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渭清三回故乡

来源 :百年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024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后,江渭清担任南京市委第二副书记。江苏恢复建省后,他先后担任中共江苏省委第二书记、书记、第一书记等职,是江苏省委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第一书记。“文革”后期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1982年9月任中顾委委员。新中国成立后,江渭清大多时间在江苏工作和生活,但他曾三次回到故乡湖南平江,改革开放前后三回平江感受的巨大反差,令江渭清终生难忘。
  1950年秋天,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经济恢复工作正在全国展开。这时,党中央决定,让部分几十年南征北战、走过万水千山,与家乡断绝音讯的负责干部回乡探望,寻找亲人。这些老战士回到故乡后,要把党对老区人民的怀念带回去,感谢他们为中国革命做出的贡献和牺牲,向老区宣传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策,以扩大党在老区的影响。红军时代参加过平江起义,1930年参加过第一次打长沙,并屡建功勋的江渭清当时担任南京市委第二副书记,他离开家乡已经22年,中央决定将他列为第一批回故乡探望的干部之一。江渭清的故乡是湖南平江县时丰村秀水大屯。党中央通知他回故乡探亲,他心情万分激动。在回程的路上,少年时代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不断在他眼前浮现。平江暴动后离开故乡时母亲牵手送别的情景历历在目,眷恋之情沸腾在心,泪水一直在他的眼眶里转动。如今,不知父母兄妹是否还在人间,还有那些支援平江暴动的乡亲、为革命奔走的同学是否还活着。他又想起当年参加平江暴动的同志都已牺牲在战场上,今天只有他一个人回来,而且身上挂了八次花,腿部已经伤残,他是从牺牲的战友们的尸体里爬出来的人。
  江渭清突然回到故乡,轰动了全屯,许多年纪大的人惊讶地说:是渭清吗?他活着回来了!一时,全屯的人都来看他。乡亲们对他都很热情,对共产党一片称赞声。回到家里,他见到离别20多年的母亲,母亲拉着江渭清的手说:“你总算回来了,和你一起走的都回来了吗?”为不使母亲伤心,江渭清含着泪说:“都回来了。”“那就好!”母亲深情地看着江渭清,一直拉着儿子的手。
  1950年,湖南刚刚解放不久,群众生活还很苦,但乡亲们没有一点儿怨言,因为他们看到了共产党是为人民的,干部艰苦奋斗,清廉务实。他们感到生活会有希望的,对解放了他们的共产党充满了信任,都相信好日子定会
  到来。
  江渭清在家住了7天,他一面向群众讲解党的政策,一面慰问为革命献出亲人的乡亲们。当时,江渭清的家乡已着手进行土地改革。人民真正当家做了主人,这是盼望了多少世代的大事情。人民群众对党的热爱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男女老少都说共产党好,人民军队好!当年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年轻人,没有白闹。群众都说自古以来没见过毛泽东领导的这样好的军队,红军爱民如子、亲民如家人。总之,对共产党歌功颂德、赞声不断。因为不论是秋收起义,还是平江起义,都是从湖南发起的,湖南子弟大都跟着共产党走了,20多年,家乡人民盼共产党回来,就像盼星星盼月亮。家乡群众对共产党的拥护是从心里发出的。
  1959年,江渭清已担任江苏省委第一书记、南京军区第三政治委员。这时的形势和1950年已经完全不同,江渭清所在的江苏也是政治风云迭起。恰恰就在这年9月底,他接到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三封加急电报,电称:“你母病危,速归。”于是江渭清请示当时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允他回乡看望母亲。假很快批下来了,他立即动身,先乘飞机到武汉,后乘火车到长沙,再坐汽车到平江,于当天晚上赶到家里。他来到母亲病榻前时,母亲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次日凌晨,老太太摸着江渭清的头,确信儿子已经回来,之后不到两个小时就离世了。母亲去世后,江渭清将兄弟姐妹等人召集到一起,提出丧事从简,一不请和尚道士,二不请吹打弹拉,三不请人吃饭,只开个简朴的追悼会。江渭清亲自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口:“勤俭建国,节约治丧。”当时中国经济面临极端困难,农村生活异常贫苦,许多人都生了浮肿病。七里八村知道江渭清这个大干部回来都赶来诉苦,询问为什么办公共食堂,为什么不许搞副业,为什么要搞“大跃进”。群众说:搞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是很好吗?但这时江渭清并不了解乡间群众的情况,他还宣传人民公社好,群众都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这已经不是江渭清第一次回来时的眼光了。安葬这天,江渭清家请乡亲们吃了一顿饭。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从几十里外的乡下买了一口只有40多斤重的小猪杀了。小猪瘦得可怜,没有多少肉,煮了一锅汤。后来,江渭清叫秘书想了许多办法买了100斤大米、几百斤山芋,买了50斤黄豆做豆腐,没有几天就吃光了。江渭清很心酸。他后来心情沉重地说:作为一个省委书记,我当时深感内疚。对不起为革命做出那么大牺牲,革命胜利后又过着这么苦日子的老区人民。江渭清知道,这些都是由于浮夸风、“共产风”等“左”的思潮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结果。但当时庐山会议刚开过,“左”的形势异常严重,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江渭清在家只住了三天,将母亲提前安葬后,便回到了南京。
  江渭清二次回乡感触很深。回到南京后,一次毛泽东在浙江要他汇报江苏情况,他如实汇报了江苏的情况和回湖南家乡的情况和感受。并向毛泽东建议:“共产风”要纠正,公共食堂不能再办下去,浪费太大,家庭副业不能全搞光。第二次回故乡,由于江渭清看到农村的实际情况,他的脑子不再发热,实事求是成为他工作遵守的座右铭。
  江渭清1959年第二次回故乡到1984年第三次回故乡,中间相隔23年。
  1982年,江渭清从一线退下来,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84年10月,他第三次回到故乡。这次回乡他住的时间较长,还深入到乡里进行调查研究。这时,他的家乡简直是另一番天地。乡下喜气洋洋,许多乡亲又来看他。这次不是来讨饭吃了,也不是来诉苦,是来告诉江渭清他的家乡每人每年平均可收获900斤粮食,年终分红,每户还能拿到1000元,甚至更多一点。副业发展也很兴旺,98%的农户杀了过年猪,公社已经盖起了宽敞的电影院,农民劳动之余可到那里看看电影。群众不再吃山芋、红薯,而是吃大米、白面。农村普遍搞起了联产承包、专业承包。乡亲们关心的主要不是生活问题,而是现行的农村政策会不会变。他曾到苏州去看邓小平,说农民担心政策再变,邓小平说,不会再变了。江渭清对改革开放仅仅几年的变化深有感触,特别是这次回去他的侄儿为他杀了一口近200斤重的大肥猪,江渭清十分感慨。想起他母亲去世时,他跑了几十里才买到一口40斤重小猪,真是今非昔比。江渭清回到南京后,激动中赋诗一首:“谁道平江路不平,乾坤奠定是人民。坚持马列春常在,遍地黄金遍地银。”
  感触中,江渭清对他三回故乡所见到的农村不同时期的变化,作了较为深刻的分析:过去,我们不面对现实,喜欢搞“左”的那一套,不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上多动脑筋,而是瞎指挥、乱折腾。当时我们有些干部存在着“三个误解”:把社会主义误解为共产主义,把集体所有制误解为全民所有制,把按劳分配误解为按需分配。看不到现实情况是“三个不相适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与群众思想觉悟不相适应,与干部的管理水平不相适应。幻想一下子就把中国变成共产主义社会,结果欲速则不达,适得其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坚持的是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集中力量搞四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时期是我们国家35年来最正确、最充满希望的时期,这是邓小平与党中央的同志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
  当时,江渭清已74岁,但他对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要在有生之年继续发挥余热,为实现国家“四化”竭尽余力。(编辑 潘 鹏)
  (作者是解放日报社退休记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寻肝癌细胞中高表达的肝素酶(heparanase,HPSE)对裸鼠肝癌门静脉微瘤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根据既往研究结果,分别选取高表达和相对较低表达HPSE的HCCLM3和Hep G2两种人肝
特稿专递发表党史专家、学术权威及有关领导撰写的关于党史、军史的重大稿件。伟人风采追忆中共领袖的丰功伟绩,展示他们在治国理政方面的杰出才华。将帅传奇记述开国将帅们
一前言阿根廷索拉纳斯与杰提诺的影片《酷热时分》于欧洲(佩萨罗—1967年)首映后,在电影界和政界都引起极大的关注。这是第一个运用大众传播媒介一电影对拉丁美洲的新殖民主
中国园林历来讲究山水,素有“无水不活,无水不秀”之说。在一个大学校园内有一大片水面,可谓是搞好绿化美化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天津大学——这所我国近代史上建立最早的大
在电子制作过程中,必须绘制PCB图和制印刷电路板。目前大部分PCB图绘制工作都使用PROTEL软件。对其使用已较熟练,但是由于有时对电路板的总体布线的不合理,从而导致所设计出
吉剧在花冠与嘡嗒交错的道路上,踉踉跄跄地走过了三十年。这跨过四个年代的岁月并不算短,可它仍做为一个新兴剧种被苦心经营着,以维持门庭冷落的局面。的确,做为摇篮艺术的
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显示:2010年《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总被引频次10044次,影响因子1.911,即年指标0.309,五年影响因子1.743,被引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大多数领导干部对这句话已经烂熟于心。主体责任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吸收了东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改革封建传统教育思想,提出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生活即教育;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即学校;其根
年少立志,历尽艰辛。热血沸腾,革命无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他怀着满腔革命热情组织带领群众,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为夺取革命的胜利,与工人阶级同舟共济,鞠躬尽瘁,长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