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境下“教学”意义的本质特征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mi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语境下,“教”总是关涉口头语言,“教者”总是企图让“被教者”接触、理解、认同并践行某些思想。“学”者希望获得现成的指导思想来提升自己的能力;这种现成的指导思想可以是别人讲的,也可以是自己阅读的,还可以直接效法他人的做法。作为一种客观现象,“教学”是在教育机构中,师生以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来传授、传递、传承课程思想的社会行为;是具有权利与义务的一种语言交往活动。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三方参与性,动机目的性,语言交往性,话题限定性,权利义务性和社会活动性。因此,应在学校教学中高度重视(口头)语言问题。同时,由
其他文献
天津处于九河下梢,每年防汛形势都很严峻,没有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是不行的。举办水务行业职工技能培训及竞赛,可以激发广大水务职工爱岗敬业、苦练技能的热情,不断提高水务行
人类的经济活动与伦理精神从来都是相互蕴涵的。低碳经济作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兼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型经
由于传统水文预报模型的局限性,研究基于EasyDHM分布式模型的洪水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漳卫河流域实际洪水预报中。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运用于漳卫河流域的洪水预报中预报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与环境持续恶化,如何节省能源、保护生态环境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每个政府、每个行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我国水利信息化应朝着低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