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午饭后,我正在批改作业,班上的耿鑫、高坚两位同学被班长“押送”到我跟前。我抬头一看:一个气势汹汹,一个泪流满面,看样子才交过手,火药味很浓。看着他们那副模样,我强压着火气,了解到事情的缘由。原来,耿鑫硬抢了高坚的一本课外书,两人因此闹翻了脸。学生天天生活在一起,难免会发生摩擦,像这样芝麻绿豆般的小事,有时一天就可能发生几起。如果老师都去处理,不仅劳神费时,而且也不一定能达到好的效果。我想:学生要学会交往,首先要学会处理交往中发生的争执、冲突。我为何不把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处理呢?
于是,我平静地对两个同学说:“现在你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你们自己化解矛盾,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种是交给老师来处理,你们先写情况说明书,然后我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征求处理意见。你们选择哪一种?”没等我话说完,耿鑫立刻举起手说:“老师,请等一等!”然后难为情地转向高坚,伸手拉着他的胳膊,嘴贴在他的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红着脸请求我说:“徐老师,我们自己的事情请让我们自己解决吧!”还没等我同意,高坚已被耿鑫拉出了门。我看到这一举动,故意说:“自己能处理好吗?”耿鑫坚定地说:“能。”没一会儿,两人手牵着手笑着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处理好了!不信,你看——”于是两人便在我面前热情地握手拥抱,如同一对久别重逢的老友。看到这一幕,我强忍住笑说:“这样多好!不过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和好的?”耿鑫抢着说:“我们有了矛盾时,开始都只想着对方的‘不是’,而后来解决矛盾时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不对。”高坚也争着说:“是啊,以后再与同学发生矛盾,我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你们这样想就对了!有许多事情,只要能换个位置想一想,矛盾就不会激化了。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彼此,你们一定会相处得很融洽!”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感触很深:做老师不但要有智慧、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你一定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进步。赞可夫说得对,“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的确,发脾气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等几秒钟,但是结果也许是天壤之别。老师,请等一等,你或许会等出一个奇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等一等,给孩子一些时间,给孩子一些空间,给孩子一些信任。当学生读书遇到困难时,请你等一等,让他自己去查字典,与同学讨论;当学生考试,试卷亮出红灯时,请你等一等,不要指责,和他一起分析、一起探讨,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学生无意中犯了错误时,请你等一等,让他自己去反思,自己去处理,效果也许会比你一味地批评教育要好得多。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巧妙地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事,给自己松绑“减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于是,我平静地对两个同学说:“现在你们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你们自己化解矛盾,我只看结果不看过程;一种是交给老师来处理,你们先写情况说明书,然后我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征求处理意见。你们选择哪一种?”没等我话说完,耿鑫立刻举起手说:“老师,请等一等!”然后难为情地转向高坚,伸手拉着他的胳膊,嘴贴在他的耳边小声嘀咕几句后,红着脸请求我说:“徐老师,我们自己的事情请让我们自己解决吧!”还没等我同意,高坚已被耿鑫拉出了门。我看到这一举动,故意说:“自己能处理好吗?”耿鑫坚定地说:“能。”没一会儿,两人手牵着手笑着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处理好了!不信,你看——”于是两人便在我面前热情地握手拥抱,如同一对久别重逢的老友。看到这一幕,我强忍住笑说:“这样多好!不过老师很想知道,你们是怎样和好的?”耿鑫抢着说:“我们有了矛盾时,开始都只想着对方的‘不是’,而后来解决矛盾时我们都找到了自己的不对。”高坚也争着说:“是啊,以后再与同学发生矛盾,我要多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你们这样想就对了!有许多事情,只要能换个位置想一想,矛盾就不会激化了。只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彼此,你们一定会相处得很融洽!”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感触很深:做老师不但要有智慧、有爱心,还要有耐心。如果你真的爱孩子,你一定会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进步。赞可夫说得对,“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于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要求自制。在你叫喊以前,先忍耐几秒钟,想一下,你是教师。这样会帮助你压制一下当时就要发作的脾气,转而心平气和地跟你的学生谈话。”的确,发脾气容易,忍耐却很难。虽然,只需等几秒钟,但是结果也许是天壤之别。老师,请等一等,你或许会等出一个奇迹。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需要等一等,给孩子一些时间,给孩子一些空间,给孩子一些信任。当学生读书遇到困难时,请你等一等,让他自己去查字典,与同学讨论;当学生考试,试卷亮出红灯时,请你等一等,不要指责,和他一起分析、一起探讨,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学生无意中犯了错误时,请你等一等,让他自己去反思,自己去处理,效果也许会比你一味地批评教育要好得多。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巧妙地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事,给自己松绑“减负”。自己处理自己的事,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