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上脑膜瘤CT表现特征及临床意义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着重探讨鞍上脑膜瘤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解剖基础。材料和方法: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上脑膜瘤28例,结合CT横断面和冠状面以及脑窗像和骨窗像,对其肿块CT表现与周围解剖结构关系,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鞍上脑膜瘤28例具有下述CT表现特征:肿块起于鞍结节14例;蝶骨平板4例;鞍隔3例;前床突3例;以及从嗅沟、鞍旁向鞍上侵犯各2例;骨质增生硬化23例;伴视神经管狭窄2例,眶上裂扩大3例;肿块呈类圆形26例;不规则形2例;肿块大小3—5.0cm 10例;5.1-8cm 18例;肿块呈稍高密度2例,伴斑点
其他文献
患者,女,29岁,G2P1,LMP:2006.8.18。EDC:2006.5.25,因“停经33周。发现双胎之一胎死宫内半月,腹胀伴阴道流液半天。”于2006.4.8入院。未作产前检查。入院前半月B超检查发现一胎已死,未作特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慢性鼻副窦炎CT征象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148例慢性鼻副窦炎的CT和临床资料,对照手术和病理发现分析其CT表现特征.全部病例均行冠状扫描,23例加作横
目的:观察腑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沿腋下第4肋间作长6-8cm切口,切开前锯肌,肋间肌进胸,结扎,缝扎肺大疱或楔行切除较大肺大疱,干纱布摩擦壁层胸膜行胸膜固定术,如术野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63例经手术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式.结果:单纯脑室外引流术(第一组)8例,术后死亡2
目的:为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确诊率。方法:回顺性分析2004年3月2005年3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CT和/或腰穿证实的4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入院前的误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对35例外科切除胃癌标本的正常粘膜、肿瘤原发灶和淋巴转移灶进行IGFBP-2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并用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