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语境下的中国新时期传媒转型评析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l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传媒领域经历了一场自近代以来最重要和最富成效的现代化转型。新时期中国传媒现代化转型具有后发性、外源式、渐进变革特征。在传媒制度层面,传媒效率、公平和自由诸方面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性,但仍有进一步现代化的空间;在传媒文化层面,呈现出繁荣局面,文化表达多元化和传媒文化大众化特征具有解构既往高度政治性传媒文化的积极意义,但同时也出现道德品位低俗和审美价值贫乏的问题。未来传媒发展中仍需持续现代化,结合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中国特色和西方经验来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全面和谐的传媒现代性。
其他文献
文章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出发,联系当代文学创作实际,针对当下文学创作中存在的某些缺失,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文学创作应该确立的观念与责任:一是确立“和谐”思维方式,二是追求“和谐
理性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国家发展现代化的关系意义非同一般。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角度,用科学的观点来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传统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保护
法总是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追求,主体性与客观性是法的价值的重要特性。邓小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立足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现实,以平等、秩序、效率和正义为法的基本价值追
从句法上来看,“那样”的句法功能非常全面。“那样”在表义上具有·临时性,既能实指又能虚指,“那样”上指时指代旧信息而下指则指代新信息。从语用上来看,“那样”能使用语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高频出现“水意象”。水在诗歌中形态万千,水在诗人心目中引起的联想也繁杂多样.对中学语文教材诗歌中“水意象”进行分类,可要看到一幅。水意象”系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