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酒精性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位肝病,且有5%~15%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潜在危险[1]。近年来我们应用我院主任医师何太清老师的经验方联合西药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保肝消脂丸;多稀磷脂酰胆碱;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8-0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参照2010年1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2],将符合诊断标准1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70例,男51例,女19例,年龄32~78岁,平均41.28岁,病程平均3~21年,其中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对照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40.25岁,病程平均4~18年,其中轻度32例、中度30例、重度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性、病程及肝功能的改变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均严格戒酒,对照组给予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甘利欣注射液等;治疗组给予我院主任医师何太清老师的经验方保肝消脂丸9克(处方组成:茵陈12克,败酱草12克,田基黄12克,柴胡12克,甘松12克,苍术12克,云苓12克,陈皮12克,山药12克,泽夕12克,川芎12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决明子12克,生山楂12克,甘草12克。制法:将以上中药十六味按照比例配方配料,先行炮制、烘干、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取上述药粉加入适量的炼蜜做成每粒重9克的蜜丸即得),每日三次;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6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每日一次。两组均应用四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复常程度包括肝区疼痛程度,肝脾肿大的消除,腹胀、乏力、纳差的缓解度;(2)肝功能改善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3)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4)肝脏B超提示,肝脏脂肪的消除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或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B超提示肝脏脂肪完全消除为显效。有效: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改善,肝功能好转,B超提示肝脏脂肪部分消除为有效。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1,P<0.05为显著水准。
2 结果
3 讨论
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如能及时诊治可使其逆转,反之部分病人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因此,早期诊治对阻止酒精性脂肪肝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3]。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痞症、积聚等疾病范畴,何太清老师根据多年临床诊治经验,认为该病病因多为纵酒日久失节,或七情郁结,肝失调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湿浊内生,湿热蕴结;其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痰浊瘀血互结,导致肝脏脉络痹阻,凝结成积而形成,故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方中茵陈、败酱草、田基黄、决明子清热解毒利胆;柴胡、甘松疏肝理气;苍术、云苓、陈皮、山药、泽夕、甘草健脾化湿、利水化浊;川芎、赤芍、丹参、决明子、生山楂活血散瘀、消积散滞。多烯磷脂酰胆碱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中西药联用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酯,加速脂质的运转与排泄,调整脂肪代谢,以降低肝内脂肪,抑制肝细胞变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蛋白合成,而桴鼓相应,疗效明显。该病治疗全过程必须严格戒酒、饮食调理、畅达情志、适当体育运动,有助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历有名.降脂药物应用在脂肪肝治疗中的矛盾[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12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修订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3] 王吉耀.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流行病普查[J]中华肝病杂志,2000,8(2):115 -116.
【关键词】保肝消脂丸;多稀磷脂酰胆碱;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5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8-02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参照2010年1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2],将符合诊断标准14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治疗组70例,男51例,女19例,年龄32~78岁,平均41.28岁,病程平均3~21年,其中轻度30例,中度30例,重度10例。对照组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31~76岁,平均40.25岁,病程平均4~18年,其中轻度32例、中度30例、重度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性、病程及肝功能的改变症状及体征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治疗期间均严格戒酒,对照组给予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甘利欣注射液等;治疗组给予我院主任医师何太清老师的经验方保肝消脂丸9克(处方组成:茵陈12克,败酱草12克,田基黄12克,柴胡12克,甘松12克,苍术12克,云苓12克,陈皮12克,山药12克,泽夕12克,川芎12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决明子12克,生山楂12克,甘草12克。制法:将以上中药十六味按照比例配方配料,先行炮制、烘干、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取上述药粉加入适量的炼蜜做成每粒重9克的蜜丸即得),每日三次;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65mg,加入5%葡萄糖溶液静滴,每日一次。两组均应用四周观察疗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复常程度包括肝区疼痛程度,肝脾肿大的消除,腹胀、乏力、纳差的缓解度;(2)肝功能改善程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3)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变化;(4)肝脏B超提示,肝脏脂肪的消除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体征消失或改善,肝功能恢复正常,B超提示肝脏脂肪完全消除为显效。有效:临床症状好转,体征改善,肝功能好转,B超提示肝脏脂肪部分消除为有效。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1,P<0.05为显著水准。
2 结果
3 讨论
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弥漫性肝病,如能及时诊治可使其逆转,反之部分病人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因此,早期诊治对阻止酒精性脂肪肝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3]。本病属于中医胁痛、痞症、积聚等疾病范畴,何太清老师根据多年临床诊治经验,认为该病病因多为纵酒日久失节,或七情郁结,肝失调养,伤及脾胃,脾失健运,升降失常,湿浊内生,湿热蕴结;其病机为肝郁脾虚,气滞湿阻,痰浊瘀血互结,导致肝脏脉络痹阻,凝结成积而形成,故治以疏肝理气、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基本大法。方中茵陈、败酱草、田基黄、决明子清热解毒利胆;柴胡、甘松疏肝理气;苍术、云苓、陈皮、山药、泽夕、甘草健脾化湿、利水化浊;川芎、赤芍、丹参、决明子、生山楂活血散瘀、消积散滞。多烯磷脂酰胆碱通过直接影响膜结构使受损的肝功能和酶活力恢复正常,调节肝脏的能量平衡,促进肝组织再生,将中性脂肪和胆固醇转化成容易代谢的形式,稳定胆汁。中西药联用能有效地降低甘油三酯,加速脂质的运转与排泄,调整脂肪代谢,以降低肝内脂肪,抑制肝细胞变性,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蛋白合成,而桴鼓相应,疗效明显。该病治疗全过程必须严格戒酒、饮食调理、畅达情志、适当体育运动,有助于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历有名.降脂药物应用在脂肪肝治疗中的矛盾[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127.
[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修订版),中华肝脏病杂志,2010.18(3),167-170.
[3] 王吉耀.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流行病普查[J]中华肝病杂志,2000,8(2):115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