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我们全民的节日”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eng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地时间5月5日上午,德国特里尔的西蒙教堂广场,一座雄伟的马克思塑像,在中德两国代表以及现场观众的注视下,缓缓揭幕。新揭幕的马克思雕像,本体高4.6米,基座高0.9米,总高5.5米,与马克思的生日相契合。雕像中的马克思凝视远方,手拿书本,迈步向前,坚定沉稳。揭幕仪式一结束,许多市民和游客就纷纷涌到雕像旁欣赏并合影留念。
  200年过去了,马克思已成为故乡特里尔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不过,马克思不仅属于特里尔,更属于德国,属于全世界。
  马克思雕像“对特里尔很重要”
  1818年5月5日,马克思出生于特里尔,他在这里度过了17年的时光。他曾留下的痕迹和后人对他的缅怀,共同构成了这座小城中的马克思元素。
  2017年3月,特里尔市议会以多数赞成的表决结果,决定接受中国赠送一座马克思雕像。特里尔市长莱布在市议会投票前表示,马克思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公民之一,是19世纪的历史性人物,“我们不应该藏着他”。5月5日雕像揭幕仪式上,莱布说:“马克思出生在特里尔令我们很自豪,所以这尊雕像对特里尔很重要。”为此,特里尔市曾多次派人前往中国,与雕像作者、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反复商讨设计方案。
  今年4月12日,中国赠送给德国的马克思铜像正式抵达特里尔,竖立在毗邻其故居的西蒙教堂广场。广场附近的马克思故居位于特里尔布吕肯街10号,是一座灰白色3层楼房。1818年,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租用了这所房子,同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在这里。当时,楼上是马克思一家的住室,楼下是律师事务所。马克思一家在这里住了一年半时间。1968年,亲社民党的艾伯特基金会把马克思故居改建成纪念馆。馆内藏有马克思珍贵的照片、手稿和相关文件,并通过影片等形式全面展示马克思的生平、著作和对社会的影响。
  “卡尔·马克思年”精彩纷呈
  特里尔市政府从去年就开始着手准备纪念活动,并将今年命名为“卡尔·马克思年”。纪念活动将持续到10月,共将举行大约300场活动,包括研讨会、读书会、电影放映会和音乐会等。这些活动得到了德国联邦政府、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政府和特里尔市政府的资助。特里尔市市长莱布谈到今年的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时激动地表示:“这将是我们全民的节日!”
  此前一天5月4日,“马克思1818年-1883年,生平、著作和时代”主题展览等一系列纪念活动正式开幕,标志着当地为纪念这位伟人所籌备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由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举办的这一大型展览,由德国联邦总统施泰因迈尔担任监护人,是迄今为止从文化史角度反映马克思生平及思想的展览规模最大的一次,共向全欧洲各地征集到约400件展品。展览以马克思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政治和经济变革为大背景,聚焦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历程。
  出席当天活动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表示,马克思是一位“思考面向未来”的哲学家,纪念马克思具有重要意义。他认为,理解马克思必须要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出发。他同时表示,马克思通过其著作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
  就在5月5日雕像揭幕当天,重新布展后的马克思故居博物馆也正式对外开放。故居博物馆当天推出名为“从特里尔走到世界:卡尔·马克思及其思想的影响持续至今”永久主题展。展览用更多空间展示了马克思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马克思更加受到关注的内容。新展出的展品包括马克思的扶手椅,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就是坐在这把扶手椅上睡去,从此再没醒来。《共产党宣言》(第一版)、马克思亲笔信件和一些私人藏书也首次在此展出。
  此外,特里尔市还发行了印有马克思头像的零欧元面值纪念钞,零欧元的设计契合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第一批5000张已经售罄。漫步在特里尔的街道上,行人会发现使用很有亲和力的马克思形象的交通信号灯。在一条步行街上,人们还会看到悬挂写有“我们是马克思”字样的宣传画。
  今年6月,特里尔还要举办“遇见中国——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系列文化展”,向观众展示一个开放包容、现代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
  西方对马克思学说的关注在不断升温
  如此众多的纪念活动,说明德国国内对马克思的学说仍然予以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经历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越来越多的德国人开始重新关注马克思主义,关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与批判。
  德国著名经济学家托马斯·库钦斯基认为,没有任何政治文章比《共产党宣言》更有影响力,《共产党宣言》的语言深入人心,触及了人们的灵魂。
  德国柏林技术与经济大学教授米夏埃尔·海因里希指出,西方贫富分化等经济社会问题越来越凸显,很多人求解于马克思的理论,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就出现马克思著作读者人数增加的趋势,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趋势。
  德国左翼党执委会前委员沃尔夫冈·格尔克更进一步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没有过时,直到今天,世界还是像马克思所描述的发展规律那样运转。
  马克思故居博物馆馆长诺伊说,人们应该像马克思在他的时代那样深入思考,从而让人类社会更加公平、正义。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不仅德国,而且西方许多国家对马克思学说的关注在不断升温。
  (摘自5月7日《光明日报》。作者为该报驻柏林记者)
其他文献
日前,美陆军部长马克·埃斯珀在陆军举办的研讨会上阐述了陆军未来10年的发展愿景。即到2028年,美陆军将具备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开展的联合、多域、高强度冲突中进行力量部署的能力,阻止对手侵略并开展非常规作战。这是自2016年美陆军关于推动“多域战”概念走向实践的最新阶段性目标的论述。  “多域战”概念要求陆军能够将作战力量从传统的陆地,拓展到空中、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电磁频谱等其他作战域,获取并
我爱在朝霞升起時,捧一杯清茶,执一本好书,坐在楼顶细细品味茶的苦涩回甘,欣赏书中的精彩世界。  我不爱超市里卖的红茶、绿茶……那叫茶?不,那是饮料。真正的茶应该是只用茶叶和白开水泡就。嫩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后,要经过萎凋、炒青、揉捻等多道烦琐复杂的工序才能变成茶叶。有一次,我从头到尾看完了整个制作流程,担心它们经过这般“折磨”后面目全非。可在被沸水泡过后,原本卷成一团的茶叶舒展开来,由上而下,由下而
日本人对于很多东西都有莫名的执着。比如吃完饭后,餐具一定要整整齐齐放在一起。家里应该是整齐明亮的,所有东西都该有它的位置,所以日本的百元店里面,有各式各样的收纳物品。而垃圾的分类收纳在日本人看来关系到生活质量,所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家里,小孩子都会被父母教育怎么正确地分类丢垃圾。日本街头,也因此几乎纤尘不染。在日本,扔掉一件垃圾有多难?  日本的垃圾有很多种分类,并且分类规则严格。拿神户市来说,市民
2019年12月30日,一项新的中考改革政策瞬间刷爆云南省中学生家长的朋友圈。原来,云南省将国家《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定的科目全部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科开考,共计14门,总分为700分。各学科分值分配为: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各100分;物理50分;政治、历史、生物学各40分;化学、地理各30分;音乐、美术、劳动技术各20分;信息技术10分;此外,生物、物理、化学要考实验操作,首次
“我相信,各位朋友都能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第二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在主旨演讲中的这一句话,温暖人心。  5日开幕以来,进博会展馆内人头攒动、热火朝天的景象,再次让世界领略到了“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的精髓。换名片,加微信;谈生意,话合作;谋开放,赢未来……截至11月7日,参展商和采购商共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协议千余项,举办新品展示等配套活动250多场。  近14亿人的中国市场不断扩大开放,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6月10日在青岛接受媒体采访,介绍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成果。全文如下:  一、问:中方时隔六年再次主办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同时,这也是上海合作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您如何看待本次峰会的特点和意义?  答:同以往的上合会议相比,此次青岛峰会可谓规模最大、级别最高,成果最多,创造了一系列上合组织的纪录。这次是上合扩员后首次召开的峰会。上合组织现在已拥有8个成员
“这是一部海外华人奋斗史。”库尔班江·赛买提对记者说。  他的新作《我从中国来——海外新疆人》刚刚面世不久,厚厚的一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上,作者库尔班江微微颔首,眼神坦荡。  这是库尔班江“我从新疆来三部曲”(《我从新疆来》《我到新疆去》《我从中国来》)的最后一部作品。作者自2016年7月起,历时3年,走访了20多个国家,采访、记录了200多位在海外生活的新疆人的故事,最终挑选出其中70多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小平同志总是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和普通群众亲密相处的动人故事。  1983年2月11日,小平同志来到杭州灵隐寺,不少游客认出了他,人群中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小平同志向人们挥手致意,还不时地握握游客的手。当他看见一位小女孩在大人的怀抱中拍着可爱的小手欢迎他时,就笑着用手摸了摸孩子的小脸说:“这娃娃长得好胖啊!叫什么名字?”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长江是生命之河,也是幸福之河。人们依江而生,沿江而兴,滔滔江水里有文化,有财富,有民生。  虽是共饮一江水,沿江不同地区的民生水平却各有不同。长江两岸,既有上海、武汉、重庆这样的现代化大都市,也有还在努力脱贫的三峡库区、中部蓄滞洪区和7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地區发展条件差异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大,决定了民生长江的建
随着中国经济及金融整体去杠杆,长期以来未被高度关注的中国家庭债务问题,逐步浮出水面,成为学界的研究重点和争议焦点。其中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中国家庭的债务情况是否存在较多统计遗漏,居民的债务压力是否过大,会否引发更深层的金融风险?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2017年11月下旬发布《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指出,中国家庭杠杆率从二季度的47.4%上升到三季度的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