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职人”文化

来源 :莫愁·天下男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nywang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人”是一个日本独有的词汇,最初的意思是“有一门技术的手艺人”。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这个词语的外延已经扩展到所有的工种,任何在本职工作中有着优秀素质和能力的人,都会被称赞为“职人”。在日本呆的时间越长,我越理解日本的“职人”文化——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极致,不断追求进步。
  我做洗碗工的店铺是一家面馆,老板唐桥一木是个顽固的老头,三十年来只做荞麦面,而且每天只做十五桌,想要吃碗面得提前一个月预订。他研制的“泉水荞麦面”,不加任何佐料,甚至连盐都省掉。干干净净的清汤寡面上只飘着两片淡淡的樱花瓣。可就是这碗面,让全日本的荞麦面师傅都慕名前来品尝,并异口同声地赞美其味登峰造极。
  一天晚上,我结束严格的洗碗程序后,看到唐桥顶着一头灰白的头发在灯下工作,瘦小的身躯轻微地晃动着,似乎在进行一项虔诚的仪式。我好奇地走上前去,看见他正在刨筷子!我彻底愣住了,不知道唐桥要玩什么花样。
  等结束手里的工作后,唐桥才抬起头来看着我:“你是不是想问我为什么刨筷子?”我点点头。唐桥拿出一根没有刨的方便筷指给我看:“这是从中国进口的方便筷,筷体呈四方形,用这种筷子夹面条的话,容易把脆薄的荞麦面夹断。因此我把筷体的边角略微刨圆,这样夹面时对面条的伤害就小多了,顾客能吃得更加爽滑。”
  我彻底震撼了,这个身材矮小瘦弱的老人,如此费心费力,是什么样的精神支撑他如此热爱做面这份平淡至极的工作?面对疑问,唐桥严肃答道:“我做了无数碗面,但对于顾客来说,面对的只是一碗面,所以要让每碗面都体现出我的心意和尊重。”这天晚上,我和唐桥聊了很多,他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从招待工到厨师再到洗碗工,都是他一人操作,因为他想让自己的心意体现在每一个环节中;他做的荞麦面之所以好吃,是因为达到了荞麦面柔和的极致——普通的荞麦面是60%的荞麦、40%的面粉,但他做的荞麦面是95%的荞麦、5%的面粉,通过特定的手法揉制,所以即使不放任何调味料,都有着令人惊叹的口感。
  从此,我对唐桥的看法完全扭转了,他不再是那个严酷不通情达理的老板,而是为了一碗面奋斗终身的“职人”。
  研究生毕业后,我进入马尔特长谷川公司,这家1924年成立的公司,几十年来只生产锤子、钳子、美容用具等产品,到目前为止员工也就115人。然而它却是日本在欧美市场上份额最大的钳子类工具厂商。一把指甲钳、一把指甲锉,加一个皮套,竟卖到15000日元(约合人民币1000元)。
  我像日本人一样,对工作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和专注,努力提高技术,努力改造产品性能。每个月我们都会开会讨论机器怎么摆放、人站在什么位置、做什么动作最合理,一般至少能得出三四十条合理化建议,一条生产线最起码能改进三四次。
  在这种精益求精的“职人”精神带领下,日本人在追求技术进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世界上最小的塑料齿轮,直径0.149毫米,重量仅为百万分之一克。全球仅有一家企业掌握它的生产、加工技术,这家企业就在日本。苹果产品光滑细腻的金属外壳抛光技术,全球只有五家企业能做,都位于日本新潟县……除此之外,细到令人感觉不到痛楚的针、最精密的六角螺栓、飞得最远的铅球等,都是日本企业的得意之作。
  编辑 陈陟 czmochou@163.com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作为公司管理的关键要素之一,实现管理信息化,将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近年来,中铁五局二公司以人事档案为基础、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为平台,分项落实、持续推进、紧密结合、努力创新,有力推进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进程和应用。  领导重视 配强资源  按照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中铁五局统一部署,二公司早在2010年1月初就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提出了确保2010年3月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上线运行、2011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