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大板块饰面墙砖干贴平整度控制施工技术

来源 :建筑施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u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筑室内精装修中,室内大板块饰面墙砖采用传统的湿贴法施工容易出现空鼓、开裂等质量通病,且平整度难以控制.某项目室内大板块饰面墙砖采用干贴法,通过设置专用定位T形卡、锚固钉精确就位安装、基层精细化处理以及粉刷水泥砂浆层等组合控制方式,避免了质量通病的产生,且将平整度偏差控制在0.5 mm范围内,取得了理想的实施效果.
其他文献
为解决场地狭窄、周边环境复杂条件下的基坑支护施工难题,介绍了预应力悬臂支护结构体系.通过对支护结构施加预应力,使支护结构由向坑外位移趋势产生的土反力增量近似等于主动土压力,有效地控制了基坑变形,并缩短了施工周期.通过项目研究和应用,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预应力支护结构施工体系,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潮湿环境下土遗址保护是一项针对性较强且相对复杂的工作,受地域环境、遗址结构特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尚无一套成熟、标准的保护技术及加固材料供借鉴.但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的保护技术相对成熟,成功的案例也较多.结合具体保护工程,综合地下隔水墙和上部保护棚罩等工程措施,将潮湿环境转变为干燥环境后,再利用目前已有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遗址保护工程经验进行保护.总结的施工经验可供类似项目借鉴.
为解决二次结构施工周期长、劳动力需求高和工序繁杂等问题,基于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工业化特性,介绍了预制屋面烟道、窗台单元件等新型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实现预制混凝土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的技术要求.工程实践表明,将二次结构中的砌筑或现浇结构优化为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措施经济效益显著,符合国家节能环保要求,扩展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范围.
结合工程实际案例,介绍了一种地下室顶板侧梁开洞加固及防水施工工艺.经技术团队优化,提出采用粘钢加固与套管安装相结合的方案:梁内外侧采用粘钢加固,套管与粘钢焊接.现场实践证明,此种工艺施工简单、施工周期短,既能达到洞口加固目的 ,又能保证外墙防渗漏质量,为地下结构开洞等类似情况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值得推广应用.
槽式预埋件具有受力均衡、安装方便、机动灵活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解决大型外装幕墙和其他悬挂系统受力点难题的一种有效方法.普通的槽式埋件埋设方式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埋件的位置特别是标高会产生较大误差,通常采取的后处理办法是拆除不合格的埋件重新后置,极大地增加了施工难度和成本,也额外耗费了工期.为此,提出并介绍了槽式预埋件精准定位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逆作工程因其“先板后柱”的特性,结构柱顶处的水平施工缝不可避免.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以某逆作区域结构柱施工为例,设置了2个阶段的试验.阶段一通过控制多种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因素,总结了提高施工缝成形质量的要点;阶段二基于注浆工艺和灌浆工艺,提炼了针对不同缝宽条件下的加固修补技术.
凤凰山体育中心项目工程创造性地采用了“葵花形”钢网架+大开口索穹顶结构,其结构受力表现形式特殊,支撑体系结构新颖,与屋盖交叉施工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其中外立面斜向摇摆柱的临时支撑结构、看台柱焊接安装方法以及数值模拟协同施工等关键技术的运用,既有效确保安装质量,又保证了施工过程安全.该支撑体系施工技术的成功运用,为今后类似柔性屋盖支撑体系的施工积累了成熟的经验.
由于胶凝材料本身具有的干缩、徐变作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变化,轻集料混凝土隔墙条板自身容易产生细微裂缝.通过对板材拼缝的形状设计,由平头缝调整为曲柄型断面,有目的 地将单块板上的变形引导至板材拼缝处,有效降低了墙板后期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另外,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细部关键节点的质量控制,轻集料混凝土隔墙条板裂缝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了参考.
大型工业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其外墙系统基本均为轻钢龙骨钢结构结合夹心彩钢板的形式.根据轻钢龙骨的截面类型以及外墙夹心复合板的布置形式,整个墙面系统的安装方式及施工措施也有所不同.结合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厂房实际案例,介绍大型厂房复合板墙面围护系统的安装方法.
根据超高层工程建筑外立面装饰柱的建筑造型和结构体系,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难点与特点,并经试验之后对结果展开综合评估,最终决定采用经优化的施工方法,即使用定制钢模,用自密实混凝土将装饰柱柱身饰纹一次性浇筑成形.从工程实施结果上看,这种施工方法不但能保证装饰柱施工整体质量,而且能简化工序、提高工效,同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