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y43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一个人,朋友去了外地,把庭院交给他管理。他的朋友是一个勤快的人,庭院里常常打扫得干干净净,寸草不生。而这个人比较懒散,接手后朋友庭院长满了野草野花,为此,他常常自责。于是在暮夏的一天,他找来一些朋友帮他除掉满园的野花野草,谁知就在这不起眼的花草中,一位多年研究植物的朋友发现竟有一株稀世之花——腊兰,这种花在市场上一棵可以卖万余元。夜里,他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朋友。朋友很吃惊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要破土而出,只是每次都把它当作一株普通的野草而已,每年春天它的芽尖刚出土就被我拔掉了。”在挂掉电话前,他的朋友又叹息地说:“我差点毁掉了一种奇花呀,如果我能耐心的等它发芽、开花,那么几年前我就可以发现它了。”
  这个帖子使我陷入沉思,由此联想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满园的野草不正如被不少人視为眼中钉的那些“差学生”、“坏学生”吗?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多少教师已经犯过或正在犯着这样的错误呢?由于学生贪玩一些,写字差一些,“活泼”一些……而给他们贴上了“野草”的标签,在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开花时就已经被“拔掉”了!
  记得一位前辈曾给我讲过一个关于依依的故事。依依父母离异,性格孤僻,很少与同学交流,作业也完不成,还经常和小朋友打架,是学生、老师公认的“不听话的坏学生”。一次他偶然听说依依很喜欢画画,就特意安排她当了“美术学习委员”,负责出班上的黑板报,并鼓励她参加美术比赛。一个学期后,依依变得活泼了、优秀了。
  假如这位前辈还是把依依当作一棵“野草”来对待,不给她成长、改过、自信的机会,我们就不可能看到后来她那巨大的变化,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就会被无情扼杀了。我们总是盲目地拔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予它们开花结果证明它们自己价值的时间,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腊兰”与我们失之交臂。
  是的,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有意无意间可能就会伤害一株“奇花异草”。因此,在从师的路上,我们应该善待每一株花、每一棵草、每一个学生,不盲目地去拔掉任何一棵草,不草率地去否定任何一个人,那么,我们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将会得到很多意料之外的“腊兰”!(作者单位:临沭县蛟龙中心小学 临沭县实验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曾宪瑛
  E-mail:jxjyzxy@163.com
其他文献
我一生没有离开过书本,从小就喜欢读小说。记得初中时,父母希望我努力学习,考一所好大学光耀门楣,我却偏偏喜欢上了闲书,东躲西藏地看小说。怕父母追查,我把没看完的小说放在空坛子里,却每每被姐姐们找到,检举揭发交给母亲。  高三那年,父亲给我三百多元钱,要我去买一套高考辅导资料。我却花了七十多元买了一套理科高考辅导资料,其他钱都买了文学名著,共有三十多本。  回到家,我不敢向父母汇报,姐姐却把这事告诉了
当我静心回忆童年生活时,鼻子里便充盈着一股熟悉的味道——粉笔灰的芳香。此刻,我仿佛听到了粉笔在黑板上“喳喳喳”的写字声,看见了任中学教师的父亲长年累月握着粉笔奋笔疾书,在教室里來回踱步深情朗诵的亲切身影。  人们常说,一个人身上的味道离不开他的谋生之路。的确如此,修车工人身上会有车油的味道;厨师身上有酱醋的味道;农民身上有泥土的味道;而父亲是教师,身上自然是粉笔灰的味道了。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个味
如今,为了合理配置师资、保持区域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均衡、打破校际壁垒、改善办学质量、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教师定期流动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部分省、市和自治地区,也开展了教师对口支援协作活动,即在教育对口支援地区开展一部分教师定期流动制度。从各学校总结的经验来看,效果还是不错,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过于程式化、行政命令式和按部就班等,使流动制渐渐趋于
懂你,需要更多的耐心    八年前,我在乡村中学担任初三班的班主任。那是我第一次带毕业班,心情激动又兴奋,恨不得让班上每个学生都成为尖子生。可事隔不久,品学兼优的学生王小溪,却因我的简单粗暴而离开了学校,成为我心底永远的痛。  说实话,我非常喜欢小溪这孩子,不仅人如其名,如小溪般文静清秀,成绩也在班上数一数二。临中考前两个月,我发现她的状态很茫然,甚至在课堂提问时答非所问,成绩也一落千丈。我把她单
期刊
“十二五”期间正处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经过三十年来的发展和壮大,连锁零售企业迎来历史性的黄金发展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连锁零售企业如何改变以往只追求利润最大化粗放式管
有一篇小学课文《苏珊的帽子》,说的是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珊长了肿瘤,化疗后头发全掉光了,正发愁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在苏珊返校上课之前,苏珊的班主任郑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新奇越好!”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熟悉的教室。  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