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学校文化重塑教师教育信仰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需要通过先进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塑造:以学校的核心价值凝聚教育信仰,以先进的管理文化强化教育信仰,以浓厚的阅读文化涵养教育信仰。
  【关键词】学校文化;重塑;教育信仰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7-0016-02
  【作者简介】仇高兴,江苏省淮安市深圳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0)校长,高级教师。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判断标准呈现多元化趋势。处在这一社会转型背景中的教师群体也存在着追名逐利、分数至上、敷衍冷漠、不思进取、伤害儿童等种种问题。当下,重建教师的教育信仰,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处在特定的学校文化背景中,学校文化是教师教育信仰形成的重要源泉。学校文化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观为核心,以其显性的物质宣示和隐性的精神引领影响并制约着教师的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与价值观念。由此可见,教师教育信仰的树立需要通过先进的学校文化来熏陶和塑造。
  一、以学校的核心价值凝聚教育信仰
  学校文化的灵魂是学校所坚守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哲学。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形成了不同的学校生态和面貌。学校核心价值的选择、确立的过程,也是学校师生凝聚价值共识的过程。
  1.价值选择取决于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要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基于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社会、民族、个人可持续发展规律的把握,基于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方面知识的领悟,基于对众多教育思想的了解和比较。结合笔者所在学校的实践来看,学校文化核心价值的确立,是在“以人为本”的现代理念指导下,着眼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在充分比较了古今中外众多教育先贤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欣赏每个生命的独特,成全每个伙伴的成长”这一核心价值,并凝练为“人人精彩”这一办学主张,系统建构以“欣赏”为主题的学校文化体系。同时,学校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作为“校本教育学”,将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作为学校教育“圣经”,学校教师人手一本,反复阅读。此举意在为学校核心价值的确立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支撑。
  2.价值确立有赖于全体教师的认同。
  学校文化核心价值的确立不是校长闭门造车玩文字游戏,而是要广泛发动全体教师参与讨论。没有广泛认同和思想共鸣的核心价值无法成为凝聚共识的思想旗帜,也不会升华为教师的教育信仰。学校文化核心价值的确立需要走群众路线,但最终的凝练表达仍然是少数人的事。因此,对于学校文化核心思想的表述文本,需要对教师反复宣讲,解读要义,以求人人知晓,人人理解,并要以精心设计的显性的物质环境来强化和渗透。当所有教师都能理解和认同学校的核心价值时,其教育信仰的建立才有坚实的根基。
  二、以先进的管理文化强化教育信仰
  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一旦确立,接下来就是要在学校办学的方方面面加以贯彻和落实。通常情况下,可通过规范的制度、科学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创造有利于教师快速成长的环境,强化教师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
  学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营造公平正义的人文环境,能让每一位师生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彼此坦诚相待、真诚合作、团结互助的和谐氛围,学校也将成为让每一个人自由呼吸的精神家园。而要建立这样的环境,校长就要以无私的胸襟,民主的作风实施学校管理。从教师的角度,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真诚地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成全每一个人。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阳光操作,一碗水端平,不能以个人好恶论赏罚,更不能营造小圈子,袒护“自己人”。在学校重大事项的决策上要充分发扬民主,建立健全教代会、议事会、校务公开等制度,保证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唯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对学校产生归属感,从情感上把学校当作是自己的学校。这时崇高教育信仰的形成也就有了明亮的底色。
  2.科学适用的制度环境。
  好的管理需要有好的制度来落实。好的制度是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团队契约,其不仅能规范人的言行,更能激发人的内在潜能,成为促使人走向完善的推进器。好的制度要科学更要适用,科学就是要以学校核心价值为灵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不断优化提供方向指引和价值判断依据,使之成为先进教育理念的载体和固化剂;适用就是要符合学校的具体校情,能得到多数教师的认同并得以顺利推行。好的制度要有利于促进教师间亲密合作,而不是挑动教师间恶性竞争,这是衡量制度优劣的根本标志。制订好的制度,要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提高制度的质量,获得教师的充分认可,更能促进教师对学校核心价值加深理解和认同,这也是塑造教师教育信仰的影响力。
  3.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
  过去我们习惯通过评职称、发奖金等功利手段来激励教师发展。现在奖金不能随便发了,评职称受职数限制,促进教师发展陷入了困境。破解这一困境的出路何在?笔者曾经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心理学家经常以金钱奖励在家门口嬉戏吵闹的一群孩子,最后当他有一次不再给孩子们钱的时候,孩子们很生气便不再来他家门口游戏。可见,以名利诱发的发展终有止境,更不利于教师教育信仰的塑造。学校应该想方设法将教师引导到追求职业幸福的轨道上来,让教师明白,不注重自身专业发展,将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步伐,职业生涯将举步维艰,痛苦不堪。仅明白这些道理还不够,学校还要努力营造浓浓的发展氛围,创造优越的发展条件。比如让教师通过不断地走出去观摩学习,更新观念,拓宽眼界;引进专家指导团队,为教师成长指路子,开方子,搭梯子;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和工作方法,让他们的课堂更有魅力,工作更富成效;指导他们从工作的困惑中寻找选题开展微型课题研究,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自己的问题。应该说,在追求职业幸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职业信仰才有了德性之美。
  三、以浓厚的阅读文化涵养教育信仰
  教师阅读之于教育信仰的塑造,在于它能让教师与众多高尚的灵魂对话,与无数探求真理的历代先贤为伍,能够引领教师以更深广的视野、更全面的视角认识世界,从而领悟人生真谛,理解教育价值。
  1.汲取教育理论的阅读。
  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支撑,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就不可能科学、深刻,其对学校核心价值的理解和认同也不可能达到应有的高度,信仰的建立也就无从谈起。教育理论书籍并非读得越多越好,学校应该引导教师对自己认同的教育家的经典著作进行精细阅读,力求领会思想精髓。在此基础上,再阅读其他教育理论,就能做到兼收并蓄,触类旁通,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见解和主张。
  2.提升人文修养的阅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儿童,是成人世界派往儿童世界的使者。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人格等方面的修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所具有的意义无须多言。阅读哲学、宗教、文学、历史、传统经典等著作,能够让教师加深对生命的理解和人生意义的感悟,更好地安顿自己的灵魂,自觉远离平庸与浮躁。
  3.扩大知识视野的阅读。
  一个教师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知识积累,对教育信仰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在组织教师开展阅读活动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于教育理论书籍,而应该引导教师博览群书,广泛涉猎,拓展见识和视野,为教师的教育信仰的形成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语言艺术学科。教学实践证明,学习语言除了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外,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设置情境,创设一个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或创设的情境主要是由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进行的。其目的不仅要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要使学生在轻松、兴奋、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理解知识,正确牢固地掌握知识并形成语言技能。在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走出沉闷、不通风的卧室,站在阳光的怀抱中,终于明白了不在阳光和风中晾晒皮肤,怎可能褪下厚重的壳;不通风的小屋,怎可能有阳光和空气涌入。我伸出手,迎着太阳张开五指,突发
交际能力是能有效地运用某种语言的知识并在交际中能真正驾驭这种知识的一种能力。这是英语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一直是以教师、课本为中心,方法主要是中英翻译法,并强调死记硬背。结果,学生考试的时候常误解题目的原意,缺乏语境分析能力。更糟糕的是学习了好几年英语后,学生可能只记得一些固定的英语句子结构,或者能翻译一些句子、阅读简单的英语文章。但在和别人用英语交流时,他们根本无法将在课堂
期刊
由于高中生的人生观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对美的认识与欣赏也时代化、个性化。在音乐课上,学生就希望能学习时下流行的音乐,而使教师教得欢,学生学得乐。那么,如何让高中学生真心喜欢音乐鉴赏课呢?为了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做了以下两点尝试:  一、以教材为主线,把音乐融入生活,自组教材  自组教材并不是废弃教材,而是尊重教材,让我们的教材成为音乐教学的一种导向和框架。“艺术来源于生活”让我们的教材更贴近学生的现
在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一方面要组织学习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另一方面也要让小组成员互相督促,积极竞争,关键就是建立一系列的奖惩机制。如果能做到公平竞争,公正奖惩,那么小组学习就会起到应有的合作效果,各层面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近几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分组学习,事半功倍  我从2008年8月份应聘到晨光中学任教以来,
现代化教学是一种立体教学。所谓立体教学,即教学向空间发展,在与现实相仿的环境中进行。这里所说的“立体”,就是由音、像及语言材料组成的“三维空间”。在这种空间里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交际角色,其所学的英语材料在声像和语言所构成的情境中也更容易再现出来,使得学生能够在心理上进入最佳的联想、认知和行为准备状态,实现交际法、认知法、视听法的综合要求。因此,现代化教学是按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最佳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