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大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大众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愈发重视,不仅仅注重孩子的吃穿以及读书教育问题,更是培养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音乐、美术、舞蹈以及外语等等方面的学习,使得孩子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在以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之中能够有所帮助。本文就对我国现今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关键词:舞蹈;教育;专业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制度的逐渐改变,特长生的出现进一步的增加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公平性和多元性,现今特长生是指美术、音乐、体育以及舞蹈等等方面具体一定专业性优势的学生,在大学对其招生时可以降低一定的分数线。这样的招生制度使得我国的特长生专业人才和资源逐年增多,但是其家长为了学生能够顺利考入本科学院,就会督促孩子学习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特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孩子的主动性。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分析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高等教育的专业型人才,其一是为学校、艺校以及培训机构培养舞蹈专业型高素质教师,将其所学知识教导下一代舞蹈专业的培养;第二是为各大剧团以及社会舞蹈单位等等提供舞蹈专业人才。
(二)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基本规格
随着大众对于舞蹈以及相关人员方面的要求提高,现今本科舞蹈教育专业培养人才不仅仅注重其舞蹈基础以及专业型的培养,更是注重其在个人素质教育以及文化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其成为具有一定特长的全方面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才是符合当今以及未来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要求的。
(三)知识以及能力结构
对于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第一,学员以掌握舞蹈专业的基本功为基础实现专业技术的掌握;第二,学习了解我国以及其它国家相關的舞蹈知识以及其所代表的内涵;第三,学习并且掌握舞蹈审美能力并且对其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意识;第四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以及较为强烈的舞蹈表演欲望;第五,具有一定的教育部所规定的本科生能力。
(四)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课程
由于其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结构、基本规格以及社会的关注期待和教育部门对于其本科生教学培养的规定等等原因,其课程具有专业性以及综合性特点,其课程不仅仅有马克思、中国近代史以及大学生心理课程等等,其还有舞蹈专业教学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舞蹈理论课程等等。
二、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以及建议
我国舞蹈本科教育从无到现今发展其实也只有几十年时间,期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注入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推动了我国舞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但是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实践课程的不足以及学生对于舞蹈专业的认识不足等。
(一)舞蹈课程特色程度不足
中央民族大学曾今做过一个令人反思的一项实验,其随机抽查170名本科学生,让其选择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蹈表演专业的差别,有超过百分之80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在后续被问及到其两者的专业课程设置区别是否较大的时候,有超过百分之90的学生回答是吴较大差别,这一数据可以明显反应出绝大多数本科舞蹈学生对于舞蹈教育专业与表演专业的区别不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其学校对于舞蹈课程特色程度不足,致使学生看来大致相同。这需要学校和相关人员在学生入学之时就要解释其专业特色以及对于以后的工作情况等等,并且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尽量的设置具有明显的特色课程,这样不使得本专业学生能够直接区分其差别。
(二)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
对于舞蹈专业来说,其专业特殊性就需要较多的实践课程,以此达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但是由于学校的基本情况或者其它原因,现今学校对于其实践课程不重视,导致舞蹈实践课程较少、理论课程过多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现象导致学生空有满腹理论知识,而对于舞蹈的把控、舞蹈基本功以及舞台相关经验缺少。
对于舞蹈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这种情况,其必须以教育部门为首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目标督促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而学校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舞蹈专业的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将实践课程纳入到学分之中,并且安排相关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舞蹈教导,并且不定时的进行相关舞蹈比赛,评选舞蹈优秀者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学生自身对于舞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更是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的缺乏
对于我国舞蹈学生数量的年年剧增来说,其教师队伍的建设速度显得较慢,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知识都丰富且专业的老师。而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学生来说,很多学校选择了开设舞蹈专业,在其它学院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或者将一些没有舞蹈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实践课程专业老师,这样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其学生舞蹈专业学习较差,达不到其培养目标。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选择资源共享,与其他几个学校教师资源共享,这样优秀的教师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学生对于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教学的评分,以供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其它方面考察做到一定的参考。
三、总结
我国现阶段来说,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社会以及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但是对于其现存的一些问题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不能避而不见,必须迎头解决困难,使得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更上一层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逐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国的舞蹈特色文化也将走向向全世界,这对于本科学校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相信其能够取得胜利,为我国的舞蹈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黄敬伟,1994年生,女,学士,学生,研究方向:舞蹈学。
指导老师:刘声超。
参考文献
[1]高师舞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思考[J]. 雒瑜.黄河之声. 2013(16):15-16.
关键词:舞蹈;教育;专业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教育制度的逐渐改变,特长生的出现进一步的增加了我国教育体系的公平性和多元性,现今特长生是指美术、音乐、体育以及舞蹈等等方面具体一定专业性优势的学生,在大学对其招生时可以降低一定的分数线。这样的招生制度使得我国的特长生专业人才和资源逐年增多,但是其家长为了学生能够顺利考入本科学院,就会督促孩子学习一些他们并不感兴趣的特长,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孩子的主动性。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分析
(一)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高等教育的专业型人才,其一是为学校、艺校以及培训机构培养舞蹈专业型高素质教师,将其所学知识教导下一代舞蹈专业的培养;第二是为各大剧团以及社会舞蹈单位等等提供舞蹈专业人才。
(二)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基本规格
随着大众对于舞蹈以及相关人员方面的要求提高,现今本科舞蹈教育专业培养人才不仅仅注重其舞蹈基础以及专业型的培养,更是注重其在个人素质教育以及文化方面进行一定的培养,使得其成为具有一定特长的全方面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规格才是符合当今以及未来社会对于专业型人才要求的。
(三)知识以及能力结构
对于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主要包含了以下几点:第一,学员以掌握舞蹈专业的基本功为基础实现专业技术的掌握;第二,学习了解我国以及其它国家相關的舞蹈知识以及其所代表的内涵;第三,学习并且掌握舞蹈审美能力并且对其保持一定的创新能力意识;第四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以及较为强烈的舞蹈表演欲望;第五,具有一定的教育部所规定的本科生能力。
(四)本科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课程
由于其舞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结构、基本规格以及社会的关注期待和教育部门对于其本科生教学培养的规定等等原因,其课程具有专业性以及综合性特点,其课程不仅仅有马克思、中国近代史以及大学生心理课程等等,其还有舞蹈专业教学课程、实践课程以及舞蹈理论课程等等。
二、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以及建议
我国舞蹈本科教育从无到现今发展其实也只有几十年时间,期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社会注入了大量的专业性人才,推动了我国舞蹈专业化的发展以及在社会的影响力。但是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解决,如实践课程的不足以及学生对于舞蹈专业的认识不足等。
(一)舞蹈课程特色程度不足
中央民族大学曾今做过一个令人反思的一项实验,其随机抽查170名本科学生,让其选择舞蹈教育专业与舞蹈表演专业的差别,有超过百分之80的学生选择了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在后续被问及到其两者的专业课程设置区别是否较大的时候,有超过百分之90的学生回答是吴较大差别,这一数据可以明显反应出绝大多数本科舞蹈学生对于舞蹈教育专业与表演专业的区别不大,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其学校对于舞蹈课程特色程度不足,致使学生看来大致相同。这需要学校和相关人员在学生入学之时就要解释其专业特色以及对于以后的工作情况等等,并且在设置专业课程时尽量的设置具有明显的特色课程,这样不使得本专业学生能够直接区分其差别。
(二)理论课程过多,实践课程较少
对于舞蹈专业来说,其专业特殊性就需要较多的实践课程,以此达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但是由于学校的基本情况或者其它原因,现今学校对于其实践课程不重视,导致舞蹈实践课程较少、理论课程过多的情况出现,这样的现象导致学生空有满腹理论知识,而对于舞蹈的把控、舞蹈基本功以及舞台相关经验缺少。
对于舞蹈理论课程较多,实践课程较少这种情况,其必须以教育部门为首制定相关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目标督促学校重视学生的实践课程,而学校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舞蹈专业的实践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将实践课程纳入到学分之中,并且安排相关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其进行舞蹈教导,并且不定时的进行相关舞蹈比赛,评选舞蹈优秀者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不仅仅可以使得学生自身对于舞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的认识,更是激发其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教师队伍的缺乏
对于我国舞蹈学生数量的年年剧增来说,其教师队伍的建设速度显得较慢,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知识都丰富且专业的老师。而面对数量如此之多的学生来说,很多学校选择了开设舞蹈专业,在其它学院聘请相关专业老师,或者将一些没有舞蹈实践经验的老师作为实践课程专业老师,这样的情况直接造成了其学生舞蹈专业学习较差,达不到其培养目标。对于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选择资源共享,与其他几个学校教师资源共享,这样优秀的教师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学生对于教师进行相关专业教学的评分,以供学校对于教师的教学和其它方面考察做到一定的参考。
三、总结
我国现阶段来说,舞蹈本科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社会以及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但是对于其现存的一些问题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不能避而不见,必须迎头解决困难,使得本科舞蹈教育专业更上一层楼。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逐渐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我国的舞蹈特色文化也将走向向全世界,这对于本科学校来说更是一个挑战,但是我相信其能够取得胜利,为我国的舞蹈行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作者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简介:黄敬伟,1994年生,女,学士,学生,研究方向:舞蹈学。
指导老师:刘声超。
参考文献
[1]高师舞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思考[J]. 雒瑜.黄河之声. 2013(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