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绩效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中,对提高企业员工工作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绩效管理的目标与政府转型的宗旨也不谋而合,即“为民服务”。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与政府绩效管理相结合是新形势下政府转型的必然趋势,绩效管理也必将成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主要评估指标。
[关键词]绩效管理 服务型政府 政府转型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方向,新型政府的构建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转变体制和改进服务模式,同时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管理系统,加强对服务型政府构建成果的监督和考评。政府绩效管理与服务型政府的共同目标都是“为民服务”,因此,绩效管理必将成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主要评估指标,在提高政府效能的同时,有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使公共利益得到有力保护,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有力维护,建立令公众更加满意的新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在“社会本位”、“民本位”和“顾客导向”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并切实转变职能,探索服务于民的政府行为方式的新型政府。[1]
1、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首先,服务型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其次,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型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其重要职责;最后,服务型政府也是实现社会民主、透明和效率的统一体。[2]
2、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
服务型政府,是新型的行政管理和政府治理模式,它以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创新管理理念和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特点。在服务型政府模式下,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同时建立科学、完整的政府服务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完善政府服务的责任机制。[3]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2)以高效率和高效能政府作为发展目标,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效能,以提高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切实维护公民的权利,真正实现公平、公正。
(4)形成对公民负责的政府。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政府必须对公民负责。
3、政府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背景
20世纪20年代,绩效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领域,是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70年代后,由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所采纳;80年代,由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公众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西方国家因而采取绩效管理的措施,使政府在经济、效率和效益三方面有机结合,成为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
(2)绩效管理内涵
所谓绩效,就是成绩和效果。政府绩效,是政府的工作成绩和行政管理带来的积极成果。经济、效率和效益是评估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4]政府所采取的绩效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的行政工作和成绩做出的尽可能准确的评价,从而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5]
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绩效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绩效管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存在价值取向的偏颇。由于受到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和“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6],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使绩效管理中社会和政治效益受到影响,最终造成经济的不良发展。
第二,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绩效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和激励机制。政府绩效管理中法律的不健全,使管理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政府管理人员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
第三,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如:评估范围的狭窄,公众参加评估范围不够广泛;评估的过程透明度不高,没有做到整个程序都受到公众监督;评估队伍的素质有限,导致评估结果的局限性[3]。
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绩效管理的措施
第一,明确服务型政府角色定位。全方位完成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使绩效管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
第二,完善法律机制,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绩效管理和评估在实行过程中有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使政府的绩效管理和评估能够稳定、经常性的发展下去。
第三,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动态、持久的评估机制,注重公民的广泛参与,使评估的主体多元化,注重提高评估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在完成自身评估和上级评估后,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完整。
第四,推进政务公开,使整个绩效评估过程公开、透明,受广大公众全程监督,真正实现“阳光政府”,最终实现政府行政行为真正做到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关心的问题服务。
第五,注重绩效管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便查缺补漏,提高工作绩效。评估组织应对于评估结果认真加以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被评估单位和个人,以便其改进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崔长勇.论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中国知网》.
[2]刘烨球.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经济与管理科学,2011 (1)
[3]付中秋.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系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1.
[4]政府绩效管理——如何提高政府效率与效益[EB/OL] .
[5]左林.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6) .
[6]赵国杰.邢小强.ANP法评价区域科技实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5):41-45.
[关键词]绩效管理 服务型政府 政府转型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基本方向,新型政府的构建需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转变体制和改进服务模式,同时需要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管理系统,加强对服务型政府构建成果的监督和考评。政府绩效管理与服务型政府的共同目标都是“为民服务”,因此,绩效管理必将成为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重要手段和主要评估指标,在提高政府效能的同时,有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使公共利益得到有力保护,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有力维护,建立令公众更加满意的新型服务型政府。
服务型政府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念
服务型政府是在“社会本位”、“民本位”和“顾客导向”理念的指导下,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并切实转变职能,探索服务于民的政府行为方式的新型政府。[1]
1、服务型政府的目标
首先,服务型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其次,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服务型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其重要职责;最后,服务型政府也是实现社会民主、透明和效率的统一体。[2]
2、服务型政府的基本任务
服务型政府,是新型的行政管理和政府治理模式,它以科学定位政府角色、创新管理理念和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特点。在服务型政府模式下,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为公众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同时建立科学、完整的政府服务绩效管理、评估体系,完善政府服务的责任机制。[3]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品质和效率。
(2)以高效率和高效能政府作为发展目标,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的效率和效能,以提高政府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健全法律机制,切实维护公民的权利,真正实现公平、公正。
(4)形成对公民负责的政府。权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政府必须对公民负责。
3、政府绩效管理
(1)绩效管理的背景
20世纪20年代,绩效管理最早出现在企业领域,是企业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70年代后,由于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广泛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所采纳;80年代,由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发展,公众普遍对政府失去信任,西方国家因而采取绩效管理的措施,使政府在经济、效率和效益三方面有机结合,成为建立新型的政府管理的重要内容。
(2)绩效管理内涵
所谓绩效,就是成绩和效果。政府绩效,是政府的工作成绩和行政管理带来的积极成果。经济、效率和效益是评估政府绩效的主要指标。[4]政府所采取的绩效管理,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的行政工作和成绩做出的尽可能准确的评价,从而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5]
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绩效管理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绩效管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中,存在价值取向的偏颇。由于受到过分强调经济发展的片面发展观和“官本位”价值观的影响[6],忽略了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使绩效管理中社会和政治效益受到影响,最终造成经济的不良发展。
第二,我国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绩效管理缺乏法律保障和激励机制。政府绩效管理中法律的不健全,使管理过程中缺乏法律保障;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政府管理人员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带有一定的消极情绪。
第三,我国服务型政府的绩效评估存在问题。如:评估范围的狭窄,公众参加评估范围不够广泛;评估的过程透明度不高,没有做到整个程序都受到公众监督;评估队伍的素质有限,导致评估结果的局限性[3]。
建立服务型政府模式下的绩效管理的措施
第一,明确服务型政府角色定位。全方位完成由“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使绩效管理在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中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
第二,完善法律机制,制定和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使绩效管理和评估在实行过程中有相关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使政府的绩效管理和评估能够稳定、经常性的发展下去。
第三,完善评估机制,建立动态、持久的评估机制,注重公民的广泛参与,使评估的主体多元化,注重提高评估队伍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政府部门在完成自身评估和上级评估后,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估,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科学、完整。
第四,推进政务公开,使整个绩效评估过程公开、透明,受广大公众全程监督,真正实现“阳光政府”,最终实现政府行政行为真正做到能够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群众关心的问题服务。
第五,注重绩效管理和评估结果的应用。评估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工作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以便查缺补漏,提高工作绩效。评估组织应对于评估结果认真加以记录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被评估单位和个人,以便其改进工作绩效。
参考文献
[1]崔长勇.论构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思路.《中国知网》.
[2]刘烨球.论“以人为本”执政理念下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经济与管理科学,2011 (1)
[3]付中秋.构建服务型政府绩效管理系统.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191.
[4]政府绩效管理——如何提高政府效率与效益[EB/OL] .
[5]左林.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 (6) .
[6]赵国杰.邢小强.ANP法评价区域科技实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4(5):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