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探析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uxiand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校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及,近几年发展迅速,不过也有很多亟须改善的地方。
  [关    键   词]  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06-01
   一、高校计算机的教学现状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不断普及,我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力度在不断加大。近些年,教育部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不断加强重视,力求通过深化改革,推动我国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已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很多高等院校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大幅改进,主要针对现行计算机基础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基础、文化基础和技术基础等基本内容进行了改进,而且针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合理的课堂教学规划。这为提高我国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内外部环境。
   二、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体系滞后
   我国当前社会环境中,电脑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对于计算机教学而言,教材是当前电脑技术知识的承载体,要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编撰教材时,就必须选择科学的知识布局和与时俱进的内容。大学生能从课堂上学到实际有用的知识很少,最多的是学到计算机基本操作、Word等办公软件的运用等,像计算机的系统知识、专业领域计算机运用技能等很少涉及。
   (二)师资力量薄弱及教学水平较低
   目前国内部分高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教学水平不高,而且很多教师都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学校现有的激励措施缺乏,这都一定程度限制了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再加上很多高校对老师的教学任务安排不合理,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无法保证多余的时间来自我提高。
   (三)教学目标模糊
   我国高校习惯把各种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点,教学工作质量的高低也基本是通过考试通过率来衡量。不可否认,这种做法确实能够促进学生拿到证书,相当于为他们迎接社会的挑战提供了通行的保障,但是实际上这对学生熟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会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限制。不少学生手持二级证书,然而对如何选购微机、如何配置计算机还是一团模糊,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语言实现实用程序的编写。
   三、高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提高教师计算机整体水平,充分利用计算机资源,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
   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知识,对那些新技术能第一时间掌握。此外,教师也需要有较高的实践能力,这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那么高职教师有必要实现向一专多能的“双师型”转变。作为高校,也需要下意识地培养与从外部引进那些“双师型”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计算机师资队伍。计算机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并在此基础上,做好CAI课件的开发与使用工作,用现代化手段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以便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确保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及时更新计算机课程教材与教学内容,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当下使用的计算机教材、教学软件都显得比较滞后。尤其是随着软件系统不断升级更新,目前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已经跟不上计算机的发展速度。所以,高校有必要对教材与教学内容进行及时革新。当前,我院计算机教学中实践课与理论课在时间上的占比基本是1∶1持平的状态,并非常关注实验质量的提升,无论是实验前准备、实验中指导、实验后总结,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每次实验结束之后,学生都需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对实验内容加以总结,而教师则结合实验开展状况,做好课后分析工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为下一次实验课更好地开展打下基础。
   (三)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可以适当采用悬念法。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在上“数据库”课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怎么才能把一个班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家庭地址等基础信息,通过数据库的形式储存,方便以后的查询等操作。然后在课程中逐步让学生掌握建立数据库的方法,并通过上机实践让学生亲自建立数据库,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让学生在求知欲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信息设备,通过生动的演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新的知识与内容。而且演示完一部分内容后,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周艳秋,王立中.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8(1).
   [2]高兴.高校计算机教学中互助教学的运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2).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本功练习在美发操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任何美发项目的学习都离不开扎实的基本功做后盾。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对基本功练习的重视以及怎样练习基本功,则成为目前美发教学的关键。基于此,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美发学习中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学习方法展开分析。  [关 键 词] 基本功;美发学习;模仿法;刻意练习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职业中等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不仅要传授学生会计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将其培养成具备会计操作技能的人员,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传统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导向型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基于此,需要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转变观念,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到中职学校会计教学中,充分调动学
[摘 要] 近几年,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建设和创新,积极促进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各个领域进行高度融合,提高信息技术的红利效应,促进相应行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而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生态氛围,需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基于此,尝试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生态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摘 要] 口译教学技能训练是教学改革提出的新内容,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是日语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多样化方法开展口译教学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语感、强化学生语言意识,对提高学生口语翻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当前高校日语口译教学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探讨口译教学技能训练方法,旨在促进学生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 键 词] 日语教学;口译训练;技能训练;教学方
[摘 要] 以中职二维动画项目教学为例,对职业学校采用合作教学法进行教学的实践做法进行探索。  [关 键 词] 合作教学法;实施策略;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103-01   一、引言   合作教学法是基于国内外“合作学习”理论和新课程理念“提倡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指导
[摘 要] 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数量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增加,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仍备受争议。随着《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深入落实,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抓住机遇,从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师资队伍等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从而达到融合产教研、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  [关 键 词] 文化
[摘 要] 作为直接面向就业的技术教育,在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实施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提高高职人才的市场竞争力。网络营销课程作为一门依托于网络、实践性极强的专业课程,为了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通过课程教学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教师可以应用当前职业教育中较为流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的项目教学法。以“企业营销渠道建设
[摘 要] 在中职餐饮专业的教学中,餐饮服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与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角色扮演法是联系理论和实际的一个桥梁,学生能从模拟扮演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介绍角色扮演法的内涵,并研究角色扮演法在中职餐饮服务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高中职学生在餐饮服务中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 键 词] 中职院校;餐饮服务教学
[摘 要]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中职学生升学深造以及追求更高质量就业的心理诉求明显增强,怎样才能在现行的学制下,既能为学生夯实升学基础,又能保证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有所成就,这是中职教育工作者亟须破解的新课题。针对如何提升技能实践课的教学时效,通过对实际教学案例分析,讨论分层分组项目教学在技能实践课中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提出对应的教学策略,总结在教学安排和教学过程中的注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注重学生对图像处理等理论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可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但前提是在课堂上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对此,对项目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与注意点展开分析,希望对课堂教学水平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