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思考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人都应当具有一定责任感,因为社会需要所有社会成员对其所在的社会负责。社会没有其成员自身的负责,其社会的发展当是没有任何可能的。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教育关系比较密切。作为学科课程教学,需要思考学生责任意识的建立。本文对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的思考,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普通高中;历史教学;民族责任感;培养策略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历史教学课程,不仅仅就是让学生懂得一定历史知识,如果仅以学生获取历史知识即为满足,那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严重不负责任。作为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实现,如果历史学科课程教学即以此为满足,那将完全会对此产生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非同政要之地位,但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思考着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的问题,现将具体的思考及实践拙于笔端。
  一、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需借助文本创新感悟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所涉猎的历史不仅仅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还涵盖着整个人类的历史,如世界历史,其范围可以说是纵横数万里;高中历史,所涉猎的历史不仅仅就是近代史、现代史,还有古代史,其跨度可以说就是上下几千年。这样的历史,有时代的变迁,有区域的跨越。高中学生学习历史,如果仅在对历史进行阅读,进行感悟是不可能在建立学生责任意识上去做文章的,最大可能是对历史事件知晓罢了,更谈不上去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意识。所以,作为历史教学的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首先需要学生借助文本创新感悟历史事件。历史事件是相关历史的文字再现,都是比较尊重历史的文字再现,而且都是历史事实的再现。历史事实对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有无借鉴意义,能否发挥促进作用?需要学生对历史事实进行相关的创新感悟。让学生创新感悟历史,一般可以采取的策略是让学生能够将历史事件与当今的时代乃至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关意义上的比接。譬如高中历史中都有比较具体的雄壮之美的情形再现,也不可避免地出现着一些柔情之美的历史故事。学习着这样的历史,当然学生能够比接当今时代,去认识雄壮和柔情之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支撑作用,去认识雄壮和柔情之美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比翼齐飞的作用。作为当今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绘就,而实现所必需的则是民族成员雄壮和柔情之责任意识的建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从一定角度去思考,就当是历史文化积淀所凝聚出来的文化结晶。
  二、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需借助文本坚决弘扬历史传统
  历史都是已经过去的,历史是可以令人赞扬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是可以去挑剔的,历史也不就是相当完美的。如果我们现代人去不假思索地用现代理念去评价历史,尤其去评价历史人物是很不客观的,也是相当不够科学的。这是因为整个历史就是在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它的发展不可能就是相当完美的,也不可能就是怎样的充满着科学意义。人们都熟悉的《陈涉世家》,陈胜所蛊惑人心进行起义的语句就是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是那“苟富贵勿相忘”。类似于这样的蛊惑人心之语句在整个人类历史事件中只有表述的不同,其实质意义当是不差毫厘的。如果在平时历史的相关教学中,不去思考学生坚决弘扬历史传统的信心坚定问题,那学生也是完全不可建立历史学习的民族责任感的。在学习历史的完全责任感的建立上,需要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实现学生的辩证分析历史,实现学生的创新理解历史。如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中,一代伟人毛泽东曾对相关历史做过评价,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伟人所做出的评价是在贬低“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不!完全是在凭借“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历史去激发上世纪伟大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锐气,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和肩负的责任已经不同于“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激发人们去做那“还看今朝的风流人物”,去做无产阶级的革命事業。当一个个学生在能够做出如此之思考的基础上,那学生所能够建立起来的就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点赞,而是在熟悉历史人物的基础上,建立起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民族传统的信念。
  三、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需借助文本踏实进行现实实践
  应当说,学生认识历史需要相关意义上的实践。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真正建立相关意义上的民族责任感,也是需要实践的。学生学习历史的民族责任感的建立,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在对学生进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育教育。对高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需要从德育的认识论上进行思考,还应当从德育本体论上进行思考。德育本体论,多让学生能够得到德育的体验教育。德育的体验需要人们在这样的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研究,如情感的陶冶,心智的启迪和行为的匡正等。在现阶段的德育教育中,人们似乎比较少地去关注学生的行为匡正,多在口头说教上去做文章。这样的教育当是毫无任何效果的,也是毫无实质意义和价值的。所以,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需要进行这样的思考:借助文本踏实进行现实的学生实践有无必要?还有无可能?其回答都应当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必需和可能。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有许多涉及民计和民生的历史问题,让学生去学习历史,人们可以多让学生进行相关民计民生问题方面的实践。如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需要进行改革,需要进行创新意义方面的改革。祖国结束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实现改革开放,推进着民族的辉煌。但人们需要考虑的是改革开放也并非就不具任何意义上的瑕疵,人们对改革开放也颇有微词。如何去看待当今的改革开放?需要学生在掌握历史的基础上看待改革的必要,也在掌握历史的基础上看待改革所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让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的实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矫正改革开放中所存在的问题,去思考作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去如何肩负促进民族辉煌的历史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需要进行思考的内容当为广泛和复杂,但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只有不畏艰险而前行的责任和行动,不可有任何畏缩不前的可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人们比较积极的思维中,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的历史教学定可绽放靓丽奇葩。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9.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12.
  [3]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岳麓书社,2007,06.
其他文献
本文就湖湘文化的研究对当地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的影响,以此为当地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一些突破点。 This article will provide some breakt
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偏低,作为班主任,如何管理好他们,让他们在学校期间能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成为首要任务。就此,本文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个性化教学也不断融入初中课堂的教学中,其中,多元智能理论的运用让课堂教学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本文简单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含义与特点,探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如何应对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壮大,是关系其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我国中小企业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环境、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化学实验以其生动的内容和丰富的内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意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要培养学生对科学自然观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创新精神。俗话说“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地理教学同样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而课堂教学则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
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个人读书可以使个人充满活力,而全民读书可以使国家强盛,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当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知识的渴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幼儿时期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前社会所需要的是全方位综合型人才。机械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进行综合实训教学是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够增强学生
一堂有效的思想品德课,必定要能引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也只有激起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才能引起学生的反思,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探索,促进正确观念的形成,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