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之疏与解

来源 :中国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lb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环京津有几十个大学镇、公司镇,既能带来大量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遇,又能够解决医疗、教育等问题,再把交通搞好,相信人们会有越来越多元化的选择。”
  从北京CBD驱车沿三环上京沪高速,如果不堵车,40分钟后就能进入廊坊城区。这里的景象和50公里外繁华的北京中心城区大有不同:多处施工场地上的塔吊稀疏高耸、新建的成片小区与商业楼宇人流稀少、道路宽敞来往车辆不多……似乎和普通内陆三线城市没有太大区别,只有车窗外不断闪过的巨大广告牌上“京津走廊上的明珠”提醒着这里的特殊区位……
  作为河北环京津新增长极战略突破口,地处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中间地带的廊坊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
  5月18日,在廊坊召开的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会议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可以把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域结构的调整结合在一起,也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理念和真金白银的改革红利的良好结合,这是支撑未来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区域支柱。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 ,明确了京津冀一体化的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标志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实施的新阶段。
  背景与初衷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四个中心”客观现实地明确了北京的功能定位。而实际上,北京承担了太多功能定位之外的功能,已经到了非疏解不可的地步。北京“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缓解北京人口压力、控制北京人口规模势在必行。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迫在眉睫,这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首都的关键。
  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对此曾形象地比喻:“一个浮肿的巨人,必然是步履艰难,很难走远的。北京要轻装上阵,有些优质资源就要到河北、天津去配置,产生更大的效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疏解关键所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寿鹏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北京正在研究今年拟先行疏解的产业目录,在今后的非首都功能疏解中,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消耗产业,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低端第三产业,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等将成为优先疏解重点。”
  从目前的情况看,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产业有服装类、电子类、钢铁类、农产品批发、航天企业、汽车类企业、新机场和临空产业、北京高科技产业、北京城区高校、北京科技企业、北京地区医院、北京部委下属单位、北京体育企业和机构等。
  非首都功能疏解主要有两大目的地:一是环首都50至100公里廊坊、保定、天津部分地区,如固安、永清、涿州、高碑店、武清等;二是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沧州黄骅等地区。
  邓寿鹏特别指出,出于企业自身的考虑,肯定是选择区位和资源禀赋条件较好的地区,但从政府层面出发,疏解非首都功能、控制城市人口规模,要审视城市基本功能,从基础产业规模去控制,不能简单地用行政手段控制流动人口。否则,这样的“瘦身”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现在尤其需要在北京周边建立起一系列能担任经济、文化、行政功能的区域中心城市,将部分大型国企、行政机关等外迁出去,让其代替北京承接一部分人口的工作居住问题。
  以往,虽被两个特大城市——北京和天津包围,河北却往往在零和博弈里扮演牺牲和贡献的角色。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河北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区位劣势从此扭转成为区位优势。面对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变现为生产率、生产力、GDP?记者了解到,在京津冀产业转移重组的过程中,北京一些效益明显的产业引来了河北激烈的争夺。去年以来,北京市接连对动物园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和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动员搬迁;在央企外迁方面,除了一些对国际经济有影响力、控制力的央企总部外,北京也正在着手迁移部分央企。
  需要创新和智慧
  “目前提出的河北数个中心城市、环京津建新城等如果还是重复老路,都还是在围绕房地产打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风田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担心,如果行政副中心只是单纯地把部委事业单位搬过去,而部委还留在京城,这样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交通堵塞。目前的环京津建新城模式很可能又要重复燕郊那样的“睡城”。
  郑风田指出:“工作与居住集中在一个相对的区域才能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创新和智慧。比如,如果环京津周边区域能够吸引大学迁移过去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打破目前环京津贫困带的怪圈,也给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很多人到美国访学时会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美国的大学基本上都位于小镇上,不少公司总部也分布在小镇上,这样就形成富有特色与活力的小城镇,功能齐全又干净漂亮宜居。”郑风田进一步分析指出,“如果环京津有几十个大学镇、公司镇,既能带来大量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遇,又能够解决医疗、教育等问题,再把到京津的交通搞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离大都市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能重复过去的老路,用创新和智慧去实现真正的疏与解。”
其他文献
从掘取到第一桶金到第一次创业失败,不甘心失败的任鹏永开始了创业的接力赛  如果说18岁是青春的站点,那么对于北京阿里优优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任鹏永来说,19岁就意味着远行。  19岁开始创客生涯  15岁中考未能考上重点高中的任鹏永,在和家人商议后最终决定就读当地的平凉师范学校,以便毕业后可以在家做个教师。中专毕业后的他又考上了本校的专科,但因为对专业不感兴趣,大一成绩并不突出。  汶
“维吾尔语跟阿拉伯语差别大吗?”  “大呀,差了好几个小时呢!”  米尔扎提·哈木拉提这样回答我的问题时,我一点没有感到惊讶。这样看似无厘头的回答,是这个维族90后乐观、开朗的最真实写照。  恋疆的90后  “叫我小米吧。” 米尔扎提说,他的名字太长,用“小米”这个称呼更方便。小米出生于1990年,家在新疆吐鲁番。“我高中在青岛的内地新疆高中班读书,从小就学汉语。”小米告诉我,考上内地的名牌大学是
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从1990年起,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医院"、"南通市文明单位"、"二级甲等医院"、"爱婴医院"、"江苏省十佳医院"、"江苏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
作为排放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责无旁贷,并已积极开展行动。  9月下旬,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发表了新的《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引发国内外的热烈关注。新声明使气候变化又一次成为媒体聚焦的热点,也为11月30日至12月11日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新气候协议注入新动力。  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应对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
在中日关系陷入困境的情况下,中日两国领导人两次实现了会面,似乎看到了两国关系改善的曙光。但由于日本制定新安保法案等动作,形势仍难以判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日关系将走向何方?中国对日本有何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先生。  中国报道:为什么中国政府和公众对日本政要就历史认识问题的表态如此关注?  程永华:中日间历史问题的纠纷久久不能
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又一次升级。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发展机器人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也不例外。《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成立,以及我国对于机器人的巨大需求,这一切都表明,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我国产业建设的重要方向。从“制造”到“智造”,让“中国制造”的名片更响亮。  全球机器人四大制造商在中国  截至201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四大巨头瑞士ABB、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