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教学在湖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研究

来源 :无线音乐·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l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模块设置的原则主要包括,以学生为主体、整合教师的优势、弘扬学校体育特色、因地制宜与扬长避短的原则。阐述了五种模块设置的模式,即标准模块组合模式、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多元结构的模式、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块设置原则;模块设置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69-01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既是学习领域又是科目,而模块则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科目开发的主要平台和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体,模块教学就是按照以模块为核心的课程结构来组织与实施的。那么,以湖南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为例,进行模块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和采取哪些模式呢?就此谈谈看法。
  一、模块设置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运动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和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的课程价值,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注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生长发育的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接受能力情况等因素。
  (二)整合教师优势的原则。课改的关键是教师,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要在教研组内通过整合教师的专业优势,挖掘教师的潜能。例如,学校体育教师中篮球专业的较多,在选项教学时就可多设置篮球项目班,其它项目以此类推。另外应注意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的搭配,男、女教师的搭配等。
  (三)弘扬学校体育特色的原则。学校体育特色,是多年来学校体育特长和体育文化的积淀,继承和发扬这一特色,反映了广大师生的意愿。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或特色项目引进体育课程,有利于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有利于弘扬校园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四)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体育教学与地域环境、学生来源、师资力量、气候生态、场地设施等因素都密切相关,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条件,倘若学校缺少某些项目的师资或场地设施,就无法开展这个项目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综合效能的最优化。
  二、模块设置模式
  (一)标准模块组合模式。按照《普通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田径类运动和健康教育专题类,二个必修系列和六个运动系列中适合湖南省高职院校学生需求与学校可以开展的某些项目,作为课程内容,设置模块教学。
  (二)重视基础要求的模式。将田径类项目和体操类项目合并为“基础运动类”项目,作为学生的必修系列,并由此构建两个基礎运动类必修必学模块,为2个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强化学生基本体能的发展,可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重视学校特色的模式。学校将有深厚群众基础并已形成传统的体育特色项目,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我们可以将这些项目称为“校定必学项目”,通常为1学分,这样做的好处是将学校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一批进入学校传统项目运动队的后备力量。
  (四)多元结构的模式。针对来自不同学校的高一新生,在体育能力、锻炼习惯和学习基础上的差异,在大一时不马上打破行政班界限进行选项教学,而是着重打好基础,进行多元目标的学习,即以行政班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水平五必修必学(田径)和基础(体操)、通识(学校选项教学将开设项目的常识性内容)的学习,教师按模块内容走班上课。大二年级为指导性自主选项学习,大三年级为自主性选项学习(1~2项)。这样,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能够较好地全面达成湖南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各项目标,从量变到质变地储备一定的运动技能,为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打好基础。
  (五)复式教学的结构模式。有的学校因受条件设施的不足和师生人数较少等因素的限制,不能根据学生的选项而打破行政班、重建教学班,为解决这一困难,可采用对行政班多数学生所选的两个项目必修必学模块,选择复式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
  总之,模块教学是高中课改的一大特色,如果没有模块及其真正运作,课程改革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就难以得到具体落实。我们在进行项目和模块内容的设置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模块教学的模式,积极、有序地开展选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与特长,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廖文忠.高职选项教学[J].教师教研,2008(5)
  [2]冯晓楠.体育课程改革新策略[M].宁夏教育出版社,2009.6.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的机械投入快速上升,农机作业服务投资迅猛发展,农户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节约劳动的农业生产方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影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能够充分推动全省的经济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农业总产值占比有所下降,但在国民经济中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
摘 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促使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不断推动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多样性以及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亲和性,使它们产生了很好的互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不再是原来意义层面上的“辅助”,而是具有更广泛、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关键词:现代技术;数学整合;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
摘 要:本文主要从“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点分析出发,通过对其实施过程中内外环境保障策略的研究,从而寻求构建适合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能较好体现特色化办学和个性化发展的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施环境;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4-070-02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如何建立高质量、
摘 要:本文针对现阶段大学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归纳,阐述了不适应的具体表现,分析了学生不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的原因,建议促进中学及大学办学理念以及育人观念的有效衔接,并实现中学和大学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的衔接,同时,从人际关系以及理想信念教育方面促进两者间的完美衔接,解决大学新生对大学学习和生活的不适应问题。  关键词:大学新生;不适应;中学与大学教育;衔接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