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夯土基座渗漏机制试验研究

来源 :建筑结构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某古建筑夯土基座的渗漏特征及水分场的时空分布规律,开展了为期2年的原位监测和模型试验研究.原位监测结果表明,古建筑基座内部夯土的含水率增减幅度呈周期性变化,基座顶部以下3.0m范围内夯土受干湿循环影响剧烈,且水分有向基座底部迁移的趋势,最终导致基座外墙及券门拱圈部位在渗透压力下出现渗漏,墙面出现掉皮、泛碱、粉化病害.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雨型下,基座顶部以下2.0~3.0m范围内夯土受降雨人渗影响较大,临近外墙和券门的砖-土交界部位夯土的增湿速率较基座中部更快,易成为渗漏水区域;基座外侧地基无防排水措施时,降雨对基座底部以上1.5m范围内夯土有毛细抬升现象,原位监测和模型试验相互印证了基座外围地基防渗处理能够有效防止地表径流引起的基座内部夯土入渗.
其他文献
为了得到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节点刚度及承载力设计方法,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方法,研究了节点性能对多层梁贯通式支撑钢框架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得到了不同节点刚度和承载力设
连体超高层建筑因存在强烈的气动干扰,在强风下可能会出现大幅相对振动,调谐质量惯容阻尼器(TMDI)是一种振动控制装置,其惯容器两端的相对加速度较大时,TMDI振动控制效果较好
为研究纤维网增强混凝土(TRC)加固层对混凝土柱的约束性能,对13根混凝土柱试件(包括10根TRC加固柱和3根对比柱)进行了轴心受压试验,分析了纤维网层数、短切纤维及混凝土强度
建筑结构竖向连续倒塌破坏大多数由侧中柱破坏引起,而侧中柱两侧结构的抗侧刚度不同,易导致结构沿侧中柱发生非对称破坏.已有文献中对非对称连续倒塌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以
朱德对北京汽车工业和广大职工怀有深厚的感情,先后六次到北京汽车制造厂视察。他每一次到来,都能够给北汽职工以极大的鼓舞。  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汽车工业的基础与主导企业是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前身——我所在的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1958年2月,在全国大跃进形势的鼓动下,北京第一汽车附件厂决定开始试制小轿车。全厂职工仅仅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便于1958年6月试制出北京第一辆国产汽车——“井冈山”牌轿车。厂长
服役结构材料疲劳损伤后的残余力学性能对结构可靠性的评估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对Q690高强钢经不同疲劳损伤后的残余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Q690高强钢在不同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