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流行语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流行语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模因 语言模因论 流行语
  
  Study On Catch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Memetics Theory
  CHENG Yuan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 The meme, a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Language meme reveals the la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Keywords: meme, memetics theory, catchwords
  
  一. 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语言,传播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文化。流行语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性,即复制、传播的特性。模因论是基于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表现出来。
  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该术语最早是由英国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体靠遗传和进化延续生命基因,文化也需要自身的继承和进化来延续文化基因。Dawkins 将这种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成为模因,从广义上讲,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模仿1。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便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2。
  流行语与模因
  对流行语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其核心概念都基本一致,都侧重于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传播时间的迅速。杨建国3认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间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杨文全4指出流行语是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冉永平5认为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一定社会群体中被人们广泛使用、流传和熟知的用语。Susan Blackmore 6认为模因论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们全面彻底地掌握了一般性的模仿方式。
  1. 语言模因与词汇流行语
  语言模因论认为,模因被新的宿主选择并在随后被传递的过程中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7。语言模因对词汇流行语传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同时,模因传播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流行语传播向其它宿主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而且还可以了解其它宿主,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如:由于“绿色通道、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绿色消费”等流行的“绿色~”模因就是不同行业宿主经常选择与自己行业有关的词语与“绿色”组合来指他们相指的对象。
  2. 语言模因与句子流行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联。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例如,2010年10月,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撞倒两名学生并叫嚣:“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此事一出,迅速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流行语:“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李刚”、“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的爸爸他叫李刚”等等。
  3. 语言模因与篇章流行语
  除了词汇和句子外,篇章流行语也可以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如: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一首诗《班扎古鲁玛的沉默》在网站上被疯狂转载。随后,众网友仿照其句式,展开新一轮的造句热,下面是该诗的同构类推篇章流行语之一:
  你学,或者不学,考试就在那里,不早不晚;
  你背,或者不背,范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愿,或者不愿,分数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上我的自习,或者,让题目住进我脑袋里;
  默然 复习;
  寂静 背题……
  
  
  結语
  流行语大多产生于社会变革的时代,具有比较复杂的心理基础和社会背景,它作为社会的一根敏感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因此其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比一般词汇丰富和高得多。语言模因论为我们分析语言的复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工具。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流行语的心理基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属性等,旨在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流行语研究,以期对流行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UP
  [2].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3]. 杨建国. 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
  [4]. 杨文全. 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 新疆大学学报
  [5]. 冉永平. 语用: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陈琳霞. 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 外语教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明确指出:真正的学习并不是由教师传给学生,而是学生本身主动发现的过程,教师不应该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但是,音乐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现状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摘要】由于缺乏考试压力,研究性学习这门课程很难激发学生应有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从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入手,结合日常教学经验,谈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模拟”“关注热点”“贴近生活”等使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生动化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 生动 多媒体技术 情景模拟 社会热点 生活实际    研究性学习活动属于过程体验,但这是以获取知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主张把养成良好习惯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他的有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论著中,涉及到习惯的论述,据不完全统计,就有百余处之多,可见他把养成青少年学生的良好习惯摆在多么重要的地位。他甚至认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他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咱们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社会里生活的一切良好习惯。”我非常赞同叶
摘要:实验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生成性教学也是当前备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本文以笔者从事教师行业以来的自身经验阐述了如何通过提高课堂生成的有效性,从而提高高中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生成—生物—实验教学—有效性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学科,实验在生物学科中所占的地位也就不言而喻了,可以说没有实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都希望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而又学到知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英语教师应该考虑也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提高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学习方法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教学生学习方法的意识。学生难以记住单词,我们就应该教学生如何记住单词。我们还可以教学生根据读音记单词,告诉学生把一些难记的单
【摘 要】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是人们在业务、技术上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不过,网络虽丰富了我们知识,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但他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面的影响,又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更是异常的突出。文中提出的见解,意在引起家长们的重视,关心我们的孩子,关心我们的下一代。  【关键词】网络 教育 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网络也以迅猛的速度渗进入社
双手头上投实心球是初中体育课中的内容之一,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是因为该项目内容单调,缺乏趣味性和对抗性。二是因为技术动作看似简单容易,却不容易掌握,且容易受伤。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就必须有目的地解决这些问题,变单调为有趣,变困难为容易。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按以下方法进行实践。  一、合理引导,培养兴趣  学生初学实心球时,往往很不习惯。由于球较重而难以完成动作,于是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这说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深刻,掌握不全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
“体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深深感受到:要把体育课堂变成生命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必须突出如下“七步曲”。    一、“活水”曲,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所有的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是当前《新课程标准》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念。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师要重新定位师生
【摘 要】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必须把“说话”训练提到一个新的要求上来。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训练:1、口头回答;2、朗读;3、复述;4、组词成段训练。在课余可以采用以下形式训练:1、表演;2、演讲;3、口头作文。  【关键词】语文能力 说话训练 说话能力  语文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写作,而忽视“说”的训练,即使有“说”,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