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团登记是社团组织获得合法社会地位的前提性条件,需要严格的按照法定程序走,进而才能获得合法地位。因此,这就要求要实现对社团登记的有效管理,并要对社团日常的行为实现有效的监管。然而,当前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进而致使管理的质量与效率明显不足。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中所呈现出的问题,其次,为民政社团登记管理部门工作的开展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社团登记;管理工作;严格;建议
  一、前言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培育与发展社会中介组织成为了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一大落脚点,在此背景下,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给相应的社团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在社团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管理工作自身有效性的发挥,同时也使得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无法充分实现自身功能与价值发挥。因此,当前,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凸显重要。
  二、当前社团登记与管理工作中所呈现出的问题
  1.社团登记存在着随意性过大的问题
  在实际开展登记工作的过程中,要求社团管理部门要严格的按照法定程序来实现对社会建立资格的审批,只有社团自身的条件能够满足法律程序,才能获得合法地位。但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登记工作显然存在着很多缺陷,并没有按照法定程序实现对社团资格的一一审查,整个程序的审批随意性过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团体的创建并没有按照要求实现具体的学科划分,致使社会团体性质不明;第二,并没有按照社会团体这一行业的相关规定对社会团体登记的资格进行有效的审核;第三,以部门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团体的设立,并且强调要按照上下对口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团体的建立;第四,很多时候在开展登记工作时,都会将发起人的社会地位与影响力当做是重要的标准,缺乏公平合理性,且违反了相应的规定。以上登记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致使当前社会团体部门冗杂,对社会的贡献被弱化,且为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对相关管理工作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认识,管理力度不足
  社团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是确保社会团体有序开展工作的基础性前提,只有管理工作的力度过硬,才能确保社会团体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价值。然而,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状况看,由于对相关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全面且深刻的认识,致使管理力度不足,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无法实现自身功能与作用的发挥。管理工作上所存在的问题具体如下:
  (1)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自身的发展滞后,无法满足社会团体发展形势下的要求
  首先,相应的管理机构在设置上不够完善,无法适应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部门的发展形势。当前社会团体作为政府职能承担的一大主力军,在政府职能改革的背景下,发展迅速且不断壮大,但是登记管理机构很少,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其次,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结构不合理,个人的素质不达标,无法实现这一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最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充足的经费做支撑,进而无法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
  (2)相关政策法规无法满足当前管理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确立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都促使社团管理工作面不断拓展延伸,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都使其没有制度可依。目前,我国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方面的制度法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尚未实现完善与更新,致使无法为当前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
  (3)尚未实现管理工作的协调开展
  基于当前社团管理工作面的广泛性,要想实现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就需要实现与其他部门的协调合作,进而才能确保管理的力度与效率。但是,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尚未实现与相关业务部门、挂靠部门以及职能部门的紧密合作,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进而致使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4)管理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团体本身的结构就出现了不合理的现象,进而“政企不分”问题等使社会团体失去本身社会价值;与此同时,很多社会团体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按照行業的要求实现规范的运作。而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在管理上所采用的方式方法过于单一,依旧被传统的管理程序所束缚,进而致使管理效果差,无法确保社会团体这一社会中介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民政社团登记管理部门未来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1.要针对社团成了必要进行严格的审核
  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团体作为政府职能的转接部门之一,其的建立需要有着一定的功能与价值,进而才能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做出自身的贡献,进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动力。因此,这就要求民政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要严格审查社会团体建立的价值与意义,明确其是否满足国家与政府对于的要求。针对学术性团体不断泛滥的现状,需要实现对其的合理分科设置,按照学科分类的基本要求实现科学的学科划分,进而确保边缘性社会团体的建立能够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能,同时为新兴的社会团体指明方法方向。此外,针对专业性强的社会团体,要使其准确定位自身的职责,需要立足于培养社会高精端人才,进而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基础,对于社会福利性团体要从贡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角度出发,使其能够在公益事业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职能与作用。
  2.要按部就班的实现准入流程的审核,确保符合法定程序
  社会团体的建立需要按照法律的规定,确保在法律程序上符合相应的要求,才能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因此,在实际开展登记管理工作中,要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准入的资格进行严格的审核,需要对于其开展活动的依据、宗旨、人员资格等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所开展的活动以及相应的组织人员完全符合法律条款的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团体的建立能够在满足合法化的基础上,在社会中本着自身的原则与宗旨,全心全意的为社会做出自身的贡献。   3.要确保登记手续符合流程
  严格社团登记管理需要实现对社会团体登记手续的有效审核,确保所有的手续符合规定,一般情况下,这一程序内容为:首先,要具备发起这一团体的相关手续;其次,要具有相关的许可手续,且要具备相关的筹备手续;再次,要经过登记获得合法的社会地位;最后,要具有社团成立手续的证明。只有具备如上五道程序,才能实现对社会团体社会地位的认可。
  4.要实现登记过程的规范化
  在落实社团登记工作的过程中,要确保登记流程的规范化,具体要求做到如下几点:第一,要使用统一且规范的登记表格,实现登记填写上的规范化;第二,要求社会团体所提供的相关资料要完整且必须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第三,登记审批手续、批准公文、相应资格证书等都要符合规范化的要求;第四,用来归档的所有资料都需要符合归档档案资料的规范化要求。
  5.推进社团登记管理机构建设的进程,实现相关政策法律的完善
  针对当前社团管理部门建设上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人员配备上以及资金投入上给予政策扶持,针对当前办公条件等硬件设施问题,实现进一步的建设,进而针对社团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制度,打造专业能力素质过硬的队伍。与此同时,针对当前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要实现对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以确保社团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
  6.建立完善的制度體系,强化监管力度,并要实现对相关工作的有效指导
  在制度体系的建立上,需要社团管理机构按照现有法律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体系,以确保监管工作的开展有制度可依。同时,要通过有效的指导确保当前社团登记管理部门能够理顺现存的关系,进而顺利的实现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制度体系下,作为政府职能承接的主要部门之一,社会团体的建立需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要满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求。而这就需要社团管理部门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作用,针对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实现对社会团体登记的严格管理。同时,要实现对社会团体行为的有效管理,确保社会团体在获得合法社会地位的基础上,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功能与价值,进而在实现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的基础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前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徐茂良,武建梅.严格社团登记与管理[J].江南论坛:工作研究,2009,6(09):56
  [2]曾劲刚.基层社团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J].民政论坛,2012,12(06):34-35
其他文献
从教学内容体系、实验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体系三个方面全面进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实践证明,这些改革措施是可行有效的!
对竖井式跌水闸的结构、应用范围、水力计算、施工方法等方面做了简单介绍.
根据地表水与地下水观测资料,针对畅流期和封冻期的水文特点,采用非稳定流和稳定流方法进行计算,分析松花江佳木斯江段江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
期刊
根据冶金部门提供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钢材预计生产4200万 t,加上进口820万t,及可动用的库存600~800万 t,上半年可供利用的钢材资源有5160万 t 左右,而估计上半年只能消耗45
本文适用于单塔、双塔及多塔斜拉桥主梁的内力分析,其结构可以对称或非对称,作用于主梁上的荷载可以是均布恒荷载、集中恒荷载或活荷载,局部均布恒荷载或活荷载,主梁视为具有混合
分析了建筑物各部位产生渗漏的原因;提出了防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