越贡献,赞誉他“翻译了整个中国”。对这些评价,杨宪益自然当之无愧。不过,从我与他近三十年的交往,我觉得,他博学
我原是上海一高校的中文研究人员.从1985年至1997年这13年中,发表了一百多篇应用语言、修辞、写作等方面的文章.2004年,我人中选编成一册,初名,寄给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行走教育多年,我在不同的学校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很多细节。在有些人看来,这些言语或行为并没有多么严重,但事实上,这些细节极有可能向孩子们传达一种消极的信息,误导我们的孩子,从而把他们带上一条谬误重重的道路;也有可能引起孩子的蔑视和反叛,甚至对学校、对老师产生仇恨和厌恶。  1.一些男教师在操场、办公室,甚至教室吞云吐雾,完毕,烟头随手一扔。   2.不管是不是节假日,逢亲朋好友喜事,就感觉“酒逢知己
期刊
尼古拉斯·布洛姆伯根( Nicolaas Bloember-gen )是核磁共振、非线性光学、激光领域的先驱,任何一方面的成就都能为他赢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也是磁共振成像的基石.他为
期刊
所谓反调,是指与主旋律不一样的声音。就像相声里讲的那样:你说是向东,他偏说是往西;你说是上天,他却说是入地。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心理逆反期,在课堂上“唱反调”,是非常正常的事。如何机智、巧妙、艺术地处理好课堂上突然出现的这些“另类声音”,并将其谱成和谐乐章,一直是笔者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努力落实的问题。    用“尊重”定好主旋律  良好的制度,是保证主旋律被大家所认可的基础。一个几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