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进展与展望

来源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VIN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种植制度时空分布信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序遥感影像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研究框架、遥感特征参数以及数据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前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框架,主要包括耕地复种指数和农作物制图等相关内容,其问题在于需要高质量耕地分布数据支撑以及易将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撂荒地误判为农作物等;②于红边和短波红外的新型多维度光谱指数,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大尺度农作物时序遥感制图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需要应对不同作物光谱差异细微、同种作物在不同区域和年份存在明显类内异质性的挑战;③尺度中高分辨率耕地复种指数产品不断丰富,但其时效性和时空连续性有待加强;④欧美少数国家外,目前农作物分布数据产品覆盖的作物类型有限,我国大尺度农作物种植制度数据产品欠缺,特别是复杂多熟制农业区.随着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云计算平台性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①新研究框架,建立直接提取耕作区、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框架;②一步加强新型多维度遥感指数及其物候特征指标设计,拓展农作物种植制度监测的遥感特征参数;③立作物种植制度变化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多年信息连续自动提取.
其他文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各种地理要素的时空分布、演化过程,以及相互作用机制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现实世界从二元空间向三元世界的演进,对地理信息内涵的理解、表达和挖掘亟待进一步加深与扩展.现有以“位置+几何+属性”的地理信息表达模式难以支撑各种地理要素及其规律的表达.本文从地理学视角出发,立足三元世界理念,梳理了信息要素及其转变成地理信息的过程,形成了以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现象和场景“七要素”的信息表达体系,并从地理语义、空间位置、几何形态、属性特性、要素关系、演化过程、作用机制7个地理维度上对其进行解读.实
夜间经济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的重要表征.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夜间经济的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基于市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小范围精细化研究.本文融合多源数据为夜间经济提供了新的视角,相较于传统的调查数据,具有更加快速、高效、广泛的特点,适合于夜间经济大范围研究.本文基于夜间灯光、POI、OD流等多源数据,采用DBSCAN、K-Means++等空间聚类算法和研究供需关系的盈亏法,分别从消费者角度和商户角度识别厦门市夜间活动热点区域和夜间服务设施分布区域,分析厦门市夜间经济时空分布格局及相关性.研究表明:①
地表沉陷对人类安全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非法采煤活动更易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研究如何高效地对地下采煤活动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面散射去相关、体散射去相关和形变梯度三个方面,分析了Sentine-1A在盘州市地下采煤导致的地表沉陷监测中的适用性;使用干涉相位图计算形变区边界及其相位形变梯度,与参考图形和参考梯度进行相关性计算并设置阈值,以提取地下采煤导致的地表沉陷范围.结果 表明:(1) Sentinel-1A抗地形坡度去相关能力强,临界坡度范围为[39.24°,39.32°];(2)植被是影响相
公共厕所作为最典型的公共设施,反映出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服务水平,是打造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厕所的可达性和覆盖范围,把公共厕所当做空间上的点无差别对待,忽略了不同功能区公共厕所空间分布所异质性的问题.如何建立全面精准的公共厕所空间评价体系,分析不同区域公共厕所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当前研究中明显不足,不利于公共厕所的配置规划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多源数据的涌现为城市公共设施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此本文提出一个城市功能区视角下基于POI大数据的公共厕所空间布局合理性评价方法.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