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知 力行近仁——论吉林师范大学校训文化的哲学内涵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ddlau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训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发展中形成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对中国哲学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的校训,形成了中国师范大学校训文化的纲领,对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吉林师范大学的校训文化体现出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哲学内涵与人类大同社会的理想境界。
其他文献
“和谐东亚”的理想,来自于“和谐世界”的构想;“东亚和谐”的追求,源自于“东亚发展”的要求。正是东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现实矛盾和区域问题.决定了实现东亚和谐的必要性和重要
从礼制角度研究甲骨卜辞,是进一步发展甲骨学的重要方向.新发表的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是武丁时朝臣贵族的卜辞.其中有关该贵族劳王的礼仪,与约有康丁时的<殷契萃编>的一片卜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最珍贵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坚持与时俱进的典范,邓小平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杰出实践者.我们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推动马克思
中西哲学在本体论上“其治不同,其道则一”,二者相互诠释而使真理更加昭显。本文试图以黑格尔《逻辑学》中存在论部分与《道德经》及《周易》比较来探讨本体及其变化机理,并由此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治理的经济目标与道德伦理目标、文明社会目标和谐互动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在高校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