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玩”中学物理

来源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icide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生正处在天真浪漫的青少年时期,活泼好玩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把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引入课堂,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创设情境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中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创设适当的情境吸引学生参与物理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1.以“奇”引人
  利用故事、谜语、趣味实验、歌曲、诗词、动画等进行课堂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变好。
  2.创造竞赛机会
  学生有好胜心,喜欢与别人比。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创造竞赛机会,使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
  3.组织课外活动
  好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展示特长,而且学生也感兴趣。可根据教学内容带学生到户外“玩”,参加实践活动。
  把实验变成游戏
  物理课本中有许多演示实验,老师如果把演示实验变成游戏,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学起来更有乐趣。
  如在讲《大气压》时,教师拿出一对事先抽成真空的马德堡半球,找一位身单力薄的男生来拉球,当他用尽全力也拉不开时,再找一位壮实的男生来拉,他还是拉不开。这时教师悄悄拧开抽气阀,让一位女生轻轻一拉,球便被一分为二。此时引入“大气压”这一课题,同时让学生当场用抽气机抽气,重做拉球实验,在“玩”的氛围中认识大气压。
  利用玩具
  若能将学生对玩具的兴趣转化为对物理的兴趣,把改进玩具时的思考转化为对物理科学的探究,会在提高学生的能力方面产生显著的效果。
  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中,我选用的玩具有口琴、音乐贺卡、电话等,利用这些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发声体振动,理解声音的传播。
  我还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如废旧饮料瓶、气球、乒乓球等制作一些简单器材、设计实验,丰富教学内容。
  利用动画、多媒体
  物理学中有许多物理过程或现象若制成动画课件,不仅能使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还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微观的问题宏观化。
  一些物理现象如分子的运动、天体的运动、原子弹的爆炸根本无法用肉眼观察清晰,但运用动画的“慢镜头”,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这样对学生理解物理过程、分析物理现象、总结物理规律能提供很大帮助。
  提供材料
  当学生明确了探究方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探究活动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然后用实验去验证,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一定的材料。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放手让学生“玩”,学生必定会“玩有所获”。
  提供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物理研究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思考,对实验结果做充分的预测,进而为学生准备合适的材料。

  設置悬念
  学习之路无止境,一堂物理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决某个问题后,教师还要诱发其继续思考,激励其继续探索。
  善于提问
  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可能有很多发现,需要老师去点拨。老师有目的地问一问,要求他们把发现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便汇报,学生就会更有信心、更积极地去“玩”、去观察、去发现了。
  编写顺口溜
  顺口溜读起来朗朗上口,趣味横生。若把一些物理知识编成顺口溜,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便于记忆。
  比如把“天平的调节与使用”编成顺口溜:天平放置要水平,游码向左拨到零,再把平衡螺母拧,指针指在中零线。左物右码要记清,先大后小要分明,再用镊子拨游码,直至指针再指零。砝码读数加游码,物体质量等于它,称后天平放回家。
  在“闹”中学物理
  安静的课堂是一般教师期望的,但我主张课堂经常要有计划地“闹”,让学生对一些有争议的或容易混淆的物理问题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激发灵感、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吵吵闹闹中学会与人交流、倾听他人的意见。
  物理与生活
  物理来源于生活,当学生学习了必要的物理学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其应用于生活中。例如,讲解分子的运动时,可让学生观察长期堆煤的墙角。若用小刀从墙上刮一层墙灰,可看见墙面内呈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煤分子扩散到墙内,所以刮去一层仍可看到里面呈黑色。
  总之,教师应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把“玩”与“学”有机地结合,只有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
其他文献
蓄电池作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一大电源,在起动发动机时要在短时间内提供强大的起动电流,除保证在制造过程中有良好的结构性能外,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正确对蓄电池进行检查和保养,以最
本文从工信部、行业协会领导及本土芯片企业的经验角度,探讨了芯片企业与整机企业联动的必要性和方法
2017年,我第一次参加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那是一段颇为波折但终生难忘的宝贵经历。   在最初的选题阶段,我几乎天天都进行“头脑风暴”,一想到点子就在晚自习下课后征集同学们的意见。当时我正在设计一台自动调色机,这是一个集艺术、机械和控制为一体的设备。   雖然科技创新在“向高考看齐”的高中教育是一条僻静的支线,但班主任明确表态:支持我把科技创新做下去。当时学校没有与之相关的场地,于是我在教室
摘要:上下游厂商从各自的角度,对中国IC设计业的发展和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文网络版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92730. htm  关键词:fabless;代工;中国市场;智能手机;芯片  DOI: 10.3969/j.issn.1005-5517.2013.12.005  中国市场非常乐观  新思(Synopsys)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兼联合首席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