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我国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涵盖了大量关于城市规划、综合管理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随着
【机 构】
: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应对气候变化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上海寰景科技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十二五”国家水专项研究任务“城市内涝预警与雨水径流综合管控平台研究-镇江示范(任务编号:2013ZX07304-00300300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缓解城市内涝的问题,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我国大力推广海绵城市以及气候变化适应型城市试点工作,涵盖了大量关于城市规划、综合管理以及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随着内涝问题的加剧,内涝管理范畴的扩展,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利用当前的GIS技术、物联网技术、配合各部门推动自身的数字化管理模式,提高管理的效率。本文通过梳理内涝成因、总结各城市在内涝日常管理与应急管理的运行机制,提出了一个管理平台,为城市全面提升应对气候变化水平,提高海绵城市内涝治理效果提供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城市加剧扩张、人口快速增长以及不恰当的城市建设模式等导致城市水环境问题愈发严重。河网城市水网密集的特殊性,使得涉水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水污染导致河网功能严重丧失,影
德州市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重点城市之一,位于山东省西北部,京沪高铁和清太高铁交汇处,1小时可达北京,4小时可达上海(图1)。有"中国太阳城"之称的德州,通过太阳能产业链不断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从十个独立的评分项来考核赛队的参赛作品,其中有些评分项包含一个或多个子项。赛队有三种得分方式:(1)裁判评审;(2)任务完成;(3)性能监测,其中基于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