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腾讯也就是离开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李朋涛说他喜欢生活里多一点“不确定”的因素,结果的不确定,明天会面临什么的不确定,“不确定”让人着迷,让人有探索的欲望。
微印——每个人的微博都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新网站的slogan,一语概括了该网站的定位、提供服务。微印是一个新网站,由前腾讯员工李朋涛及其团队一手创办,主要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微印的排版引擎把用户在微博开放平台的内容制成电子书、纸质书。
每个人的微博都是一本书
自三年前微博诞生以来,中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人,微博已经融入了网民的日常生活,记录你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感悟……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录。现在,你可以选择用多种方式来保存这些记忆,例如将你的微博记录整理成一本电子书,或者变成一本真正的书。微印,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它可以将你的微博内容生成一本电子书,你可以在线浏览,也可以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iPad、iPhone上阅读。具体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先打开微印的网站www.weiyin.cc,然后选择要打印的微博(目前支持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微博内容可以自主设定时间段。选好内容后,再选择书的模板、尺寸、主题,这样就可以打印成一本书了。制作好后,去微印的淘宝店把作品编号发给旺旺小二即可。几天后你就可以收到一本个性化的微博书了。
当然,虽然是简单的打印。微印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和技术,例如把微博的内容重新排版整理,这直接决定了书的美观度。除了打印自己的微博,微印上还能打印好友的微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应该非常棒。
随着“微印”不断地被推广,人们对它的熟识度日渐提高,带着对产品的兴趣,人们也会对 “微印”的创作者产生兴趣,到底是谁发明了这款应用?
不安分的家伙
你知道吗?这哥们儿大学时候曾经骑自行车绕着海南岛整整一圈,7天。大学的时候曾经是学生会、创业实践中心和一切杂七杂八的社团的主席、部长,武断地判断,仅仅这些,一个人物的基本轮廓就已经勾画出来的:闲不住、不安分,想要做点儿什么,属于那种飞过天空的飞鸟即便不留下痕迹也要鸣叫一声“啾,我飞过了”的人。
李朋涛,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出身,但并没有从事过任何跟法律相关的工作。“本科阶段的专业对一个人的职业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们不应该被它限制。”李朋涛大学之前也是懵懵懂懂,随便填了个看起来牛叉的专业;大学期间慢慢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互联网,于是自学编程,去IT公司实习,大学一毕业就直奔着3G门户去了,完全把法学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我仍然得感谢法学教给我的一些思维方式。”
照他后来的发展轨迹,这条路还走对了,不过4、5年光景,离职之前他已经是腾讯手机管家的产品经理,见证了这款软件一年间数十倍的用户增长量,不是应该很有成就感吗?为什么还要离开创业?
“的确很有成就感。”李朋涛说,“在腾讯做产品于我而言是很舒服的,专心做产品、做体验、研究用户,不用去操心其他的事。但我不喜欢安定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虽然舒服,但少了一点什么。”
离开腾讯也就是离开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李朋涛说他喜欢生活里多一点“不确定”的因素,结果的不确定,明天会面临什么的不确定,“不确定”让人着迷,让人有探索的欲望。这种情况一点儿也不难理解,就如同很多家长拼钱拼命地要把子女送进体制内、国企、学校,觉得那样的工作很“稳定”,而子女们却拼了命逃避一样。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都受不了没有激情的生活,一个会骑自行车绕海南岛一圈的人骨子里想必少不了一点小冲动。
“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
似乎每个创业的人都会觉得生活总是缺少点什么,然后,放下手上的一切,给新开始的旅程一个完好的理由。首先什么是创业?我们理解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是不是这样: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要么一个人,要么三五十个,围绕着一个想法去做出一个东西投向市场,在市场反馈中一次次地迭代、冲撞,最后成功或成仁。在李朋涛看来,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前在腾讯内部的氛围也被认作是创业,一个团队做一个产品,由市场和用户决定去留;也有失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全部由公司来承担了。“创业思维就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如何极致地好,要思考要琢磨,要努力还要勤奋,失败一千次还要再做一千零一次;这种思维方式,与工资、考勤、领导、制度、奖金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发自内心的,即使失败受挫,这种思维方式仍然会存在;进入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创业。”
如此说来,李朋涛的创业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从他有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开始了,而放弃创业也意味着放弃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微印的未来:你想象不到的样子
目前,微印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用户的收费打印。这部分的用户60%是女性。李朋涛称,微印的付费转化率约2%。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转化的这部分用户以后会形成比较高的打印黏性。李朋涛告诉记者,有的客户隔三个月就会打印一份微博书。
微印的做法,就是依据用户定制把个人微博的数据导出来排布成一本书的样子,然后交给印刷公司印刷成文本,再经淘宝发货给用户。目前网站支持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制作电子书。在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授权登录后,用户可以在首页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两图、三图、四图的模板去制作微博书。
在选定模板之后,用户可以选择内容和图片,“一键预览”。微印提供三种微博书:供大家分享的在线电子书,和供下载保存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以及更好珍藏或赠送亲友的纸质微博书。微印目前已经推出收费模式,即收费制作纸质书,每本价格按照内容多少,从20元~210元不等。
实际上,微印并不染指印刷和淘宝运营业务,这些都交给代理商来完成,他们只提供一种“个人数据平面化”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第一步的杂志生成步骤;盈利模式则是从订单中参与分成。未来个人的数据除了印刷成文本,还可以导出,做成电子杂志在各种移动设备上浏览。电子杂志的发挥空间更大,可以加入二维码、 LBS、声音、社会化的一些元素,比如杂志里的一张照片可以配上一段语音,或者可以标注拍照时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将页面分享至微博、人人网等等。
当然,微印的挑战也无处不在。首先就是市场容量的问题,虽然把微博打印成书看起来挺有意思,但这个市场规模到底能有多大,暂时还是未知数。用户对产品更多的是观望,主流打印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除了打印的收费,未来为微印还会做一些其他的模式探究,例如广告、个性化排版服务等。对于当前的微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和用户数。产品还要不断地优化,用户还要不断地“圈”。
“微印最终的产品形态肯定不止是现在这样,我们会在逻辑层面创新,一步步把微印做成一个现在大家包括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样子——具体是怎样,我们现在有很多设想,但都要探索。”在李朋涛的话语里,即便听不到豪言壮志,但是,也真是这种“不确定”让他可以保持亢奋,越走越远。
微印——每个人的微博都是一本书。这是一个新网站的slogan,一语概括了该网站的定位、提供服务。微印是一个新网站,由前腾讯员工李朋涛及其团队一手创办,主要提供的服务是,通过微印的排版引擎把用户在微博开放平台的内容制成电子书、纸质书。
每个人的微博都是一本书
自三年前微博诞生以来,中国微博用户已经超过了3亿人,微博已经融入了网民的日常生活,记录你的生活点滴和人生感悟……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记录。现在,你可以选择用多种方式来保存这些记忆,例如将你的微博记录整理成一本电子书,或者变成一本真正的书。微印,就是这样的一家公司。它可以将你的微博内容生成一本电子书,你可以在线浏览,也可以将其下载到自己的电脑、iPad、iPhone上阅读。具体的操作流程是这样的:先打开微印的网站www.weiyin.cc,然后选择要打印的微博(目前支持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微博内容可以自主设定时间段。选好内容后,再选择书的模板、尺寸、主题,这样就可以打印成一本书了。制作好后,去微印的淘宝店把作品编号发给旺旺小二即可。几天后你就可以收到一本个性化的微博书了。
当然,虽然是简单的打印。微印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和技术,例如把微博的内容重新排版整理,这直接决定了书的美观度。除了打印自己的微博,微印上还能打印好友的微博,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朋友应该非常棒。
随着“微印”不断地被推广,人们对它的熟识度日渐提高,带着对产品的兴趣,人们也会对 “微印”的创作者产生兴趣,到底是谁发明了这款应用?
不安分的家伙
你知道吗?这哥们儿大学时候曾经骑自行车绕着海南岛整整一圈,7天。大学的时候曾经是学生会、创业实践中心和一切杂七杂八的社团的主席、部长,武断地判断,仅仅这些,一个人物的基本轮廓就已经勾画出来的:闲不住、不安分,想要做点儿什么,属于那种飞过天空的飞鸟即便不留下痕迹也要鸣叫一声“啾,我飞过了”的人。
李朋涛,中山大学法学专业出身,但并没有从事过任何跟法律相关的工作。“本科阶段的专业对一个人的职业并没有那么大的影响,我们不应该被它限制。”李朋涛大学之前也是懵懵懂懂,随便填了个看起来牛叉的专业;大学期间慢慢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互联网,于是自学编程,去IT公司实习,大学一毕业就直奔着3G门户去了,完全把法学抛到了九霄云外,“但是我仍然得感谢法学教给我的一些思维方式。”
照他后来的发展轨迹,这条路还走对了,不过4、5年光景,离职之前他已经是腾讯手机管家的产品经理,见证了这款软件一年间数十倍的用户增长量,不是应该很有成就感吗?为什么还要离开创业?
“的确很有成就感。”李朋涛说,“在腾讯做产品于我而言是很舒服的,专心做产品、做体验、研究用户,不用去操心其他的事。但我不喜欢安定的生活,这样的日子虽然舒服,但少了一点什么。”
离开腾讯也就是离开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李朋涛说他喜欢生活里多一点“不确定”的因素,结果的不确定,明天会面临什么的不确定,“不确定”让人着迷,让人有探索的欲望。这种情况一点儿也不难理解,就如同很多家长拼钱拼命地要把子女送进体制内、国企、学校,觉得那样的工作很“稳定”,而子女们却拼了命逃避一样。一个普通的年轻人都受不了没有激情的生活,一个会骑自行车绕海南岛一圈的人骨子里想必少不了一点小冲动。
“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
似乎每个创业的人都会觉得生活总是缺少点什么,然后,放下手上的一切,给新开始的旅程一个完好的理由。首先什么是创业?我们理解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是不是这样:没有一份固定的工作,要么一个人,要么三五十个,围绕着一个想法去做出一个东西投向市场,在市场反馈中一次次地迭代、冲撞,最后成功或成仁。在李朋涛看来,创业是一种“思维方式”,以前在腾讯内部的氛围也被认作是创业,一个团队做一个产品,由市场和用户决定去留;也有失败的风险,但这种风险全部由公司来承担了。“创业思维就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做好,如何极致地好,要思考要琢磨,要努力还要勤奋,失败一千次还要再做一千零一次;这种思维方式,与工资、考勤、领导、制度、奖金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发自内心的,即使失败受挫,这种思维方式仍然会存在;进入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创业。”
如此说来,李朋涛的创业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从他有这种状态的时候就开始了,而放弃创业也意味着放弃一种思维方式。这对他来说,应该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情。
微印的未来:你想象不到的样子
目前,微印的盈利模式主要来自用户的收费打印。这部分的用户60%是女性。李朋涛称,微印的付费转化率约2%。这个数字还是相当可观的,因为转化的这部分用户以后会形成比较高的打印黏性。李朋涛告诉记者,有的客户隔三个月就会打印一份微博书。
微印的做法,就是依据用户定制把个人微博的数据导出来排布成一本书的样子,然后交给印刷公司印刷成文本,再经淘宝发货给用户。目前网站支持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制作电子书。在使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放平台的授权登录后,用户可以在首页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两图、三图、四图的模板去制作微博书。
在选定模板之后,用户可以选择内容和图片,“一键预览”。微印提供三种微博书:供大家分享的在线电子书,和供下载保存的Epub格式的电子书,以及更好珍藏或赠送亲友的纸质微博书。微印目前已经推出收费模式,即收费制作纸质书,每本价格按照内容多少,从20元~210元不等。
实际上,微印并不染指印刷和淘宝运营业务,这些都交给代理商来完成,他们只提供一种“个人数据平面化”的解决方案,也就是第一步的杂志生成步骤;盈利模式则是从订单中参与分成。未来个人的数据除了印刷成文本,还可以导出,做成电子杂志在各种移动设备上浏览。电子杂志的发挥空间更大,可以加入二维码、 LBS、声音、社会化的一些元素,比如杂志里的一张照片可以配上一段语音,或者可以标注拍照时的地理位置,还可以将页面分享至微博、人人网等等。
当然,微印的挑战也无处不在。首先就是市场容量的问题,虽然把微博打印成书看起来挺有意思,但这个市场规模到底能有多大,暂时还是未知数。用户对产品更多的是观望,主流打印的时代还远没有到来。除了打印的收费,未来为微印还会做一些其他的模式探究,例如广告、个性化排版服务等。对于当前的微印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产品和用户数。产品还要不断地优化,用户还要不断地“圈”。
“微印最终的产品形态肯定不止是现在这样,我们会在逻辑层面创新,一步步把微印做成一个现在大家包括我们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样子——具体是怎样,我们现在有很多设想,但都要探索。”在李朋涛的话语里,即便听不到豪言壮志,但是,也真是这种“不确定”让他可以保持亢奋,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