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因论是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在流行语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模因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为研究语言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流行语形成和发展的特点。
关键词:模因 语言模因论 流行语
Study On Catch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Memetics Theory
CHENG Yuan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 The meme, a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Language meme reveals the la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Keywords: meme, memetics theory, catchwords
一. 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语言,传播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文化。流行语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性,即复制、传播的特性。模因论是基于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表现出来。
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该术语最早是由英国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体靠遗传和进化延续生命基因,文化也需要自身的继承和进化来延续文化基因。Dawkins 将这种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成为模因,从广义上讲,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模仿1。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便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2。
流行语与模因
对流行语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其核心概念都基本一致,都侧重于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传播时间的迅速。杨建国3认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间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杨文全4指出流行语是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冉永平5认为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一定社会群体中被人们广泛使用、流传和熟知的用语。Susan Blackmore 6认为模因论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们全面彻底地掌握了一般性的模仿方式。
1. 语言模因与词汇流行语
语言模因论认为,模因被新的宿主选择并在随后被传递的过程中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7。语言模因对词汇流行语传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同时,模因传播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流行语传播向其它宿主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而且还可以了解其它宿主,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如:由于“绿色通道、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绿色消费”等流行的“绿色~”模因就是不同行业宿主经常选择与自己行业有关的词语与“绿色”组合来指他们相指的对象。
2. 语言模因与句子流行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联。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例如,2010年10月,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撞倒两名学生并叫嚣:“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此事一出,迅速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流行语:“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李刚”、“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的爸爸他叫李刚”等等。
3. 语言模因与篇章流行语
除了词汇和句子外,篇章流行语也可以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如: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一首诗《班扎古鲁玛的沉默》在网站上被疯狂转载。随后,众网友仿照其句式,展开新一轮的造句热,下面是该诗的同构类推篇章流行语之一:
你学,或者不学,考试就在那里,不早不晚;
你背,或者不背,范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愿,或者不愿,分数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上我的自习,或者,让题目住进我脑袋里;
默然 复习;
寂静 背题……
結语
流行语大多产生于社会变革的时代,具有比较复杂的心理基础和社会背景,它作为社会的一根敏感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因此其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比一般词汇丰富和高得多。语言模因论为我们分析语言的复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工具。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流行语的心理基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属性等,旨在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流行语研究,以期对流行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UP
[2].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3]. 杨建国. 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
[4]. 杨文全. 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 新疆大学学报
[5]. 冉永平. 语用: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陈琳霞. 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 外语教学
关键词:模因 语言模因论 流行语
Study On Catch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nguistic Memetics Theory
CHENG Yuan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evolution. The meme, as a unit of cultural information,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Language meme reveals the law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it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atchwords.
Keywords: meme, memetics theory, catchwords
一. 引言
流行语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时尚语言,传播着强烈的时代感和社会文化。流行语的特点各不相同,但是都有着一个共性,即复制、传播的特性。模因论是基于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与语言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可以在词汇、句子和篇章等层面表现出来。
语言模因论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该术语最早是由英国生物学家Richard Dawkins 于1976年提出的。他认为生物体靠遗传和进化延续生命基因,文化也需要自身的继承和进化来延续文化基因。Dawkins 将这种文化传递的基本单位成为模因,从广义上讲,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模仿1。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便是它的载体之一。语言模因论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更进一步说,语言本身就是模因2。
流行语与模因
对流行语的解释,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其核心概念都基本一致,都侧重于传播范围的广泛和传播时间的迅速。杨建国3认为流行语指的是在某一时间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杨文全4指出流行语是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冉永平5认为流行语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一定社会群体中被人们广泛使用、流传和熟知的用语。Susan Blackmore 6认为模因论与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从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们全面彻底地掌握了一般性的模仿方式。
1. 语言模因与词汇流行语
语言模因论认为,模因被新的宿主选择并在随后被传递的过程中要经过四个阶段: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7。语言模因对词汇流行语传播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同时,模因传播的特点不仅在于通过流行语传播向其它宿主展现自我,在他人反应中认识自我,而且还可以了解其它宿主,在频繁的互动中进而认识社会。如:由于“绿色通道、绿色食品、绿色蔬菜、绿色消费”等流行的“绿色~”模因就是不同行业宿主经常选择与自己行业有关的词语与“绿色”组合来指他们相指的对象。
2. 语言模因与句子流行语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紧密相联。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其存在和流行是客观事实,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例如,2010年10月,一辆黑色轿车在河北大学撞倒两名学生并叫嚣:“有本事你们告我去,我爸是李刚!”此事一出,迅速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我爸是李刚”这句话也迅速成为网络最火流行语:“不要悲伤,我爸是李刚”、“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是李刚”、“我在遥望,月亮之上,我的爸爸他叫李刚”等等。
3. 语言模因与篇章流行语
除了词汇和句子外,篇章流行语也可以在语言模因的作用下得到广泛复制和传播。如:自《非诚勿扰2》上映后,片中李香山女儿深情演绎的一首诗《班扎古鲁玛的沉默》在网站上被疯狂转载。随后,众网友仿照其句式,展开新一轮的造句热,下面是该诗的同构类推篇章流行语之一:
你学,或者不学,考试就在那里,不早不晚;
你背,或者不背,范围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愿,或者不愿,分数就在那里,不多不少;
上我的自习,或者,让题目住进我脑袋里;
默然 复习;
寂静 背题……
結语
流行语大多产生于社会变革的时代,具有比较复杂的心理基础和社会背景,它作为社会的一根敏感神经,反映出社会的变化。因此其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比一般词汇丰富和高得多。语言模因论为我们分析语言的复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工具。本文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出发,探讨流行语的心理基础、认知机制和社会文化属性等,旨在进一步深化当前的流行语研究,以期对流行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促进流行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Dawkins, R. The Selfish Gene [M]. New York: OUP
[2]. 何自然. 语言中的模因[J]. 语言科学
[3]. 杨建国. 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及科学认定[J]. 语言教学与研究
[4]. 杨文全. 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 新疆大学学报
[5]. 冉永平. 语用:现象与分析[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 Blackmore,S. The Meme Machin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 陈琳霞. 广告语言中的模因[J]. 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