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茶艺文化

来源 :今日湖北·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该文以当前多元性的大文化环境下,结合丰富多彩的国际化为背景,在分析比较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描述法、历史研究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华茶艺的概况、历史演变、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现代茶艺理念的异同点和有益的启示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并从社会心理学的独特角度出发,研究“茶”、“茶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与社会群体诸如“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茶 中国茶艺 茶艺文化 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一、“茶艺”何来?
  “茶艺”一词由台湾茶人发明,但是对于“茶艺”一词的概念,目前在我国还是众说纷纭,海峡两岸茶文化界对茶艺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理解缘于将“茶艺”理解为“茶之艺”,主张茶艺包括茶的种植、制造、品饮之艺,有的扩大成与茶文化同义,甚至扩大到整个茶学领域;狭义的理解缘于将“茶艺”理解为“饮茶之艺”,将茶艺限制在品饮及品饮前的准备—备器、择水、取火、侯汤、习茶的范围内。归根结底,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
  二、茶艺发展概况及遵循法则
  茶艺萌芽于唐,发皇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中国人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质,而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及内涵亦自有其传统的精神。而在茶艺的传承上,也自有独特的体系。既煎茶,点茶,泡茶,唐时期流行煎茶,宋时在有煎茶的基础上又有点茶,同时宋时还盛行“斗茶”通过品茶猜茶品,打禅趣,宋亡以后,代表雅文化的上层社会“雅道”失传,被元统治的都是一些汉人平民没有所谓的文化,明以后才发明了泡茶,就是现在人们所习惯的,喝茶方式的雏形。传统茶艺与现代茶艺从概念的理解、蕴含的内容、种类的区分等各方面都是大不同的,其中在分类上由于依据的原则各异,结果有很大的差别。
  茶艺要遵循“三法”和“四要”。 “三法”即制茶法、烹茶法、佐茶法。对于此三种方法,在传统与现代的工序上也是不相同的,其中以烹茶法中的煮茶法为例,旧时“煮茶” :烧水开→放盐调味→茶粉入锅→煮沸→舀入茶碗→连汤带茶末吃→“吃茶”。现代煮茶:水开→投茶→煮沸→喝茶去渣。“四要”即精茶、真水、活火、妙器。所谓“精茶”—茶要好,要懂茶。“茶圣”陆羽论择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雨水、雪水是“天水”,烹茶亦佳。宜茶之水一般要清、活、轻、甘、冽。茶有九难,火为之四,烹茶要“活火”,燃料选择上一要燃烧值高,二要无异味。如何看火候?“三大辨,十五小辨”是古人的经验。茶艺四事,茶具乃其一端。作为品茗专用的茶具草创于唐代,陆羽功不可没;宋承唐制,为适应斗茶游戏有所损益;明清趋于完善,尤以宜兴紫砂壶以其艺术性、文人化而被誉为神品。
  三、茶艺的特点及与心理学的关联
  中国茶艺蕴含的特点体现出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这正是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第一点,注重哲理。中国茶艺最重要的是道法自然,崇尚简净。第二点,审美为主。中国茶艺之美表现在自由旷达、毫不造作,注重内省,不拘一格。第三点,重点在于共性的基础上,突出自我的个性。中国茶艺表现出注重意境,百花齐放。多元化的民族风格是我国的一大特色,茶艺多姿多彩,儒雅含蓄与热情奔放,空灵玄妙与禅机逼人,缤纷错彩与清丽脱俗,各种风格都能一一展现,更好的体现出中国具有的包容性和宽广的。第四点,归于实用。饮茶是中国人固有的习惯,再多华丽的词藻和高超的技艺来体现茶艺,最终都落于一点,实用才是最关键。
  其中在茶艺背景这个知识点运用上,其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茶艺与茶艺背景风格的统一,不同的风格的茶艺有不同的背景要求。所以在茶艺背景的选择创造中,应根据不同的茶艺风格,设计出适合要求的背景来。 在背景的设计中,在心理学上,色彩对眼睛及心理的作用,包括眼睛对它们的明度、色彩、纯度以及对刺激的作用和心理留下的印象,象征意义及感情的影响。在茶艺背景中,各种器具、服饰、景物都有其颜色,多种颜色构成了色调,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就是色彩的主调,也称基调。不同的茶艺背景,主调不同,对眼睛及心理作用也不同,故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感情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从认识色彩,本能的喜欢某种色彩,到成色彩学理论而能动地应用色彩。色彩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比如服饰,色彩浓艳或朴实,要求能体现个人的身份地位。在茶艺背景中,为了突出主题,要求依据色彩的基本功能而选用不同的色彩,使背景能和茶艺风格相吻合,并起渲染衬托作用。
  四、结语
  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心理学、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我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玲.中国茶文化[M]. 外文出版社,2001.
  [3]陆羽.茶经[M].
其他文献
摘要 版画在中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的延伸,版画在历史长河中记录和传播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后来它变成了中国老百姓逢年过节家中必不可少之物,如年画、门神、财神和灶神等,在不同的年代民间版画扮演的角色不同,如今的民间版画喜忧参半。民间版画传承着积淀几千年的中国文化,让我们走近并关注民间版画的发展。  关键词 版画产生 发展 民间年画  作为造型艺术,现代版画通常是由作者用刀和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一个良好稳定的内部环境,这就需要企业中的治安管理岗发挥作用,企业的治安保卫工作能够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保障,避免企业资金及财产的损失,在新的市场
摘要:研究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的背景是全社会对中小学生减负的呼吁以及对陈旧作业形式全面改革的迫切要求,并找到符合时代特点与学生需求的作业设计新模式。本文分析了初中语文优化作业设计的必要性,并就优化作业设计提出了两点借鉴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优化  中国的中小学生负担沉重是世界“闻名”的事实,其中作业数量多是最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即使是有关部门不断下达各种命令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负”,
在和谐高速公路管理基础上,对工会和党建形式有严格的要求,结合实际管理形式和要求等,需要确定构建方式,提升可行性.在本次研究中以和谐高速公路管理作为基础,对如何进行工会
经济新常态下,作为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将会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将纪检监察工作做精、做细,对于工作在一线的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还是很高的,应该通过多维度、多
目的探讨B-lynch缝扎联合宫腔内纱条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1000ml者93例,其中26例采用B-lynch缝扎联合宫腔内纱条
期刊
@@
摘要 一个本身清白无辜却要为先人洗涤罪恶的国王,本就注定了悲剧的命运。一个被誉为“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之一的索福克勒斯(以下简称索),以倒叙手法在一出戏里展现一个有头有尾的悲剧戏剧。那么,悲剧中到底应该有哪些因素呢?依笔者来看,《俄狄浦斯王》这一悲剧中主要由一个悲剧的男主人公、一种悲剧文体和一种悲剧精神组成。  关键词 俄狄浦斯 男主人公 悲剧文体 悲剧精神  一、悲剧的男主人公  亚里士多德说过,
反腐倡廉是党组织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基础工作.在石油企业中,只有管理人员做好反腐的教育工作,才能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从如何在油田企业中开展廉洁教育出发,分别从联
本文分析了变电检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如带电操作、设备质量、工器具的使用和设备发热故障的处理等,并依据这些注意事项,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与要求,以其为提高变电检修工作质量