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例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全身肝素化前、肝素化后10 min、转流30 min、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膜糖蛋白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5例择期CPB下行心脏手术的病人,在全身肝素化前、肝素化后10 min、转流30 min、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10 min及术后24 h分别检测血小板数(PLT)、血小板聚集率(PAGM)及血小板膜糖蛋白(CD41a、CD42a、CD61、CD62p)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on,MFI)的变化.结果肝素化后10 min PLT及PAGM明显下降,转流结束肝素中和后
其他文献
2002年6月15日、6月19日和6月26日分别从同一患者血液中分离出埃切/卡氏毕赤酵母菌,报告如下.1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6岁,于2002年6月8日严重外伤急诊入院,入院后经影像等检查
目的 探讨乳腔镜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采用亚甲蓝染色法在乳腔镜下切除36例乳腺癌患者的前哨淋巴结(SLN)和腋窝淋巴结(ALN),随后行患侧全乳腺切除术.结果 36例患者SLN检出率为97.22%(35/36),灵敏度为92.86%(13/14),准确率为97.14%(34/35),假阴性率为7.14%(1/14).ALN每例切除数目12~21枚.结论 乳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在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颅内胶质瘤显微手术30例。结果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胶质瘤及其周围解剖结构定位准确,平均注册误差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的CT表现,评价CT对肾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细胞癌的CT表现特征:大小、密度、边缘部特征、多期强化特点、分期、病理特点等,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肿瘤直径小于3 cm者8例,介于3~6 cm者15例, 6~9 cm者9例,大于9 cm者10例.平扫肿瘤为高密度者7例,等密度者9例,低密度者26例.24例肿瘤边缘不清,8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急性化脓性腹膜炎中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104例化脓性腹膜炎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对腹腔镜手术实施率、诊断正确率、治愈率、中转手术率进行回顾性
肝血管瘤是肝脏良性肿瘤中发生率最高的肿瘤,Adam将直径>10cm的血管瘤称为巨大肝血管瘤.尽管巨大肝血管瘤破裂发生率并不高,但发生破裂后手术病死率高达36.4%,若仅行缝扎则病死率高达37%[1],因此目前大多数观点认为需进行早期干预,而且巨大肝血管瘤除增加病人心理负担外,瘤体可能逐渐增大,出现疼痛、贫血等并发症,尤其是位于肝门处的瘤体发生上述情况,使手术切除难度明显增加.我院肝胆外科199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2年10月~2004年9月进行的同种异体肾移植病例中发生
2003年5月,我们从1例诊断为左颞顶叶脑脓肿患者的脓肿液中,2次分离出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菌(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报道如下.
目的 观察经侧脑室短期反复应用尿激酶(UK)和维生素C(Vit C),并行侧脑室外引流,对预防动脉瘤破裂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DCVS)的效果.方法发病后48 h内,手术夹闭瘤颈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FisherⅢ级动脉瘤破裂30例.经侧脑室注射UK和Vit C治疗15例,对照组15例,以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作为症状性DCVS的诊断依据,评估预后.结果 UK和Vit C治疗组术后3~4 d血凝块消失,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